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民河

詞語解釋 引水注入人工開挖的壕溝,形成人工河作為城牆的屏障,一方面維護城內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的進入,這是古人在防禦手段上對水的妙用。護城河內沿築有“壕牆”一道,外逼壕塹,內為夾道,大大提高了護城河的防禦作戰能力。

紫禁城護城河

紫禁城護城河,環繞紫禁城外圍的護城河,建成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河寬52m,條石壘砌駁岸,堅固陡直,亦稱筒子河。河水自西北流入,向東南流出至御河。清代河中栽蓮藕,歲收供宮中使用,余者賣出,得銀存奉宸苑備用。
護城河至今已有580年的歷史。1999年,對護城河進行治理工程,駁岸修整一新,河底全部鋪砌方磚,河道更加堅固。

城牆根兒護城河

滿恆先
北京有城牆那會兒,距今起碼五十年了。儘管那時的城牆扒開了無數道豁口,但是,城牆根基連同牆外的護城河還在,尤以內城北城牆一帶牆高水綠,野趣盎然,是城裡孩子郊遊、探險的樂園。
北京四面的城牆以安定門、德勝門一線最為堅固,其牆基和頂部比其他三面城牆都厚,內外側牆體的包磚也厚得多。這是明初重建北京城時,出於防範北元勢力反撲,正面迎敵和適應戰事頻繁的考慮。1915年修通的環城鐵道。鐵軌幾乎是貼著城牆根兒鋪就。也正因為鐵路運輸安全的需要,北京城牆外側保護得較好。德勝門西的城牆外側牆體高大、堅固,維護得幾乎半磚不損、寸草難生。城牆內側的馬道原來設有高大的柵欄,並有專人值守。後來疏於管護,常有人拆磚挖土。爬城牆自然成了孩子們一大樂趣。站在城牆上可以遠眺城裡縱橫交錯的胡同,北望可見成片的高粱地和道邊的羊群,還能在上邊用“老籽兒”招“老鋼兒”(蜻蜓)。向下望去,鐵軌鋥亮。每有火車經過,如地動山搖,讓我等小兒緊捂雙耳,還要瞪大雙眼,目送火車遠去。
古代的城防體系有城牆就必有護城河。北京的護城河不是一潭死水,它有上源(玉泉、白浮泉、密雲諸水),有流向(自西北向東南與轉河、金水河、壩河、通惠河及“六海”接通),是京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城河水是流動的,有時流速還很大。這是因為,護城河上建有許多閘、壩,以調節水量,控制流速。筆者在德勝門護城河岸邊長大。那時的這段護城河水深面寬,北側傍轉河,還連著一片大葦塘(後來修成“太平湖”)。少不更事的我們常在河裡釣魚摸蛤蜊(蚌),爬上河邊百年老柳樹,揪著柳枝打摽悠,撲通一聲掉進河裡。河水清澈見底,水草順著水流舞動。北護城河從西向東流經德勝門箭樓西側的松林閘。閘下河道50米處有三層台階(每級高1米多),水從上一級流向下一級,形成4至5米的落差。河水流到箭樓下,衝擊粗壯的橋樁(那時還是木橋),發出巨大的轟鳴聲。松林閘下水平如鏡,一到台階,河水如脫韁野馬急衝而下,形成德勝門箭樓下一道水景。
城牆根兒,護城河,是我童年的樂園。我至今留戀那段時光,因為我很幸運,享受過老北京賜給我的那份恩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