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蟹種是指在培育成的1齡蟹種中,部分較大規格個體的外部形態、副性徵已與成熟個體相同,性腺已完全或接近成熟,這種個體被稱為性早熟個體。性早熟蟹種個體小,生長速度慢,死亡率高,如果將早熟蟹作為蟹種進行養殖會給蟹農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在投放蟹種時應避免早熟蟹種混入其中。
早熟蟹種簡易識別方法
正確識別性成熟蟹種是預防的有效措施之一。只有這樣,才能在採購蟹種中剔除這類蟹種,從而避免生產遭受損失。現將實踐中的作法歸納為“五看識別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較受民眾歡迎。
(1)看腹部:河蟹的腹部扁平呈片狀,彎折貼附在胸部的腹面,通常稱為蟹臍。正常蟹種,不論雌雄個體,腹部都狹長,略呈三角形,但隨著生長,雄蟹的腹部仍然保持三角形,而雌蟹腹部卻逐漸變圓。也就是說,選購蟹種時,要觀看蟹種的腹部。如果都是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的蟹種,即為正常蟹種。如果蟹種腹部已經變圓,且圓的周圍密生絨毛,即有可能是性腺成熟的蟹種。這是正確識別性成熟雌蟹的辦法。
(2)看交接器:觀看交接器是辨認雄蟹是否成熟的有效辦法,打開雄蟹的腹部,發現裡面有2對附肢,著生於第一至第二腹節上,其作用是形成細管狀的第一對附肢,在交配時1對附肢的末端緊緊的貼吸在雌蟹腹部第五節的生殖孔上,故雄蟹的這對附肢叫交接器。在正常蟹種方面,交接器為軟管狀,而性成熟蟹種的交接器為堅硬的骨質化管狀體,也就是說交接器是否骨質化是判斷雄性蟹是否成熟的條件之一。
(3)看螯足和步足:河蟹的1對螯足強大,成鉗狀,掌部有絨毛。但是正常蟹種掌節的絨毛短,而且疏稀,性腺成熟蟹種掌節的絨毛稠密,並且較長,顏色較深。同樣,步足的前節和胸節上的剛毛,在正常蟹種方面為短而稀,在成熟蟹種方面表現粗長,密稠且堅硬。
(4)看性腺:打開蟹種的頭胸甲,若是性成熟的雌蟹,在肝區上面2條紫色長條狀物,這就是卵巢,肉眼可清楚的看到卵粒。若是性成熟的雄蟹,肝區有2條白色塊狀,即精巢,俗稱蟹膏。若是正常蟹種,打開頭胸甲只看到橘黃色的肝臟。
(5)看背甲顏色和蟹墳:正常蟹種的頭胸甲背部的顏色為黃色,或黃里夾雜著少量淡綠色,其顏色在蟹種個體越小時越淡。性成熟蟹種背部顏色較深,為綠色,有的甚至為墨綠色。蟹墳是蟹背部多處起伏的俗稱,正常蟹種背部較平坦,起伏不明顯;而性成熟蟹種背部凹凸不平,起伏相當明顯。
雌雄早熟蟹種的特徵
雄性早熟蟹種特徵
(1)螯足絨毛:螯足絨毛的密度和顏色往往是區分蟹種成熟階段的主要依據。正常蟹種蟹足掌節部沒有絨毛或有疏而短的絨毛,而絨毛的顏色多為淺黃色。如果將蟹足不動指基部橫向切開觀察,在有絨毛的情況下,絨毛也沒有成熟個體那樣具有有連續性,而是呈“∩”形狀,即上述提到的掌節部沒有絨毛,這種“∩”形狀稱為“倒C”型分布。性成熟蟹種蟹足的絨毛密而長,絨毛在靠近不動指基部和可動指基部以及掌節內外側面分布為連續性,橫切面觀呈“O”型分布。
(2)步足剛毛和體表顏色:步足的剛毛在正常蟹種的表現為短而細,而性成熟種步足的剛毛粗而長。體表顏色在正常蟹種為淺黃色或黃色,而性成熟蟹種多為墨綠色。正常蟹種的步足上可看到一些明顯的斑點,而性成熟蟹種則沒有這個特徵。
