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非[原廣東省委書記]

謝非[原廣東省委書記]

謝非,漢族,1932年11月出生於廣東省陸豐縣(今汕尾市陸河縣)的客家人,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1947年11月參加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卓越的黨的工作領導者,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至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信息

簡歷

(圖)謝非謝非

人物生平

謝非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他在青少年時期就接受進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
1947年11月在陸豐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廣東省陸豐縣河田鎮民運組組長,鎮政府指導員,區委委員,土改工作隊隊長,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他深入民眾,積極宣傳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不辭辛苦,勤奮工作,在艱難的歲月里和對敵鬥爭中鍛鍊成為一名堅強的、勇敢的革命戰士和黨的基層工作者。
1955年6月以後,謝非同志歷任廣東省陸豐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副縣長、縣委書記(其間:1959年至1960年在中共廣東省委黨校中級班學習)。
1960年8月,謝非先後擔任廣東《上游》雜誌社編輯,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廣東省革委會政工組政工辦公室副主任,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辦公室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堅持原則,主持公道。粉碎“四人幫”以後,謝非同志調任《紅旗》雜誌社三人領導小組成員。他以較高的理論修養,廢寢忘食地工作,為思想理論上的撥亂反正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1973年至1979年任廣東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辦公室副主任,《紅旗》雜誌社三人領導小組成員。
1979年11月後,謝非同志任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1983年後,任廣東省委書記(時省委設第一書記、書記)兼省委秘書長、省委黨校校長(其間:1983年至1984年在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省委落實統戰政策領導小組組長,為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和統戰、僑務政策做了大量工作。1986年11月後,任廣東省委副書記(時省委不再設第一書記,設書記、副書記)兼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他帶頭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推行各項改革,促進了廣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988年6月後,任廣東省委副書記。
1991年至1992年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謝非的母親李春老人(右)生前樂觀堅強
謝非的母親李春老人(右)生前樂觀堅強
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93年2月任廣東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93年5月至1998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1997年9月當選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98年3月,謝非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他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為澳門順利回歸、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3]
1998年5月任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
是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三、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
1999年10月27日在廣州逝世。[4]

個人生活

謝非的臨終“謊言”
1998年3月,謝非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赴北京工作。1999年,67歲的謝非因病去世。遵照謝非的遺願,他去世的訊息一直沒有告訴老人。在之後的近十年時間裡,老人再沒有聽到兒子一個電話,也沒有在電視上看到兒子的鏡頭,只是定期收到有人假裝兒子謝非孝敬的禮品。

人物評價

謝非政治堅定,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渝,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刻苦學習和努力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善於思考,堅持原則,堅持真理,黨性強,顧全大局。
謝非思想解放,實事求是,改革意識強,具有巨觀決策能力,善於統攬全局,注意領導方法,講究領導藝術,善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他模範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問題堅持集體討論決定,注重科學決策,注意發揮領導班子的集體作用。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愛護幹部,團結同志,堅持搞五湖四海。他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疾苦,受到人民民眾的尊敬和愛戴。
謝非光明磊落,為人正直,作風正派,處事嚴謹,事業心強,為革命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嚴於律己,生活儉樸,為政清廉,對家屬及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臨終前囑咐喪事從簡,充分表現了人民公僕的本色和共產黨人的品德。
謝非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追求真理、艱苦創業、獻身於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的一大損失。[3]
謝非任廣東省委書記期間,團結和帶領“一班人”,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認真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談話精神,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勇於探索,求真務實,大力推進兩個文明建設,使廣東省保持了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善於把中央的精神和廣東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全省實施“三個三”工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法治和廉政監督三個機制,加強農業、交通能源通訊和教育科技三個基礎,實現產業結構、生態環境和人口素質三個最佳化,加快了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他富於開拓進取精神,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一步以及毗鄰港澳、僑胞眾多的優勢,制定政策措施,促進改革開放,加強粵、港、澳經濟合作以及國際交流,推動全省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親自指導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和順德市的綜合改革試驗;實施科技興省和以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為龍頭,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戰略,提出第一把手要抓第一生產力,建設教育強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經濟;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搞活大中型企業;促進山區的開放、開發,大力發展“三高”農業,興修水利和造林種果,改善山區交通條件,[5]在石灰岩地區實行移民扶貧等措施,縮小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差距,促使全省基本上消滅了絕對貧困;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通訊發展適度超前,增強了經濟實力和發展後勁。他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重視宣傳、文化、體育、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倡導社會主義文明新風;重視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積極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過努力,科技興省、依法治省的觀念深入人心,兩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謝非同志長期在廣東工作,從沿海到山區,從潮汕平原到雷州半島,在抗洪救災、建設工地、貧困老區,都灑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第十二屆(任期:2013年-)
▪李建國 ▪王勝俊 ▪陳昌智 ▪嚴雋琪 ▪王晨
▪沈躍躍 ▪吉炳軒 ▪張平 ▪向巴平措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張寶文 ▪陳竺
第十一屆(任期:2008年-2013)
第十屆(任期:2003年-2008年)
第九屆(任期:1998年-2003年)
第八屆(任期:1993年-1998年)
第七屆(任期:1988年-1993年)
第六屆(任期:1983年-1988年)
第五屆(任期:1978年-1983年)
第四屆(任期:1975年-1978年)
第三屆(任期:1965年-1975年)
第二屆(任期:1959年-1964年)
第一屆(任期:1954年-1959年)
歷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十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國家主席
國家主席
▪習近平
國家副主席
▪李源潮
全國人大常委會
委員長
▪張德江
副委員長13人
▪李建國 ▪王勝俊 ▪陳昌智
▪嚴雋琪 ▪王晨 ▪沈躍躍
▪吉炳軒 ▪向巴平措 ▪張平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張寶文
▪陳竺
國務院
總理
▪李克強
副總理4人
▪張高麗 ▪劉延東 ▪汪洋
▪馬凱
國務委員5人
▪楊晶 ▪常萬全 ▪楊潔
▪郭聲琨 ▪王勇
國家中央軍委
主席
▪習近平
副主席2人
▪范長龍 ▪許其亮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
▪周強
最高人民檢察院
檢察長
▪曹建明
第十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十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九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八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七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六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五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四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第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領導人
歷任廣東省委書記
▪葉劍英(1949.08-1955.07) ▪陶鑄(1955.07-1965.02) ▪趙紫陽(1965.02-1967.03)
▪黃永勝(1968.02-1969.11) ▪劉興元(1969.11-1970.12) ▪劉興元(1970.12-1972.03)
▪丁盛(1972.03-1973.12) ▪趙紫陽(1974.04-1975.10) ▪韋國清(1975.10-1978.12)
▪習仲勛(1978.12-1980.11) ▪任仲夷(1980.11-1985.07) ▪林若(1985.07-1991.01)
▪謝非(1991.01-1998.03) ▪李長春(1998.03-2002.11) ▪張德江(2002.11-2007.12)
▪汪洋(2007.12-2012.12) ▪胡春華(2012.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