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善大
《請問善大》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十四章,第十四章是說明善,沒有什麼能比得過真正的修行,這是最善的。大,就是證得真實的理,這是最大的。
作品原文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注釋譯文
“請問善大”,這其中就有個善和惡的問題。我們知道,有了惡才有了善,善惡是對立產生的,有了善,就說明已經有了惡。所以說,我們有了“善”,就說明現在已經遠離了真善。我們只有遠離了所謂的“善“,才會產生真善。由於我們的貪嗔痴過重,所以我們需要善。這個善,有世間善和出世間善,有世間的善法,有出世間的善法,這個不能混為一談。在修道中,應該注意這個,有時候我們往往會把世間的善法搬到佛教里,作為我們的修行目標,這就誤事了,所以說應該清楚這個。今天講的這個“善”,是真善,是出世間的善,並不是講世間的善。世間的善,它沒逃出這個三界之內。出世間的善,它是究竟的真理。佛說什麼是最善的呢?行道守真者善。佛說:沒有比修行再善的了。修行是指行道而說的,這個最善。只有修行,我們才能真正的行道。我們現在都說是修行,但不見得是行道。雖然你心裡說是修行,但是外道也講修行,世間法也講修,出世間法也有個修字,都講修,但是能不能與道合,這個是兩說著。外道他不能與道合,世間法不能與道合,我們要修的是與道相應的那個修行。所以佛說:行道是我們最大的修行。我們怎么樣去行道?具體的,那就是怎么樣息滅貪嗔痴。守真,也就是戒定慧才能守住真的,只有守住真才為最善。這個真不再多講,因為昨天已經給大家講了一些。這個行道守真最善,沒有比它再善的,世間善也離不開它。雖然我們說世間善不是佛法,但是世間善也沒有離開它。那什麼是最大呢?佛又繼續講了,“志與道合者大”。志與道合,就是你所有的願力、行為與道相合,就是與真理相合。只有證得真實的理才為最大,那也就是道。真實的理和道是一個概念,並不是兩個,如果有兩個,那就不是佛法,只有一個,理體具足。真理就是這樣,理體具足,理也是體,體也是理。這句話很重要,應該把它記下來,理也是體,體也是理,理體具足,這個時候才能稱為真理。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正確的修行,比如嚴格持戒,由清淨的戒律得到了真正的定力,由清淨的定力才能生出真正的智慧,與道相合。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看一看宣化上人講的:【釋】“沙門問佛”:有一位沙門請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什麼是最好的事情?什麼事情是最偉大的事情?最要緊的,最應該做的?“佛言:行道守真者善”:佛答覆他的問題說,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這就是最好的,不要修旁門外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呢?就是不自私、大公無私、忘人無我。不要有一個自己,要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一舉一動都是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自己明白了,也要教他人明白;自己得到利益,也願意其他人得到利益,不是自私自利的。能這樣子,就是最善的。這行道守真是守真理,不要守虛妄、不實在的法。修行要明白真理,這是最好的,要不明白真理,那就不是守真。“志與道合者大”:你的志願和你所修的道合而為一,你能證果,得聖人果,或者證阿羅漢果,或者行菩薩道,這都是最大的。宣化上人把這整個都給解釋得非常清楚,特別是講到了怎么樣去行道,就是不自私、不自利、忘人忘我、無我,這是我們想守真的第一步。我們所講的行,就得從持戒去行,持戒修行。持戒就是無我,不自私、不自利,行菩薩道。所以出家後都叫聲聞比丘,聲聞比丘也是菩薩比丘,內行菩薩道,外現聲聞相。什麼是善?什麼是最大的善?就是守真,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關。守真,我們平時修的就是這個,處處在修它,時時在修它,念念不離這個,這才行,就連睡覺做夢我們都要清淨無染。有的人說:“白天太累了,晚上放逸放逸吧。”襪子也脫了,衣服也脫了,躺在床上,隨便一躺就睡了,也不按規矩去做了,沒到點也上床去躺著。你這就不行,就沒有守真。你有一念貪心,就不和真相稱,雖然它不是那么重,但是確實和守真相違背。因為那個真,一念也來不得半點虛假,你覺得只是一念,但你不知道這一念在真那塊起了多大的變化,因為我們是凡夫嘛。