(3)交接器:雄性個體具有2個交接器,著生於第一至第二腹節上。交接器的形狀在絨螯蟹屬不同種類表現不同,在同一種類中不同成熟階段也表現不同。在河蟹中,正常蟹種交接器的顏色為暗白色,而性成熟個體的交接器顏色為瓷白色。交接器的硬度也是區別成熟階段的主要依據,正常蟹種交接器硬度較小,均未骨質化,用手彎折是易斷。而性成熟蟹種交接器硬度較大,已經骨質化,用手彎折不易彎。第一交接器是這樣,第二交接器也是這樣。
(4)內臟:解剖觀察,將蟹種背甲掀起,可見其全部內臟,性成熟蟹種正中的心臟兩側可見2根白色的管狀結構,這就是射精管,用鑷子將小管挑起,可帶起胃兩側的精巢,在正常蟹種時不能這樣。
雌性早熟蟹種特徵
(1)體表顏色:雌蟹在成熟個體和未成熟個體方面的顏色與雄性相同,即成熟個體為墨綠色,未成熟個體為淺黃色。
(2)蟹臍:腹臍的形狀及腹緣絨毛是區別2種雌蟹的主要依據。河蟹的腹臍(腹部)扁平呈片狀,彎折貼附在頭胸部的腹面。個體較小蟹種,不論雌雄,腹臍都為狹長,略呈三角形,隨著生長,雄蟹的腹臍仍保持三角形,民眾稱之為“倒鐘形”,亦稱尖臍。但雌性個體隨著生長發育,腹部逐漸變大變圓,亦稱尖臍。團臍可將胸甲完全覆蓋。腹臍邊緣在個體成熟時著生濃密絨毛,而未成熟個體的腹部近似為三角形,其胸部腹甲沒有被腹臍完全覆蓋,腹甲的邊緣露出一部分,腹部胸部腹甲的周緣,以及腹肢只有分布稀少的軟毛。
(3)腹節:日本絨螯蟹與河蟹(中華絨螯蟹)在親緣關係上最為接近。未成熟的雌蟹,最大寬度的腹節是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和第五節的其中一節,腹部變和度(腹寬/甲寬、腹長/甲長)分別為0.62-0.75以下;成熟雌蟹的最寬腹節是第四節和第五節,腹部的變化程度(腹寬/甲寬、腹長/甲長)分別為 0.75-0.78左右。成熟蟹臍的相對長度達到腹甲第一、二節的交界線,臍上第一附肢基節與內肢所形成的夾角明顯大於110°
(4)解剖:解剖後的2種雌性蟹種也有明顯區別。掀開背甲,成熟蟹種在胃的兩邊及其下方明顯可見紫褐色或豆沙色卵巢,整個卵巢在蟹內臟內幾乎布滿形成 “H”型;而正常蟹種則沒有明顯的肉眼易見的紫褐色卵巢,較大個體的正常蟹種的卵巢透明,乳白色,體積很小,重量不到體重的1%。若取成熟蟹種的卵塊在解剖鏡或顯微鏡下觀察,顆粒狀的卵細胞清晰可見。
控制蟹種性早熟的措施
培育扣蟹種早熟種的比例較大,主要是培育水面水淺溫高,放苗時間早,密度又過小,第一年生長期過長,投餵動物性餌料過多等原因造成的,採取控制蟹種早熟的措施是必要的。
(1)育種場地應水深面闊,水草多;
(2)放的蟹苗以晚苗為主;
(3)放苗密度每畝14萬-16萬隻;
(4)餌料要充足,任何時候都要保證蟹吃飽吃好。控食,主要是在高溫季節控制動物性餌料投餵量,千萬不能不投餵。
有人主張從放苗到起捕扣蟹種都要進行強化飼養管理,都要促使蟹種迅速生長,他們認為這樣做劃的來,一是經濟上不減收,這樣強化的結果,即使出現一些早熟蟹其規格也是較大的,一般在40-75克/只,上市賣,一般在2-4元一隻;二是未成熟的蟹種不僅數量多,成活率高,而且規格也大,可作生產商品蟹之用。
蟹種和早熟蟹分離養殖法
