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丕模

譚丕模

譚丕模(1899~1958),著名的中國文學史、思想史研究專家。譚丕模先生1899年5月出生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七里橋鎮胡塘灣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次年改名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熱心參加反帝愛國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湖南大學國文系主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還當選為湖南省和長沙市的人大代表、文聯主席及中南文聯、作協的常務理事,並受邀擔任兩級政協委員。1953年回母校北京師大任中國文學教研室主任、北師大黨委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9年在零陵(即永州)第六聯合中學(後改名為“永郡聯立苹洲中學”,今永州市第一中學的前身)求學時,就以滿腔愛國熱情,回響“五四”運動的號召,和同學們組織“永州學生聯合會”,走上街頭,宣傳革命。1926年“三·一八”運動中參加反對帝國主義的請願,在鬥爭中負傷。1928年畢業後,擔任《晨報》編輯和副刊主編,大量刊載和宣傳普羅文學作品。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中共外圍組織北京教聯任編委會編輯,併兼《文史》、《時代文化》等左翼刊物編輯。1931年參與創辦《新東方》月刊和籌建東方問題研究會,探求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之道。1935年,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組建北京自由職業大同盟並任組織部長,曾致電國民黨中央全會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北平的大學、中學進行工作,為平津學生聯合會的建立準備了條件。1936年,與曹靖華等組織北平文協,團結進步作家,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反對妥協賣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對推動“一二·九運動”作出了貢獻。

宣傳抗戰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回長沙全力投入抗日救亡的宣傳,與翦伯贊、呂振羽共同組織中蘇文化協會湖南分會及湖南省文化界抗敵後援會,同時主編《中蘇文化》雜誌。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員會委員兼宣傳部長。1938年,他前往由中共湖南地下組織創辦的、被譽為“南方抗大”的邵陽塘田戰時講學院任董事和教授。文抗會、中蘇文協和塘田戰時講學院廣泛開展各種抗日救亡活動,,湖南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激起了人民的抗日熱情,不少青年受其影響,赴延安,上戰場,參加了抗日戰爭。抗戰勝利後,他在桂林師範學院任教,與進步作家組織桂林文協,舉辦文藝講習班,團結進步力量,創辦不定期刊物,宣傳新民主主義文化,支持學生開展“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鬥爭。1949年4月離開桂林返回長沙,執教於湖南大學中文系。

理論著述

作為研究文學史的學者,他在從事革命活動的同時,也注意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去研究中國文學史且取得相當的成就。1932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新興文學概論》以及《文藝思潮之演進》出版。第二年又出版了《中國文學史綱》,這是一部較早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作指導編寫的中國文學史。1958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修改、補充的《中國文學史稿》。正當他致力於進一步的文學史研究時,令人痛惜的是,1958年10月17日,他與鄭振鐸、蔡樹藩等一起作為中國文化代表團成員,在出訪阿富汗、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終年59歲。1994年5月北京師大舉行紀念譚丕模先生誕辰95周年座談會,首次出版發行其遺著《中國文學思想史合璧》。

同時,他還致力於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先後出版了《宋元明思想史綱》和《清代思想史綱》。吳承仕評論其對中國思想史“有廣泛的研究和深刻的認識……是很能把握著辯證法的要點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