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謝高昌王送沙彌及國書綾絹等啟
奘聞江海遐深,濟之者必憑舟楫;群生滯惑,導之者實假聖言。是以如來運一子之大悲,生茲穢土;鏡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雲蔭有頂之天,法雨潤三千之界,利安已訖,舍應歸真。遺教東流,六百餘祀。騰會振輝於吳洛,讖什鍾美於秦涼,不墜元風,鹹匡勝業。但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玄奘宿因有慶,早豫緇門;負笈從師,年將二紀;名賢勝友,備悉諮詢;大小乘宗,略得披覽:未嘗不執卷躊躇,捧經侘傺,望給園而翹足,想鷲嶺而載懷。欲一拜臨,啟伸宿惑,然知寸管不可窺天,小蠡難為酌海,但不能棄此微誠,是以束裝取路,經塗荏苒,遂到伊吾。
伏惟大王稟天地之淳和,資二儀之淑氣,垂衣作王,子育蒼生,東抵大國之風,西撫百戎之俗,樓蘭、月氏之地,車師、狼望之鄉,並被深仁,俱沾厚德。加以欽賢愛士,好善流慈,憂矜遠來,曲令引接。既而至止,渥惠逾深,賜以話言,闡揚法義。又蒙降結娣季之緣,敦獎友於之念,並遺書西域二十餘番,煦飾殷勤,令遞餞送。又湣西遊煢獨,雪路淒寒,爰下明敕,度沙彌四人,以為侍伴。法服綿帽,裘毯鞋襪,五十餘事,及綾絹金銀錢等,令充二十年往還之資。伏對驚慚,不知啟處。決交河之水,此澤非多;舉蔥嶺之山,方恩豈重?懸度凌溪之險,不復為憂;天梯道樹之鄉,瞻禮非晚。倘蒙允遂,則誰之力焉?王之恩也!然後展謁眾師,稟承正法,歸還翻譯,廣布未聞。翦邪見之稠林,絕異端之穿鑿,補像化之遺闕,定元門之指南。庶此微功,用答殊澤。又前途既遠,不獲久留,明日辭違,預增淒斷。不任銘荷,謹啟謝聞。
作者簡介
玄奘(600或602~664年)唐初高僧,佛經翻譯家。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13歲出家,玄奘為其法號。苦心研習佛家經典,四處訪師求學。在遊歷及研讀各派理論過程中,他發現疑難甚多,佛經譯本缺乏,屢見舛錯,遂決心西行佛教聖地——天竺求法解惑。於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過玉門關,穿越戰亂不已的邊境,經中亞,進入北印度,跋涉高山雪嶺,荒漠流沙,歷盡艱辛。貞觀十六年(642年)在曲女城(今印度卡諾吉城)舉行的佛學辯證大會上,他為論主,獲譽甚高。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歷時10餘年,行程5萬里。回國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先後主持弘福寺和大慈恩寺的譯場,並修大雁塔,以保存佛經。主持譯經75部、1335卷。授業弟子數千人,成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創始人。《大唐西域記》一書是他回國後,口述旅行中的豐富見聞,由弟子筆錄而成,是重要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