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善愛

譚善愛

譚善愛,1964年出生,湖南省華容縣塔市驛鎮人。1983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42集團軍124師371團、廣州軍區司令部直屬隊警衛營、駐香港部隊、駐澳門部隊服役。2005年12月轉業至寶安公安分局。現在是寶安公安分局特保大隊大隊長。2009年2月被深圳市公安局評為“保全管理先進個人”,2011年9月榮立深圳市公安局大運安保“個人二等功”,2009年度、2011年度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譚善愛 譚善愛

譚善愛,湖南省華容縣塔市驛鎮(現東山鎮塔市居民區)人。1983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42集團軍124師371團、廣州軍區司令部直屬隊警衛營、駐香港部隊、駐澳門部隊服役。1985年7月考入桂林陸軍學院,就讀步兵指揮專業。歷任排長、副連長(警衛營)、連長(警衛營、駐香港部隊),司令部參謀(駐香港、澳門部隊)、基地副主任(駐澳門部隊)等職。工作期間參加中央黨校函授學習,獲法律和經貿本科文憑。4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嘉獎,被評為廣州市軍民共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基層幹部、優秀機關幹部。

1984年參加廣州軍區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閱兵活動,擔任掌旗兵。

2005年12月轉業至寶安公安分局。2009年2月被深圳市公安局評為“保全管理先進個人”,2011年9月榮立深圳市公安局大運安保“個人二等功”,2009年度、2011年度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當時他說:“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轉眼20年過去,很多人可能還記得那位站在歷史舞台上的中國軍官的臉龐,但從不知道或者已然忘記他的姓名,更不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麼。他叫譚善愛,脫下軍裝後,他穿上了警服,在寶安公安分局黃田派出所當過普通社區民警,現在是寶安公安分局特保大隊大隊長。

人物經歷

見證歷史

1997年香港防務交接 唐樹軍、廖宗怡 畫 1997年香港防務交接 唐樹軍、廖宗怡 畫

譚善愛1983年入伍。1994年,駐港部隊組建,1995年,譚善愛任駐港部隊司令部軍務處參謀。1997年5月,以善於帶兵聞名的譚善愛因心理素質過硬、外在形象上佳,被選為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中方指揮官,就這樣,他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中英防務交接儀式時長為10分鐘,每一分、每一秒某個人該處於哪個位置、做哪個動作,方案中都有交代。譚善愛率其他21名將參與防務交接儀式的戰友按照方案要求刻苦訓練,天天曬太陽,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每一個動作。作為指揮官,譚善愛要對整個儀式進行全盤指揮,還要對英方指揮官講出“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那句話。話雖短,但要保證在這種重大場合不出紕漏、萬無一失,充分展現中國軍人風采,譚善愛是下了苦功的。在1個多月的時間裡,譚善愛不斷重複練習說那句話,從熟悉到熟練,再到幾乎是下意識的機械式反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隨時隨地脫口而出,不出任何差錯。

1997年6月30日22時25分,香港回歸前夜,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香港威爾斯親王軍營。儀式開始前,200多名中外記者就已拿出“長槍短炮”對準交接現場,營地周圍幾千名香港居民滿懷興奮之情翹首以盼。15年過去,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譚善愛說,他知道當時周圍的狀況,但他一點都不緊張,嚴謹的訓練讓他足夠冷靜。央視直播了熊自仁率先頭部隊車隊準時抵達威爾斯親王軍營(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

難忘的瞬間 難忘的瞬間

23時58分,一英軍中校向我軍中校譚善愛敬禮報告:“譚善愛中校,威爾斯軍營現在準備完畢,請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們好運,順利上崗。長官,請允許我讓威爾斯親王軍營衛隊下崗。”

譚善愛聲若洪鐘:“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說完,兩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英方指揮官隨即下令撤離,23時59分55秒,最後一名英軍士兵走出營門。

幾乎與英軍撤離同步,張洪濤指揮護旗隊邁著正步走向旗桿。7月1日零時零分,威爾斯親王軍營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譚善愛率隊圓滿完成了中英防務交接儀式任務。那天晚上,他跟參加交接儀式的戰友們一樣,興奮得難以入眠。“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的10分鐘,是載入史冊的10分鐘,毫無疑問,那也是我人生中最光輝的10分鐘。”譚善愛感慨道。

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軍官,代表祖國和人民在香港添馬艦軍營與英軍進行香港防務交接,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

記得剛領到駐港部隊軍服的時候,我就情不自禁地被它吸引了。那淺綠色的襯衣、黑色的領帶、淺黃帶灰的衣褲再佩上銀燕形狀的軍銜標誌,顯得那么得體和諧。穿上這套從裡到外透著時代氣息和銳不可當氣勢的軍服,照照鏡子,我覺得自己仿佛變了一個人。

