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謗論
語出:宋孔文仲《制科策》:“斧鉞不足以禁謗論,竄黜不足以抑煩言。”清龔自珍《發大心文》:“脫令我今生多受浮言,無情淺夫,或用見成言説而成謗論,便須知我前...
-
謗言
謗言,漢語辭彙。 拼音:bàng yán 釋義:1、指怨恨、指責的話。2、造謠中傷的話。
詞目 拼音 注音 出處與詳解 -
遭謗
遭謗,讀音zāo bàng,漢語詞語,受到誹謗。出自《論佛教表》。
解釋 出處 -
腹謗
腹謗即是表面上找不到對方的任何不利自己的言辭和行為,但是為了找到打擊對方的理由而說對方在心裡誹謗自己,這真可謂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讀音 釋義 出處 -
謗三寶戒
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即禁制誹謗佛、法、僧三寶之戒。又作毀謗三寶戒、助謗三寶戒、謗亂正法戒、誹謗戒、謗菩薩法戒、邪見邪說戒。
-
謗黷
語出:《宋書·自序》:“在職八年,神州大治,民無謗黷, 璞 有力焉。”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頗有澆偽之徒,致起流言...
詞語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避謗
語出:《新唐書·陸贄傳》:“既放荒遠,常闔戶,人不識其面,又避謗不著書。” 宋 孫覿 《徙寓妙覺佛舍胥又民襆被相過賦夜坐》詩:“拘囹賦囚山,避謗憎市虎。...
-
謗史
語出:《宣和遺事》後集:“詔改 宣仁皇后 謗史,播告中外。”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武帝十七》:“ 司馬遷 之史,謗史也,無所不謗也。”
-
斷滅論
斷滅論,主張眾生在死後,生命即完全斷滅、空無的看法。又稱‘斷見’。這種看法,與‘常見’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邊執之見。 據巴利語《梵網經》所載,釋尊時代印度...
正文 內容 歷史 -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梵文 Mahāyāna-śatadharma-prakāśamukha-śāstra,世親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在長安北...
相宗傳承 何謂唯識 翻譯註明 相關書籍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