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毓壽

謝毓壽

謝毓壽,地球物理學家、地震學家。是工程地震學的奠基人。他根據中國國情編制了地震烈度表,在地震烈度小區域劃分和工業爆破的地震效應及水庫地震研究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他主編的《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全面系統地整理了公元前約23世紀至公元1980年的巨觀歷史和台站儀器資料;主編的《1900-1980年中國M≥4.7地震的均一震級目錄》作為歸算歷史地震震級的標準。並根據對這些資料的研究,闡明了中國歷史地震活動性的規律。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17年3月20日 出生於北京市,祖籍江蘇省蘇州市。

1938年 畢業於東吳大學理學院數理系,獲理科學士學位。

1939-1941年 任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科學研究助理、科學工作人員。

1941-1942年 任東吳大學助教。

1943-1944年 任甘肅科學教育館副總工程師。

1944-1949年 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士。

1949年 在四川省地質調查所工作。

1950-1964年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地震組副組長、工程地震組組長。

1954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學術秘書。

1959-1960年 在北京大學講授工程地震學。

1962-1964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華北分院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主任。

1965-1975年 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工程地震研究室和區域地震研究室主任。

1975-1976年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76-1987年 任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1977-1987年 任中國地震歷史資料總編室主任,主編出版了《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5卷。

人物生平

謝毓壽,原籍江蘇省蘇州市,1917年3月20日出生於北京市。其父出身貧寒

謝毓壽作品 謝毓壽作品

,工余自學,考取江蘇省公費,入京師大學堂,畢業後分配郵傳部。雖工作勤奮,因無背景,常受排擠。總結經驗,立下家規,子女不準學文科,入仕途;要讀理、工、醫、農,靠技術吃飯。他4歲起,隨兄姊由兩位家庭教師傳授古文、英語及數學。5歲進國小,21歲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東吳大學數理系。經吳大猷、李珩推薦,向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申請資助,從事科研工作。1939年經該會批准為科學研究助理,派往雲南大學,研究大氣電位梯度。1940年升為科學工作人員。通過兩年工作,初步掌握了科研方法。經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李善邦聯繫,雖蒙同意去該所工作,但限於經費與編制,需待機會。時值抗日戰爭,顛沛流離,先後在大、中學執教。1943年任甘肅科學教育館副總工程師,主管中、國小物理示教儀器的設計與生產。

1944年李善邦通知謝,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當時有空缺,但職務、待遇均差。他久已矢志科研工作,仰慕中央地質調查所學術空氣濃厚,毅然前往,從事地震工作,以迄於今。當時條件極差,除維護一台自製機械記錄式地震儀外,分析記錄圖,編制報告及進行國際交換,還管理一個小型車間,參加改進地震儀的工作。這段時間,通過具體工作,培養了業務能力;通過自學也學到了地震專業的基礎知識。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到南京。在李善邦主持下,籌建了金、木工車間,研製地震儀器及輔助設備;找回了原北京鷲峰地震台的部分儀器,經修理補充,建立了達到當時國際水平的南京水晶台地震台。由於全所人員齊心協力,堅守崗位,地震台沒有停止過一天工作。到解放前夕,甚至清晰地記錄到了國民黨政府撤退前炸毀各主要建築物、江防炮擊及飛機低空過頂引起的振動等資料。

1950年在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基礎上,聯合有關單位,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當時中國只有李善邦、傅承義和謝毓壽3人從事地震科研工作。中國自辦的地震台也只有南京一處。囿於長期脫離實際的舊思想,最初仍以發展地震台站為主,重點是從事基礎研究。隨著第一個五年計畫的開始,國家建設蓬勃發展,考慮到國防安全和資源分布等因素,重點工程多設在地震活動比較強烈

