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現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一鮮明思想。在闡發政治思想性質這一問題上,其重要性僅次於後來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盧梭——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啟蒙者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圖書目錄

譯者序

第戎學院的徵文題目

關於注釋的說明

獻給日內瓦共和國

本論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內容簡介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 parmi les hommes

J.-J.盧梭社會歷史觀的代表作。1755年4月初版於阿姆斯特丹。

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詳述了自然狀態以及在自然狀態中發展起來的、導致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因素;第二部分論述了社會狀態中人類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墮落的發展。此外,盧梭在該書出版後有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做了附註。

作者簡介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讓·雅各·盧梭)(1712.6.28——1778.7.2)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學上,盧梭主張感覺是認識的來源,堅持“自然神論”的觀點;強調人性本善,信仰高於理性。在社會觀上,盧梭堅持社會契約論,主張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主張自由平等,反對大私有制及其壓迫;提出“天賦人權說”,反對專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自然人;反對封建教育戕害、輕視兒童,要求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反映了資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從封建專制主義下解放出來的強烈要求。

成長的年代(1712—1750年)

盧梭於1712年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盧梭終身保持的唯一頭銜就是“日內瓦公民”。

1749年夏季,狄德羅被囚於文新尼城堡里。有一天盧梭步行去看望他的這位朋友。在路上,他讀著“法國水星雜誌”,偶然看到上面載有第戎科學院的徵文題目:科學和藝術的進步起了敗壞風俗的作用,還是起了改善風俗的作用?

“在讀到這個題目的一剎那間,我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我也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說。

而在盧梭將要成名的時候,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盧梭在青年時代,給人的印象是:在生活上漂泊不定、不知道德為何物、不能抑制情感衝動的人。但我們應當知道這是一個自幼無人教養、很早就受到社會壓迫、落得依賴一個放蕩女人過生活的青年在所難免的;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位本來很可能變成社會渣滓的青年,卻使自己成為這樣傑出的人物。人們無法原諒他對子女的拋棄,但是,我們不應該用現代的觀點來批評這件事,與其說盧梭是一個負罪者,倒不如說他是一個犧牲者。

他生性敏感,不能忍受任何束縛。他對於壓迫所感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都深,只要有人侵犯他的自由,他就立刻走開。這就是他在生活上漂泊不定的原因。他寧肯過著困苦冒險的自由生活,也不願意過安樂的奴隸生活。對他來說,愛自由比愛什麼都深切。他願意始終保持他的本色:保持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自由。當他決定為維護一種正確思想而發言的時候,關於財產、職業、甚至本人安全方面的任何顧慮,都不能使他閉口不言。即使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這樣主張,他也要堅持他所認為是真理的東西。

在盧梭同時代的作家中,他是唯一的富有流浪生活經驗的人。同時,這個從艱苦生活教育中鍛鍊出來的人,終於找到了通過自修獲得高深學識的方法。盧梭的學識固然不如對科學有深刻研究的狄德羅那么淵博,但是,盧梭畢竟具有通曉各種學問的頭腦。他具有一種特殊的智力,能夠完全掌握他所學的東西,並習慣於把一切觀念都加以嚴格的評判。

偉大著作的寫作(1750—1762年)

“論科學與藝術”這篇論文曾受到第戎科學院的獎金,並且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奠定了盧梭成名的基礎。但這並不是一篇傑作。盧梭本人是沒有文人的虛榮心的,所以把這篇論文看作是他最壞的寫作之一。

“百科全書綱要”像對科學的讚美詩一樣,頌揚科學是可以使社會按照理性的要求重新建立起來的。可是盧梭卻已觀察到社會是建築在不等的基礎上,盧梭是第一個人以激昂的聲調,指出了這一些人的豪華的另一面就是那一些人的貧困。盧梭的批判不只是反對封建社會,而是反對建築在財產不平等基礎上的一切社會。從此以後,盧梭就找到了他自己的道路。

1755年,他又參加了一次第戎科學院所舉辦的徵文。“論不平等的起源”就是這次應徵的論文。寫完論文後,他和百科全書派的爭論開始激烈起來,並終於與百科全書派完全決裂了。

1761年至1762年,盧梭先後發表了三部最重要的著作:《新哀洛伊絲》、《社會契約論》和《愛彌爾》。這三部著作都具有教育意義。在此以前,盧梭只揭露了在以財產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中,他的同時代的人所以墮落的原因。他指給同時代的人作為一個新的人之形象。《社會契約論》提出了一個民主的、平等的社會原則。那種社會裡的人可以說都是由道德激勵著的公民,換句話說,都是一些愛國者。《新哀洛伊絲》一書,針對著貴族的腐化墮落,提出了一種合乎資產階級理想的家庭道德;針對著色情和荒淫,提出了一種更健康的情感生活。但是並不只此,處在當時那個時代的盧梭,認為要建設一個更好的社會,必須改造個人,所以他在《愛彌爾》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合乎自然法的教育計畫。三部著作相互關聯,好象都屬於一個整個的偉大的計畫。

