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端[元代文史學家]

謝端[元代文史學家]
謝端[元代文史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謝端(1279-1340),字敬德,號榿齋,四川遂寧人。宋末隨家人避兵,流寓江陵,居武昌。延祐五年(1318)登進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陰州事。歲滿,入為國子博士,調太常博士。後升侍制,選國子司業,累遷翰林直學士,階太中大夫。謝端善為政。至順、元統以後,朝廷制策,多出其手。至元六年去世,贈國子祭酒、輕車都尉、陳留郡侯。謚“文安”。 概述圖:(乾隆)《江陵縣誌》謝端傳。

生平簡歷

少年成名

自幼穎悟,二十歲以後(弱冠)與宋本同師,學習性理及古文辭,又與宋本一起在江陵教書,以文學齊名,時人謂之“ 謝宋”。

史槓宣慰荊南,識而薦之於姚燧。姚燧方負文章盛名,少所許可。謝端讀其文,輒能指摘其用意所在。姚燧大獎異,薦之有司,不報。

官場經歷

科舉復開,中舉河南行省,然以內艱不預會試,延祐五年(1318)方擢進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陰事。入為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坐太廟失盜第八室黃金罷職。尋除翰林修撰,升待制,選國子司業,遂為翰林直學士,階太中大夫。

治理地方

謝端良於政事,仕湘陰時,狡吏斂手,奸徒遠避。逢使者按行,他郡滯獄皆委諸謝端。謝端剖決如流,頗著良吏之譽。

人物著述

《謝公神道碑銘》,《滋溪文稿》卷十三 《謝公神道碑銘》,《滋溪文稿》卷十三

其文章謹約有法度。國家制策,多出其手。預修文宗、明宗、寧宗三朝實錄及累朝功臣列傳,時稱有史才。與蘇天爵同著《正統論》。有《謝文安集》(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潼川府志》卷一六),佚。

《正統論》

謝端曾預修文宗、明宗、寧宗三朝實錄及累朝功臣列傳,時人多稱其有史才。與蘇天爵和合著《正統論》,“辨金、宋正統甚悉,世多傳之”。 《正統論》係為辨宋、金正統而作,意即論證金、宋誰為正統的問題。

《送張文琰序》

今上皇帝舊勞於外,其潛邸在建鄴,江南行御史台理所也。凡官府所治與小民俗尚,淑均奇衺,靡不具知。既正位宸極,以繩愆糾繆,所職尤重,風紀之選,故多上所自擇。大夫中丞有所拔用,亦必其人,然後敢舉。而應奉翰林文字張君文琰,亦以選為山東道肅政廉訪司經歷。應奉七品官,清華優佚。編摩論撰之餘,例三日始一集。集則自待制以下,相與雜坐吟嘯,竢官長至,升堂一揖而退。才逾月,即受俸以歸。為經歷繁勞異是矣。經歷而上,大官八人,其同僚二人,吏十六人,書手又不在焉。吏之治辦與否,皆總於經歷。經歷固為之長,又吏所師也。日始出,即入幕府,督吏、書手分曹局治文書。凡一司庶務,與分司出按部;郡邑行事,有疑不決;官吏受賄及稽違,當殿降;訊治民獄,辭兩造,當論報。案既成,吏持來前,求予奪可否。經歷為之析疑似,平向背,竄易審定,乃署以畀吏。得其情,又不戾於律,始可信大官,服僚佐,而吏亦不得一搖手以輕重法。其居是職,必昔之嘗有事於珥筆以事上官者。自謂優為之,洎至其屬,亦翕然低首仰面相師尊。今顧不以予彼而予文琰,薦者蓋必有以取之,仕可行已,莫風紀若。儒者之效,不白於世久矣。重遲迂懦,人率以是詆姍我。及有能自樹立,脫去故習,軒豁特達,則彼固將駴且敬異焉。之二者,吾將以文琰是行卜之也。天曆己巳正月既望,翰林修撰謝端敘。

《周此山先生詩集跋》

【正文】 栝蒼周此山詩若干首,故翰林侍讀學士袁公伯長謂其:“意度閒逺,議論雄深。”今翰林直學士歐陽君原功則謂其:“無險勁之辭,而有深長之味,無輕靡之習,而有舂容之風。”江浙提舉陳君眾仲又謂其:“簡淡和平,語多竒雋。”三君子之言,皆信於世,則君之詩,信可以傳矣!余友翰林修撰宋顯夫裒集中統至元以來之詩,特選其精者,手自繕冩,已逾數千篇,而猶採摭未巳,期他日鋟梓以傳。余欲求此山此集示之,而眾仲之官餘杭,攜其詩稿與俱往。周君亦將歸栝蒼矣。則顯夫之所集者,猶有滄海遺珠之一恨也!周君其肯録以寄余乎?

