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而來
豆湯麵(Doutang Noodles),是川南著名的小吃,始於清末敘永,創始人范昆雲。豆湯麵有較強地域性,主要面源為加鹼細面、寬面、二葉子、搭搭面,風味獨特,平民消費,接受面強。豆湯麵是敘永人上午的主要食品,是下午晚上的充飢小吃,也是敘永在世界各地遊子最為懷念的家鄉美食。
清朝宣統年間,范昆雲上午賣搭搭面,下午賣豆湯麵。到民國1926年,把豆湯麵的烹製技術傳給了兒子范紹岑(又名范春)(1908-1975)。1927年,范春自立門戶,在揚武坊百貨大樓處開設麵館,主要經營豆湯麵,前店後住家,約200多平方米。製作大概方法
主要原料:麵粉,用人工製成麵條,配料選用上等大白豌豆,用冷水泡透用中火燉粑不脫殼,肉末用鮮豬肉肥瘦切成小可粒,加甜醬炒香成脆紹,加湯回軟。麵湯用豬大骨熬制而成。麵條下鍋用開水煮飄鍋,熟後起鍋裝入湯碗,舀一勺肉末蓋面上,再舀一勺粑豌豆蓋紹面上,敘永豆湯端上桌是不放太多鹽,不放海椒,不放醋的,清淡可口,適合各種口味人群,老少皆宜。餐桌上需配海椒麵、糊海椒麵、麩醋、豆油、鹽、味素、跳水泡菜,客人根據自己口味再調和。味道特點為味鮮,利湯爽口,大白豌豆顆粒如珠,粉味十足,味美悠長。
製作秘笈
五十年代,西大街“飯包包”、南大街溫三娘、許啟運、沈翰鏞的“翰鏞村”小白京豆湯麵,南大街王奧舟等豆湯麵可謂貨真價實。目前敘永上百家麵館,豆湯麵各有特色,有黃豌豆燉特粑(pa1,軟)的,有不粑的,有用綠豌豆的,有三線肉臊子的,有油渣臊子的,都是敘永對美食的追求、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結晶。
沈先生將正宗豆湯秘訣精簡為“一是豆、二是湯、三是面、四是臊子、五是‘底板’”。所謂“一是豆”:是需要用上好的黃豌豆用溫水浸泡後放入砂鍋微火慢慢燉,待豌豆燉得外圓金黃,裡面粉味十足方可備用。“二是湯”:湯是用豬的大腿骨劈開燉熬而成,那骨油熬出來的湯,油珠顆大,香味誘人。“三是面”:面要的是上好的水葉子面。所謂上好就是面要有彈力,土話叫有“筋絲”,要既細而不斷,又要下鍋煮而不爛,還要使煮麵水清亮不渾濁。“四是臊子”:需要上好的“五花肉”用機器碾碎,放些鹽醃一下,再放點花椒,薑末兒、鹽在鍋里翻炒,炒到黏黏的、油油的即成臊子。“五是‘底板’”:這是關鍵的一道工序。即在盛豆湯麵的碗中先放好適量的醬油、胡椒、味素、蔥花、薑末兒、豬油和一勺滾燙的大骨湯。以上這些功夫做足還不夠,這煮麵的水也有講究——必須寬、清、開,這樣煮出來的豆湯麵才香、鮮、爽口。
如何吃到豆湯
到敘永任一麵館,對老闆或跑堂的喊一聲“二兩豆湯”,也可以“三兩豆湯”、“半斤豆湯”,不要說“面”字,這樣節約金口也更像敘永本地人,然後到泡水菜罈壇那拿個碟拈跳水泡菜適量,上面可滴些
紅油,放到面前等面到一起吃;面到,可以先喝上一口麵湯,聞一聞那撲鼻的香氣,嘗一嘗那細膩清淡的味道,再用竹筷挑起鮮爽滑順的麵條送入口中,麵條入口時給人以最完美的享受;桌上的調料可根據自己口味自己調整;吃完面,再用筷子將沉在碗底的湯、豌豆和肉末兒攪勻;慢慢喝下,咀嚼豌豆和臊子,再喝上幾口湯,陶醉於色香味的世界;最後要記得付錢。光榮歷史
1916年2月護國軍總司令蔡鍔將軍駐敘永忠烈宮(今縣人民醫院),隨司令部秘書岳選青去正街豆湯麵館“永寧美食”吃後,蔡將軍留言:“熱熱乎乎,便宜可口”,傳為佳話。
1983年12月30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敘永縣時品嘗了敘永豆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