正是在《社會契約論》里,人們可以最明顯地看出,在1789年前,愛國主義和共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根據盧梭的主張,既然所有公民已經把他們的一切權利都交與了最高權力者,則為了保障自由,最高權力者應當具有無限的權力。這種主張給雅各賓黨人提供了實行革命恐怖的理論根據。

晚年(1762—1778年)

《愛彌爾》一書的出版引起了當局對盧梭的迫害。高等法院發出通緝令,盧梭必須急忙逃亡。他廣受責難。他也曾應哲學家大衛·休謨邀請到達英國,不久,他們兩個人鬧了意見,盧梭又回到法國,重新過著流浪生活。1770年被當局赦免以後,他才定居在巴黎。直到1778年盧梭在愛爾蒙維爾逝世以前,都是過著隱居生活,只和少數友人來往,因而他不信任一切人了。這一時期他寫的東西還是很多,但是他的著作已改變了性質。在這些寫作中有《懺悔錄》。《懺悔錄》並不完全是盧梭的生活的歷史,而主要是他的精神和情感的歷史。這是對心理分析的傑作;是動人的論辯;是對他的論敵慷慨激昂的責難(雖然這種責難往往有失公正);同時也是一首抒情的詩歌,一首世界文學中最美的詩。

著作提要

盧梭在本書中假想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前曾生活在自然狀態中:那時的人類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沒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沒有住宅,沒有財產,人沒有互相攻擊和掠奪的本性,只有憐憫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種機能(諸如理性、語言、觀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愛慕、虛榮、貪婪)都處於低級階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獨特的異於禽獸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勞動、家庭的發展促進了人與人的交往,使人的潛在機能被激發起來,導致社會狀態的出現。私有制是文明社會的基礎,農業和冶金術的發明是導致這一巨大變革的決定性原因。從此人類產生了許多新的欲望和偏見,道德急劇墮落,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出現了,人類落入了可怕的戰爭狀態。於是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社會和法律就是這樣起源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這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一階段。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二階段,它確立強者和弱者的區別。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三階段和頂點,它確立主人和奴隸的區別。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躪法律,人民就有權用暴力推翻他。本書中的美好的自然狀態和邪惡的文明社會對立的論點,導致了盧梭同崇尚理性和進步的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決裂。

著作影響

本書討論的是既給我們帶來財富,又給我們帶來罪惡的不平等、壓迫和剝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是法國大革命的靈魂,對不平等的起源和人生的真實需要洞察足以貫穿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的人類歷史,對心靈的拷問和解剖最為坦率、真切。今天,那些處於國際等級統治和剝削體系上層的人把盧梭醜化為極權主義的始祖,但是,這樣,他們也就把自己放到了絕大多數人民的對立面。事實上,正是盧梭式的對平等、民主、和人性自由的強烈的追求,才有可能形成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才有可能使工業革命的財富不至於被一小撮壟斷寡頭所獨占。

在這篇應第戎學院徵文而作的論文中,盧梭一方面藉助當時有關野蠻人的人類學資料,一方面展開辯證的想像,回顧了人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過渡的歷史進程,指南:人類的進步史也就是人類的墮落史:而私有制的確立,是造成人類不平等及其後果的關鍵環節。這篇論文可謂盧梭整個政治學說的導言。

內容摘要

P77:人的思考狀態是一種反自然的狀態,能思考的動物是一種墮落的動物。

P92:但是,要是我對“苦難”這個詞的意義理解得不錯的話,這個詞並沒有什麼意義,或者只表示一種令人痛苦的被剝奪狀態,是身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然而,我非常希望有人指出,一個心神安寧、身體健康的自由人會遭受到何種苦難。

P114:然而,從人需要別人幫助之時起,從有人感覺到一個人擁有兩個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處之時起,平等就消失了,財產就產生了,勞動就變得必不可少了。廣袤的大森林變成秀麗的田野,要用人們的汗水來澆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難也隨著地里的莊稼一起發芽、生長。

P122:因為大集團之間的這種自然狀態,比組成集團和個人成員之間以前的那種自然狀態更為有害,民族戰爭、謀殺、報復這些傷天害理的罪行,還有那些把濺灑人類鮮血當作榮耀列入美德的可怕偏見,就是由此產生的。最有教養的人也學會把屠殺同胞當作自己的責任。

P137:相反,公民則終日不停地忙碌,勞累流汗,興奮不已,焦慮不安,為的是追求更加艱難的工作。他勞作終生,甚至為了能夠生存而赴死,或者為了永生而棄生。

P138:但是,這個野蠻人要想知道文明人這么辛勤工作用心何在,他的頭腦就得擁有關於權勢和聲望的概念,就應該知道有一種人很看重世界上其他人的意見,這種人自己的幸福和滿足不是由自身的感覺來證明,而是由別人來證明。實際上,造成所有這些差別的真正原因就在於:野蠻人為自己活著,而社會中的人永遠是身不由己,只會按別人的意見生活,也就是說,只是從別人對他的評價中,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雖然我們不乏漂亮的道德說教,但怎么會由於這種性情而對善與惡的問題變得如此冷漠呢?為什麼隨著一切都趨於表面化,榮譽、友誼、美德,常常甚至還有邪惡本身,統統變得虛偽造作,而我們卻終於從中找到了自我誇耀的秘訣呢?總而言之,我們為什麼老是問別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而從不捫心自問:人類已經創造了這么豐富的哲學思想、人道精神和文明成果,制訂了這么高尚的道德準則,可我們卻只有一副徒有其名的騙人外表,再就是那些沒有美德的榮譽、沒有智慧的理性、沒有幸福的歡樂