利用中、晚蟹苗培育扣蟹種到8月份,大小發生分化,一般的講,大的規格多數為10-20克/只,中等的多數為1-5克/只,小的多數為0.5-1克/只。它們的生長發育趨勢是:大的在當年大部分早熟,第二年6、7月份大部分要死亡;中等的在當年多數長成大規格蟹種,可供翌年養大規格商品蟹之用,少數發育成早熟蟹,在翌年6-7月份也要大部分死亡;小的多數躲在洞裡,形成懶蟹。
當年成熟的蟹,雖在蟹種里是大個,但同商品蟹相比,又是小個。這種蟹既不能作種,又不能賣出好價錢,應及時分離養殖。人們用大眼地龍或抄網把它們從蟹種里捕出單放在別的池子裡強化飼養管理。所謂強化,就是適當稀放(每畝400-600隻)多投適口高蛋白動物性餌料,加強蛻殼和水質管理。經過這樣強化飼養管理養成的商品蟹,規格多在75-125克/只,比不分離和不強化飼養管理的早熟蟹要大1-2倍,價格也相差1-2倍。
中等和小的蟹種一般不再分離,繼續留在原池塘里適當控制養殖。所謂“適當”,就是說,既不能像用大蟹種養商品蟹那樣強化飼養管理,又不能過分節食。其作法是按3:5:2的比例搭配動物性餌料、植物性餌料和青飼料投喂,其量是保證吃飽吃好又不浪費。對於躲在洞裡的小懶蟹,可用加水沒洞投撒香腥味濃的餌料,如撒蛋雞飼料等於洞口水裡的辦法,引誘它們出洞飼喂,促其快長。
蟹種經過大小分離和強化適控飼養管理不僅可養成一部分商品蟹和合格的蟹種,而且能大大的減少自相殘殺的機會,大大的提高成活率和提高經濟效益。
抱卵蟹流產及其防止措施
抱卵蟹流產有兩類情況
一類是抱卵蟹所抱的卵因未交配或交配未受精,卵粒過早脫落。這類多是環境條件不適或性成熟過度的蟹造成的;
二類是已交配受精的抱卵蟹進入胚胎髮育階段時卵粒過早的散落水中。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已交配受精的卵因沒有鹹水環境不易粘附著剛毛而終於流產;
② 在5℃以下的低溫及惡劣的水質條件下,性成熟的雌蟹雖能受精產卵,但不能正常粘附於腹部剛毛上,全部或大部散落水中,造成“流產”;
③ 已抱卵的雌蟹,如果長期在缺氧或水池底質污染較中的情況下,所抱的卵也會陸續死亡而散落水中;
④ 親蟹發育不充分,體質瘦弱,雖交配受精抱卵,但因營養不足,抱卵少,卵粒粘附力和發育程度都差,外界環境稍有變化就使蟹卵大量脫落。
凡是流產(早產)的卵都為黃色或橘黃色,卵粒大小不均,不飽滿,經鏡檢和試驗,都是死卵,都不能發育成為幼體。
抱卵蟹流產的預防措施
在人工育苗孵化過程中,流產現象時有發生,防止這種現象的措施有:
(1) 選擇親蟹必須健壯活潑,必須雌雄分開,視具體情況在淡水或鹹水裡促壯後再促產。
(2) 控制好水溫。胚胎髮育在原腸期前,室內水池水溫可比自然水溫高出2-3℃,胚胎進入新月期,水溫控制在16℃,複眼形成到心跳初期,水溫控制在18℃,進入原蚤狀幼體,水溫升到20℃。水溫隨胚胎髮育同步進展而逐步升高,但不可升溫幅度過大。
(3) 適量投餵鮮活餌料供雌蟹攝食,水體要保持清潔,一般2-3天換(加)部分水一次,如水質不好,每隔7天全部換池水一次,始終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4) 遇到氣溫突然升高的不正常天氣,水溫更要維持相對的穩定狀態。
(5) 水體鹽度正常,水池充氣呈微波狀,周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