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五泄[中醫術語]

諸暨五泄[中醫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泄是對泄瀉疾病的分類的總稱,古籍中有“《難經》五泄”為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是從臟腑角度對泄瀉進行總結與概括,“《黃帝內經》五泄”又稱“《太素》五泄”為溏泄、鶩泄、飧泄、濡泄、滑泄,是從病因病性和病狀上對泄瀉進行分型總結。

概念

五種泄瀉的總稱。

1、《難經·五十七難》:“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

2、《宣明論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鶩泄、飧泄、濡泄、滑泄。”

解讀

泄瀉,指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臨床特徵的病證。多由於外邪入侵、臟腑功能失調、情志影響以及飲食內傷等原因,致使清濁不分,水谷混雜,病及大腸而成。臨床以濕勝和脾胃功能失調多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較為常見。五泄是對泄瀉類型的分型,古籍中關於泄瀉分型主要見於《黃帝內經》與《難經》,其中“《難經》五泄”為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是從臟腑角度對泄瀉進行總結與概括,而“《黃帝內經》五泄”又稱“《太素》五泄”為溏泄、鶩泄、饗泄、濡泄、滑泄,是從病因病性和病狀上對泄瀉進行分型總結。

中醫套用

一、《難經》五泄

《難經·五十七難》:“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1、五泄分類

(1)胃泄

症狀:飲食不消化,面色萎黃。

病因病機:胃泄,主要是因胃之陽氣虛弱,傷於寒濕,導致脾胃納運失司所致,其所泄之大便多有不消化食物,甚至完谷不化。久則氣血生化之源匱竭,不能充養肌膚,故面色萎黃,形容枯槁。胃泄與《內經》中的“飧泄”相類。除上述臨床表現外,尚可見大使色淡或青黑、脈沉細弱,或兼腹痛等。

(2)脾泄

症狀:腹部脹滿,泄下如水,進食就會出現嘔吐。

病因病機:脾泄,主要是因脾虛受濕,不能消化水谷,水谷停留於胃中,所以脹滿而泄瀉,上逆而出,則為嘔吐。脾泄與《內經》中的“濡瀉”,以及後世的“濕泄”相似。臨床上尚可見到瀉下如水、腸鳴、身重、腹不痛、面色淡黃、脈濡細等症。

(3)大腸泄

症狀:進食後就出現腹中急迫,大便顏色白,腸中鳴響,痛如刀切。

病因病機:大腸泄,症狀有三大特點:一、進食後泄瀉;二、腸鳴腹痛,痛如刀切;三、白色大便。此證主要是大腸氣虛受寒,失於收攝,以至進食即泄,《內經》稱為“食注”,由於虛寒相搏,所以腸鳴腹痛。大腸土行屬金,在五色與白相應,本色外現,乃因虛損。大腸泄與《內經》中的“洞瀉寒中”,以及後世的“冷泄”、“寒泄”相似。至於大使色白,一般大便溏泄者,顏色多變淺淡,可呈黃白色。但大便色白如白陶土樣,西醫學認為主要是由於膽汁缺少或缺如,以致糞膽素相應減少所致,常見於阻塞性黃疸,此病往往以黃疸為主症,可無泄瀉,甚至大便燥結,與“大腸泄”有別。大便呈白色淘米水樣,內含黏液片塊,量大,見於霍亂、副霍亂病人,此二者來勢兇猛,病變進展迅速,雖也有腸虛受寒證,但與大腸泄有所不同,應結合其他症狀辨證治療。

(4)小腸泄

症狀:每遇小便,則大便膿血也隨之解出,少腹疼痛。

病因病機:小腸泄的主證特點是:大便膿血,兼有失禁。主要是因為濕熱或寒濕之邪客於小腸,後世所謂的“赤白痢”與此相類。此處大便失禁,既可因濕熱之毒下迫引起,也可因痢久傷陽氣,失於約束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分析。

(5)大瘕泄

症狀:腹中急迫,肛門重墜,屢次上廁所,而又不能通暢地解出大使,腹中疼痛。

病因病機:大瘕泄,主要是濕熱或寒濕之邪挾物結聚於大腸,腹內痛甚,急迫欲解,解而不暢,起身肛門又重墜不適。這正是《內經》所謂的“腸澼”。小腸泄與大瘕泄,病因相似,病位不同,二者屬於現在的“痢疾”範圍,臨床上可根據情況辨證選用白頭翁湯、芍藥湯、胃苓湯、黃連理中湯等治療。