謝毓壽作品 謝毓壽作品

的內地。據蘇聯經驗,必須由中國科學院提出建設地點的地震烈度,工程技術人員再據此進行抗震設計。由於地震專業人員奇缺,服務於工程建設的經驗不足,難以順利完成日益增多的任務。同時,強震重複周期很長,地震活動性資料嚴重不足;而鑑別地震危險性的理論和方法又很不成熟。因此,所提烈度的論據常不充分,說服力不強;甚至對同一地點所提烈度有時也因新資料的補充或不可靠資料的剔除時有更改,以致引起使用單位的不滿。中國科學院對此極為重視,於1953年聘請地震、地質、歷史和建築等方面知名專家和國家計畫委員會代表,組建了地震工作委員會。各單位重點任務一律通過國家計畫委員會統一提出,7度以上地區需經地震工作委員會討論,確定烈度。1954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研究室內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工程地震研究組,由謝毓壽任組長。除了研究烈度工作外,他還帶頭開創了地震烈度小區域劃分、工業爆破的地震效應、水庫地震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62年國家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他奉命在華北物理研究所地震研究室基礎上又組建工程地震研究室,培養了一批幹部,蓄積力量,以便迎接新的建設任務。僅用一年時間,即已初具規模。通過實踐,建立培養了隊伍。軍工緊急任務提前下達,新疆又發生強烈地震,三線任務隨之上馬,為適應國家任務急需,半年即在西昌地區建成區域地震台網。1965年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謝毓壽兼任工程地震和區域地震兩個研究室主任。由於“文化大革命”開始,正常工作幾乎無法開展。

開創工作

工程地震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其主要內容是:從研究建設場地在使用壽命期間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面運動及其對建築物的影響入手,通過力學分析,找出有效的抗震措施。前一部分工作由地震工作者負責,後者屬土木建築工程範疇。這一工作是在50年代初期國家大規模建設中,學習蘇聯經驗而提出的。中國科學院聘請了蘇聯地震專家組,並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工程地震組,由謝毓壽任組長。隨著國家建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該組任務不斷增多,其性質不僅限於天然地震;其中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編制適合國情的地震烈度表。各國現行地震烈度表雖多按12度劃分,其標準也基本一致,但由於各地建築類型不同,結構各異,抗震性能常有很大差別,在使用中時常出現意見分歧。為了編制適合國情的新表,首先組織了建築、結構、材料、工程水文地質、地基基礎和地震等各方面專家,先後前往華北、西北、西南及東南大區,對各地主要類型建築物和結構物及其地震破壞遺蹟進行全面調查,並通過力學分析進行綜合整理、分析對比,參考國外通用的烈度表,在1956年編成《新的中國地震烈度表》,經中國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討論通過,推廣使用。

第二,組織領導現場地震及特殊重要建設地區的考察工作。山西崞縣、湖北蒲圻、甘肅山丹、山西太原、新疆烏魯木齊等地震發生後,迅速趕赴現場,調查災情,分析地震發展趨勢,開展科普宣傳,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開展抗震救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為了評定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河南、四川、雲南、內蒙古等地重大工程建設地區的地震基本烈度,他們組織產業部門及地方幹部,深入現場,查閱文獻資料,調查訪問民眾,核實地震破壞遺蹟,分析當地各類型建築物的抗震性能,配合地質調查,認真評定烈度。

基本建設若考慮抗震性能,不但要增加投資,延長工期,在某些情況下還需遷址。設計和施工單位對抗震措施無成規可循,困難重重,責任很大。地震工作者又缺乏經驗,資料不充分,說服力又不強。因之,計畫和建設部門以及地方政府與烈度工作者間經常出現矛盾。北京、西安、蘭州、太原、成都等地的基本烈度長期難以定論。為此,由國家計畫委員會主持,中國科學院派工作人員參加,地方政府統一部署,到現場共同工作。謝毓壽麵對巨大壓力,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根據具體資料,儘量客觀地提出看法。幾年期間,他參加了數十處基本建設重點、水利樞紐和幾條鐵路線的地震烈度評定工作;覆核及降低了太原、成都等城市的地震危險性估計。經過30餘年時間的考驗,尚無一處出現差錯。

第三,進行地震烈度小區域劃分工作。地震破壞程度受當地工程、水文地質等條件的強烈影響,其基本烈度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對屬於地震區的重要城市和大型建設基地有必要進行大比例尺的地震烈度詳細區劃。當時這項工作國際上還只有蘇聯和日本正在試行。謝毓壽利用出國機會,全面了解情況,並考慮國情,首先結合北京市的任務,以巨觀方法為主進行研究。以後總結了經驗,並添置儀器設備,結合理論分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推廣套用於一些地區。