守真就得嚴格,一點也不能含糊。志與道合者大,你的願力與道相合了,這才是最大的,也是最好、最殊勝的,所以我們時時要與道合。我們的心平時就那么不斷地守,守來守去,我們這個心雖然還屬於一種善法的心,但這種善法一旦與道合了,我們才是真正的善,它與道成為一體。你所行所為無不是道,那就殊勝無比,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這裡有一個行菩薩道,“一舉一動都要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這個行菩薩道,就是犧牲自己,你心裡隨時隨地都要想:今天我要犧牲我自己,要做些什麼?每天你都要正確地思惟。你要是有一天早上不這么去想,今天恐怕就不順利了,因為我有個體會。原來在碧山寺的時候,做飯,每天我都很抓緊,第一念:我今天要把飯做好,要進行苦修,而且要認真,讓大家都能滿意。天天如此,幾乎沒有一天不這么想的。哎,覺得這個很累,但每天很累我也要這么思惟一下。醒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要為大眾服務去。沒有別的念頭,成天就是這個念頭。第一念,醒來就是這一念。有一天醒來了,說:“我試驗試驗吧,今天差不多了,我就隨緣吧。”隨緣,意思就是看看有什麼因緣,別再老順著自己那個願力去走,應該隨緣去走就好了。我倒不是說造惡,也不是說放逸,就是不再這么勉勵自己去發心。就那一天,惹了一肚子氣,什麼事也不順利,好幾個事都不順利,倒不是大事,但就是不順利,找你彆扭。後來我就發現了,你起來的第一念必須勉勵自己要行菩薩道,要發那個願,天天發那個願。你要是不發那個願,想順著因緣去走,本身就是一個放逸。我們說順著因緣,那根本就是放逸的一種藉口。我們都是惡緣比較多,善緣比較少,所以我們說隨著因緣,往往就是一種墮落,這一念就是墮落。就想這一念,實際上每天還在做這些事情,但是卻發現,做事情都非常順利,都能很好地解決。有這一念,我還沒有什麼行為的時候,外面就開始發生變化。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你早上起來的第一念,就要發為大眾服務的心,要不發這個心是很危險的。不能說:“哎呀,今天我隨著因緣走。”今天想隨因緣,明天也隨因緣,你連一天都過不去。特別是你有點修行的時候,覺得你在做了很大努力的時候,你這個發心顯得更重要了。就像人爬樓梯似的,爬到很高了,這時候你要是舒服一下,就會從樓上掉下來。你在底下的時候,掉了下來,你摔不傷。你爬到最高的時候,要是一鬆手,能把你摔死,就這么厲害。那你說:“要是不爬,反而還摔不死了。”你不爬,永遠不會達到那種高度,就不能領略高峰的一切,也不會有成就的因緣,永遠是在那底下墮落。雖然我們冒了風險,爬了很高,但是我們只要不退心,一念也不退心,很快就上去了。如果你一念退心,就是退不點,任何藉口的退心,你都會受傷害。你說:“像針尖那么大。”也不行,針尖那么大的退心都不行。你每天都得有那個心,甚至你覺得:“哎呀,我老是這么個心,這是不是枯燥啊?那心裡是不是難受啊?怎么這樣呢?是不是執著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它不是執著,是我們應該做的善法,你不能把善法也當成一種執著,我們應該順著道走。當然了,你要是成就了,你可以不去這么思惟這些善法。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思惟和這個善法是一致的,你和道是一致的,那你不用這么思惟了。你不用,不等於你失去了這個善法,為什麼呢?因為你處處是善,處處是善法,所以你不用再去思惟,而無處不是善法。這時候你與道合了,每天都是在行這個善法。我們現在與道不相應,所以我們就要努力,你不能否認努力的過程。我講了這么一個小小的體會,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早上起來的第一念非常重要,起來第一念:我要為大眾服務,我要改變我的毛病習氣,今天我要謙虛,我要幫助大家。所謂的幫助大家,就是叫大家給我機會。你得做這種思惟,這個才是行道。如果你不這么做,也不發這一念,你今天恐怕就不那么順利,你吃飯也找你彆扭,不管什麼事都找你彆扭。這個第一念是很重要的。你與道相合了,你就能證果。宣化上人講了:“能證聖人果,能證阿羅漢,或行菩薩道,這都是最大的。”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最大。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翻譯佛經,同被尊為中國佛教鼻祖,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