受領與英軍進行防務交接的任務後,我心想:“全球都在關注這件事,一定要做個完美的亮相!”我把軍裝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大到每一件配飾,小到一個線頭。衣服熨了三四次,褲縫又直又挺;皮鞋擦了又擦,光鞋油就用了半管;連綬帶也整了好幾回。

1997年6月30日23點50分至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我就是以這身裝束,開始與英方指揮官艾利斯中校交接防務。我用洪亮的聲音對他說:“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當時,我心底湧上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豪情。

第二天,報紙上到處都是對我們新軍服的評價:“真是‘人靠衣裳馬靠鞍’,新軍服一穿,精神多了!”“駐港部隊的軍服就是有層次,這才與我們的大國地位相符合。”我想,正是這身漂亮的軍服,讓我在世界面前完美亮相,讓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軍隊的強大威武,讓香港同胞對駐港部隊有了好感、對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

如今,我已經轉業離開了部隊。但每每想念部隊的時候,我就會穿上珍藏的那身97式軍服,回憶起那雖然短暫卻意義重大的10分鐘。

“蟄伏”社區

深圳市寶安公安分局特保大隊大隊長譚善愛 深圳市寶安公安分局特保大隊大隊長譚善愛

1999年,有駐港部隊工作經歷的譚善愛調入駐澳部隊籌備組工作,並作為組織者,組織駐澳部隊進駐澳門並舉行升旗儀式。

2005年,40歲的譚善愛申請轉業。2006年初,他到黃田派出所當社區民警。“轉業要先轉變心態。”譚善愛說,剛開始確實存在心理落差,畢竟之前在部隊是個團職幹部,到了基層派出所,自己成了“被管”的對象。“轉業是自己選擇的,有心理落差,但我不表現出來。”譚善愛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曾一天出警31次,創造了黃田派出所的最高出警紀錄,這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譚善愛“蟄伏”社區,處理小糾紛時,他有偵察兵般的細心和耐心;處理大矛盾時,有過部隊幹部身份的他又顯出帶兵人獨當一面的霸氣。2006年,一名男乘客與的士司機發生爭執,乘客下車的時候踹了車門一腳。身為治安員的乘客走進鶴洲社區後,的士司機不依不饒,叫來幾十名開的士的同鄉。的士司機拿木棒打傷了那名治安員的頭,治安員隨後也糾集幾十人。“大家出門圖什麼?是來工作掙錢的,不是來鬧事的!”趕到現場後,譚善愛一米八七的個頭和洪亮的聲音把聚集鬧事的一大幫人鎮住了。經過反覆做工作,的士司機給治安員賠了2000元醫藥費,雙方和解。譚善愛處理事情的能力給雙方當事人及其他參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於在之後處理一起的士司機與他人的糾紛時,的士司機非常信任他,說:“我認識你,相信你能把事情處理好!”

譚善愛一直保持低調,直至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的時候,譚善愛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同事們看到他出現在電視上,才知道原來他就是那位站在歷史舞台上的“明星軍官”。

統領特保

是金子總會發光,譚善愛的管理、指揮才能逐漸在治安工作中顯露出來。2008年,寶安公安分局特種保衛大隊成立,譚善愛被任命為大隊長。

特保大隊主要擔負維穩處突、搶險救災、協助抓捕三大任務。大隊成立後,譚善愛對已有的沙井、龍華、新安3箇中隊實行統一管理。近年來,特保大隊不斷發展壯大,已由3箇中隊發展到12箇中隊,總人數已超1000人。

為打好基礎、樹立形象、加強戰鬥力,譚善愛把部隊管理理念移植到特保大隊,在特保大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固定作息時間,讓特保隊員同吃同住,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精神,並注重加強隊員的法律教育、紀律教育和職業操守教育,加強特保技戰術的訓練。在實戰中,譚善愛堅持以身作則,每次重大維穩,他都靠前指揮;每次重大安保,他都親臨督導;每次重大整治行動,他都親自帶隊。“他是一個責任心很強、很懂管理的人,對他來說,辦事只有兩種情況: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特保大隊內勤工作人員賴玲說。

“打鐵還須自身硬”,這是譚善愛常說的一句話。在隊伍建設的“傳、幫、帶”中,往往他先自己學會技能,練精業務,再去傳教屬下隊員。他重視對隊員進行應急管理知識教育,通過系統理論教育,提高特保隊伍的應急維穩處突能力。此外,他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帶隊伍的寶貴經驗傳授給各中隊長、分隊長。

自2008年成立以來,特保大隊已累計出動隊員39萬餘人次,抓獲各類嫌犯1492人,刑事拘留48人、治安拘留150人、打掉犯罪團伙32個,並高標準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安保、維穩處突、防汛搶險、技能表演等任務。譚善愛自豪地說:“我們的特保隊伍是過硬的隊伍,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能吃大苦、耐大勞,特保的執行力、戰鬥力可比正規部隊。”

書法

譚善愛 工作之餘,練得一手好毛筆字,風格獨特、蒼勁有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