國內譯本

高煜 譯 高毅 校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ISBN:7563335803

龐爔春 譯 九州出版社 2007-出版 英漢對照 ISBN:780195573

編輯推薦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講了在富人和窮人並存的社會裡自由只是一個圈套。

文摘

高貴而至尊的執政者們,這就是出生在你們管理下的國家裡的公民,甚至是普通的居民的真實情況;這就是那些受過教育而敏感的人們,在別的國家,他們被稱為工人或平民,他們總被別人懷著非常蔑視,而且非常錯誤的態度看待。我非常高興地承認,我的父親在他的同胞中絕不出色,他就跟其他普通人一樣。但是,他是這樣一個人,不論在哪個國家,人們總是願意與他交往、相處,上流社會的人也能在與他的交往中獲益。不必由我來對你們說,感謝上天,也不必由任何人對你們說,像我父親那樣的人,應該得到你們的尊重。他們的品質、教育和自然權利及出生都是與你們一樣平等的,基於你們的功績,並且出於他們的意願和選擇,他們才甘居你們之下。反過來,你們也會對他們產生一種感激之情。我非常欣慰地了解到,你們對待他們寬厚而且周到,沒有專門擺出執法者的威嚴,對於他們對你們的服從和尊重,你們抱之以重視和關懷。這樣充滿正義和智慧的行為,足以使那些不幸事件的影響越來越淡,這些事件只要不再重演,就應該忘掉;你們這樣的行為,明顯地合情合理,所以這個公正而熱情的民族以履行自己的義務為快樂。

目錄

導論 勒賽克爾 / 1

讓--雅克·盧梭:生平與著作 / 3

論文介紹 / 32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盧梭 / 59

致日內瓦共和國 / 61

序 /74

本論 / 82

第一部分 / 86

第二部分 / 125

作者附註 /167

盧梭年表 /210

序言

今天大家讀書時間越來越少,書怎么反而越出越厚?以往老一代學者寫的“小而可貴”的書,今天為什麼再也見不到了?

這個題目,也可轉換成“圖書該如何減肥”。現在的圖書,越印越漂亮,完全“與國際接軌”了。可每當有國外或港台學者慨嘆中國出版業進步神速,書出得比他們的還精美、還好看時,我都心裡有點打鼓。

不否認最近十年,中國圖書在書籍裝幀方面有長足的進步,我擔心的是,這種華麗背後,有著對高碼洋的刻意追求。各出版社都在努力做大,拼的是碼洋而非利潤。整個是粗放式經營,跟我們的工業一樣,拼原材料,看GDP,這樣做隱患無窮。圖書品種增加了,總印數卻反而減少了。在我看來,若總閱讀量不能提高——即全國人民的有效讀書時間不變,那么,減少2/3的圖書品種,一點都沒有問題。當然,這只是比喻,不是鼓勵新聞出版署管制書號。因為,那樣卡下來的,說不定正是民眾最需要的讀物。你怎么能保證不是劣幣驅逐良幣呢?所以,減少出書品種,這話我不能說。

我能說的,是跟這密切相關的另一種“減肥”。在我看來,圖書的過分臃腫,已成為中國出版業一大通病。現在如果評獎,評審一般傾向於“厚重”的——既然你我都沒時間細讀,那就只能看“分量”了。十萬字的,肯定不如百萬字的,人家書寫那么厚,肯定下了大工夫。以致養成這么一種風氣,似乎沒有四五十萬字,作為學術著作,根本拿不出手。

媒體推薦

我發現了洪荒時代的景象,於是大膽地描寫了那個時代的歷史。我戳穿了人們的卑劣謊言,我敢於揭露人的本性,追述時代的進程和那些歪曲了人的本性的事物的演變過程,並把“人為的人”與“自然的人”進行比較,向人們指出,所謂人的進化乃是真正的苦難之源。我的靈魂,為這些卓越的沉思冥想所鼓舞,飛升到上帝的身旁。從那裡,我看見我的同類像瞎子一樣,正沿著他們的偏見之途朝前走,沿著他們的謬誤、苦難、罪惡之途朝前走,我以他們難以聽見的微弱之聲向他們疾呼:“喪失理智的人啊,你們老是抱怨大自然,卻不知你們的一切苦難都是你們自己造成的啊!”

——盧梭《懺悔錄》

我們在盧梭那裡不僅已經可以看到那種和馬克思《資本論》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進程,而且在他的詳細敘述中可以看到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辯證的說法。

——恩格斯

盧梭始終拒絕與現存政權作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妥協。

——馬克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