翰林待制中順大夫兼國史院編修官謝端跋。

【題解】《周此山先生詩集》是元代詩人周權的詩歌別集,共四卷,收詩230餘首。周權(1275-1343),字衡之,號此山,處州(今浙江麗水)人。其詩才深受袁桷、趙孟頫、虞集、揭傒斯、陳旅、歐陽玄等詩壇耆宿推許。其詩簡淡和平,意味深長,無鬱憤之色,而有春容之風。謝端相信周此山詩可以留傳千古。

家庭成員

曾祖

謝繼先(妻黃氏)

謝元賁(妻牟氏,封陳留郡君),贈中順大夫、禮部侍郎、上騎都尉、陳留郡伯

謝雄(妻牟氏,封陳留郡夫人),贈翰林直學士、亞中大夫、輕車都尉、陳留郡侯

史氏,陳留郡夫人

謝搢,補國子員、石門丞。”

傳記資料

《元史·謝端傳》

謝端,字敬德,蜀之遂寧人。宋末,蜀士多避兵江陵,因家焉。端幼穎異,五六歲能吟詩,十歲能作賦。弱冠,與尚書宋本同師,明性理,為古文,又同教授江陵城中,以文學齊名,時號“謝宋”。史槓宣慰荊南,數加延禮,薦之姚燧。燧方以文章大名自負,少所許可,以所為文眎端,端一讀,即能指擿其用意所在,燧嘆獎不已,語人:“後二十年,若謝端者,豈易得哉!”用薦者署校官,不報。科舉法行,就試河南行省,中其舉,以內艱不會試。延祐五年,乃擢進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陰州事。歲滿,入為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盜入太廟,失第八室黃金主,坐罷去。端禮官,非典守,不當坐,亦不辨。尋除翰林修撰,升待制,以選為國子司業,遂為翰林直學士,階太中大夫。

端善為政,筮仕湘陰,猾吏束手,不敢舞文法,豪民無賴者遠避去。部使者行部,旁郡滯訟,皆諉端讞,端剖決如流,績譽籍然。其文章嚴謹有法,寧約近瘠,無奢滋駁。居翰林久,至順、元統以來,國家崇號,慈極升祔先朝,加封宣聖考妣,制冊多出其手。預修文宗、明宗、寧宗三朝實錄,及《累朝功臣列傳》,時稱其有史才。初,文宗建奎章閣,搜羅中外才俊置其中,嘗語阿榮曰:“當今文學之士,朕惟未識謝端。”亡何,文宗崩,竟不及用端。端又與趙郡蘇天爵同著《正統論》,辨金、宋正統甚悉,世多傳之。至元六年卒,年六十二。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而謝端其次雲。

墓志銘

元蘇天爵撰有《元故翰林直學士贈國子祭酒諡文安謝公神道碑銘並序》,其文略曰“翰林直學士、太中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贈國子祭酒、輕車都尉、陳留郡侯、諡文安謝公諱端,字敬德,葬武昌江夏縣洪山之陽。至正二年冬,天爵來官鄂省,其子請銘公碑。公之先遂州青石人,宋季避兵出蜀,居江陵,至公始家武昌。曾祖繼先,祖元賁,考雄,曾祖妣黃氏,祖妣、妣皆牟氏。祖贈中順大夫、禮部侍郎、上騎都尉、陳留郡伯,妣封陳留郡君。考贈翰林直學士、亞中大夫、輕車都尉、陳留郡侯,妣封陳留郡夫人。公卒以至元六年夏五月庚午,享年六十有二,葬以是歲秋八月丙申。元配陳留郡夫人史氏祔。子搢,補國子員,以公廕為石門丞。”

研究現狀

胡傳淮、陳名揚:《元代文學家謝端年譜》,發表於《地方文化研究輯刊》第十一輯;

胡傳淮、陳名揚:《元代文學家謝端考述》,發表於《蜀學》第十二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