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除在成蟲形態略有差別外,在幼蟲形態與琉璃麗金龜子幾乎完全相同。

形態特點

成蟲體長11~14mm ,幼蟲體長24~28mm,肛腹片復毛區有兩列端部相接的刺毛列,每列5~7根。 成蟲常聚集在植物上為害葉片中,常導致整柱葉片殘破不全。

又叫無斑弧麗金龜,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各省。 成蟲體長11~14毫米 ,全體深藍色,有綠色閃光,除此外,還有呈現深綠色和暗紅色的個體。鞘翅短,後端略收窄,背面具六列淺點刻溝。臀板無白色毛斑。 幼蟲體長24~28毫米,肛腹片復毛區有兩列端部相接的刺毛,每列5~7根,臀板具肛環,為害蔬菜根系。

生活習性

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子

麗金龜每年發生1代,以3齡幼蟲越冬,來年春季,由越冬土層上升到耕作層繼續為害春播作物、越冬的 蔬菜以及雜草等。成蟲於6月中下旬開始發生,7月至8月上旬是成蟲活躍期。成蟲夜晚靜伏在為害植株上,白天活動。7月中旬,成蟲開始產卵。幼蟲孵出後,為害寄主植物的根部,11月上中旬以三齡初幼蟲下遷到40cm左右土層下越冬。

危害特點

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子

成蟲常聚集葉片、花上為害,啃食葉肉或花瓣。

繁殖規律

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子

豆藍麗金龜子每年發生1代,以3齡幼蟲越冬,來年春季,由越冬土層上升到耕作層繼續為害春播作物、越冬 的蔬菜。成蟲於6月中下旬開始發生,7月至8月上旬是成蟲發生期。成蟲夜晚靜伏在為害植株上,白天活動。7月中旬,成蟲開始產卵,卵多產在花生、大豆、地瓜,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的根部。幼蟲孵出後,為害在主植物的根部,11月上中旬以三齡初幼蟲下遷到40厘米處越冬。

防治方法

在成蟲發生期噴藥防治,使用的藥劑有20%滅掃利乳油1500倍液、2.5%

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