2、治法方藥

總而言之,上述胃泄、脾泄、大腸泄,都屬於現在的“泄瀉”範圍,飲食不消化泄下如水、大便色白、腹中切痛等是其常見症狀。脾胃虛弱,外受寒濕,是其主要的病機。在治療上,濕邪偏盛者可選用東垣昇陽除濕湯、胃苓湯、藿香正氣散等治療;陽虛寒盛者可選用理中湯、厚朴溫中湯、附子溫中湯等治療;脾虛濕著可用參苓白朮散、七味白朮散、六君子湯等;久延不愈、正虛邪微者,可選用真人養臟湯、桃花湯、四神九等治療。小腸泄與大瘕泄,病因相似,病值不同,二者屬於現在的“痢疾”範圍,臨床上可根據情況辨證選用白頭翁湯、芍藥湯、胃苓湯、黃連理中湯等治療。

二、《太素》五泄

(1)飧泄

《內經》中首先借用飧字標明泄瀉病的病源、程度或病狀,配以泄字來組成病名。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春傷於風,則生饗泄”,《素問·脈要精微論》說:“久風為饗泄”,《聖濟總錄》中解釋得頗為具體,論中說:“脾胃者土也,其氣沖和,以化為事。今清濁相干,風邪久於胃中,中氣不能運化,而食物完出。夕食謂之飧,食之難化在於夕,故謂之飧”。可見飧泄病人,當是久風入胃之素體,發病之誘因與飲食,尤其晚飯關係密切,晚飯時間在下午陰氣始旺之際,病機由於陰陽升降之樞紐不利,清陽郁遏“清濁相干”“中氣不能運化”,因為夕食之難化,病的潛伏期,應為一宿至旦,其病狀必是“食物完出”水瀉,糞便記憶體有未被消化之食物,間有輕度寒熱,惡風多汗,少腹脹,腸鳴,小便短少,體重肢楚,脈象浮緩。用發汗昇陽法治之以逆流挽舟也,治宜利尿健脾為主。選用五苓散、吳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2)濡泄

按《證治要訣》言“濡瀉”就是水土不服的頓瀉。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述說:“濕勝則濡瀉”。尤在涇在《金匱翼》中還說:“濕瀉一名濡瀉,其脈濡細,其證泄水,虛滑腸鳴,身重腹不痛”。從上述論說,可以得出濡瀉,濕瀉,頓瀉多有相似。其臨床見證,除上述外,尚應有不思飲食,脘腹脹悶,嘔惡,肢體倦怠,甚至面浮足腫,少腹墜脹,舌胖質淡,口乾而不欲多飲等等,由脾虛濕勝所致。始臨異地,水土不服,或感山嵐淫雨之邪亦可累患該證。從上述亦不難領會,其一曰濡瀉者,言其病狀;其二曰濕瀉者,言其病性;其三曰頓瀉者,言其病勢也。濡瀉的發病時間,也可能在早晨,因濕為陰邪,日中陽旺之時,可不致發病,必待陽衰陰勝始作。但排瀉物不存有未被消化之“完谷”,且與飲食無明顯關係,可與飧瀉辨別。宜四苓湯加二術、胃苓湯加草蔻。

(3)洞泄

病名出自《素問·金醫真言論》“長夏善病洞泄寒中”句。述說在“長夏”的季節,由於“寒中”這個原因,多有洞泄發生,指出了洞泄的原因、病時、病勢。酷似現代醫學診斷的夏季急性腸炎。後世醫家通過臨床觀察,對洞泄又賦予了新的臨床含義。丹波元簡將該症稱為“刮腸”,以形容病情的急驟及嚴重程度。它的臨床症狀尚應有形寒、四肢不溫,面色暗白或發青,臍冷腹痛,脈象沉微兩尺極弱之陽微欲絕危候。治宜溫中散寒,用附子丸、木香訶黎勒丸等

(4)鶩泄

鶩溏俗稱鴨溏,如禽鴨之溏便。《內經》取鶩溏為病名,兼闡明其病狀。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陽明在泉,主勝則腰重腹痛,小腹生寒,下為鶩溏。”又“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皆是指鶩溏。上述引論,指出鶩溏之原因,為陽明在泉歲月,由於濕氣勝從而影響脾土的溫運,可以產生鶩溏。《金匱要略》中進一步明確指出“大腸有寒者多鶩溏”因此,鶩溏的臨床表現應當是脾胃素虛之人,中陽不足,復則寒濕侵凌,脾濕不得運化,腰重,胠腹疼痛,瀉出挾有水液的糞便,脈象當為沉緩或兼見沉遲之象耳。宜理中湯,或吞大巳寒丸,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湯。

(5)滑泄

見《華氏中藏經·論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又稱滑瀉。《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滑泄,其泄不禁,瀉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日夜無度。”常兼見飲食減少,手足厥冷或腫脹,形寒氣短,消瘦,或發虛熱等症。多因泄久氣陷下脫所致。治宜固澀止脫,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熱滑。寒滑者,脾腎虛寒,輕者可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君子湯加肉豆蔻、補骨脂、炮姜、肉桂之類,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訶子丸等方。熱滑者,中氣下脫而熱邪稽留,宜用固腸丸、訶子散等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