第四,開創工業爆破地震效應的研究。爆炸引起的振動是工業爆破和軍工方面必須考慮的問題。爆破的振動效應與地震作用有許多相似之處,其振動源可以控制,有利於觀測研究。1956 年結合甘肅白銀廠1400噸級的大型剝離爆破,進行了中國首次工業爆破地震效應的巨觀調查和儀器觀測的研究。以後,結合長江三峽和廣東南水定向拋擲爆破築壩等任務,吸取了原蘇聯的經驗,並引進圖紙及樣機,後加工生產成套的儀器設備,又開辦訓練班,為水利、鐵道、礦山、軍工和科研單位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為中國開展這方面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礎。

第五,開展水庫地震研究。廣東河源新豐江水庫蓄水後,1960年秋連續發生有感地震,威脅著大壩的安全。當時中國尚無先例,國外也僅美國博爾德水壩有過類似報導。謝毓壽當時受命到現場了解情況,經短期的準備工作,率隊前往。觀測年余,記錄出兩萬餘次地震資料,終於確定了震源密集地區及其活動規律,他提出了發展機制構想,並與兄弟單位共同設計大壩加固的方案,由於及時施工,大壩安全地經受了1962年6.1級強震的考驗。

交流學習

20世紀50年代起,謝毓壽曾先後被派往日本、蘇聯、瑞典、墨西哥等國進行考察。每次他都事先儘量了解對方基本情況,針對訪問目的,擬定重點問題,在訪問期間有計畫地吸取先進經驗,探討發展方向,熟悉儀器設備的性能、結構及加工中的關鍵問題和調試方法等細節。因此,回國後能結合實際迅速套用於具體工作中去,推動了中國工程地震、區域地震研究的發展。1975年謝毓壽調回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6年分所後,在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起兼任“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總編室主任。歷時10年,完成了700萬字的《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5卷共7冊。在此基礎上,他致力於中國地震歷史資料的地震學分析。他雖已年逾古稀,仍由地震科學聯合基金會資助,從事中國歷史地震活動性研究,為地震預報和防震抗震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謝毓壽在國民黨時期就參加了地震工作。當時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工作,培養了他具有艱苦奮鬥的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地震工作十分重視,他受到很大的鼓舞。在中國地震工作發展過程中,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在建國初期到1966年邢台地震前,地震工作基礎差,科技人員缺乏,而國家任務又重,因而不論是台站建設、地震調查、建設地區地震烈度鑑定,還是協助地方和產業部門開展地震工作,謝毓壽總是站在第一線,以身作則帶領年輕人完成了眾多的繁重任務。

謝毓壽熱愛社會主義地震工作,事業心強,治學態度嚴謹,尤其在中國工程地震與歷史地震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謝毓壽從事地震工作近半個世紀,發表專著5種,論文約50篇。其中,《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和《1900-1980年中國M≥4.7地震的均一震級目錄》等,為地震工作者提供了翔實的地震活動性基礎資料。《雲南中東部的地震活動與地表斷裂》一文明確地提出了地質構造與地震活動及其影響的關係。其中一些有關地震調查的論文詳細地介紹了巨觀調查的方法,提出了在艱苦條件下可用一台簡單的地震儀進行布點測定地震活動,總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也可用一組流動地震台通過餘震觀測,估計地震發展趨勢等。《工程地震學講義》、《地震與抗震》和《地震烈度》等著作系統地介紹了有關專業知識,在中國工程地震學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謝毓壽參加了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的籌備工作,是第二屆理事、第三屆常務理事,後為名譽理事。他又是中國地震學會第一屆理事,後為名譽理事。

培養人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只有幾個人從事地震科研工作,且均未接觸過生產實踐。隨著國家建設的蓬勃發展,生產任務紛至沓來。除了通過傳、幫、帶培養少數物理等專業大學畢業生外,謝毓壽曾多次結合具體任務開辦專業培訓班。

1953年為了在黃河流域建立地震台網,開辦了台站人員培訓班。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舉辦巨觀地震調查及烈度鑑定方法訓練班,由中央各部委派員參加。

1959年開辦爆破地震效應培訓班,由中央有關各部及軍事單位派員參加。

1959年在北京大學講授工程地震學。

1982年起,培養了兩名碩士研究生。

半個多世紀以來,謝毓壽獻身祖國地震科學事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取得了重大的成績。他為發展祖國地震科學,完成國民經濟建設提出的任務,鍥而不捨,頑強進取,這種崇高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