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漫話

課堂教學漫話

這是一本提高中國小教師課堂教學技術水平的既實用又好讀的參考書。包含——158個師生互動的描述分析60個教學案例的現場觀察11個課堂活動的完整實錄。

圖書信息

課堂教學漫話-封面課堂教學漫話-封面
來自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的教研筆記
探討教學機智洞察課堂規則

書名:課堂教學漫話
作者:吳偉國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第1版。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成為教師要獲得國家認定的教師資格證書,走進課堂成為受到學生歡迎的好教師,必須掌握課堂教學所必需的操作技術。剛剛踏上教育教學崗位的青年教師,大多有可以比擬的受教育背景,十幾年後,二十幾年後,有的教師脫穎而出,有的教師表現平平,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對課堂教學技術的關注、研究、掌握、熟練。可以這樣說,凡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教師,一定是較好地掌握了許多課堂教學技術、技巧的。
《課堂教學漫話》的作者積30多年從事與研究課堂教學的經驗,以教師喜聞樂見的文字表達風格,結合豐富的課堂教學成功案例,描述了幾十種課堂教學行為的理想操作技術和對問題的解決方式,表達了操作對於實現理念的重要意義。正在逐漸走向深入的課堂教學改革急需方便教師學習、借鑑、使用的參考資料,本書是教師改善課堂教學行為的理想參考書。

本書特色

1.關注熱點話題。課改以來,國內普教界出現了諸如“任務驅動”“小組合作”“降低難度”“體驗過程”“學習單”等熱點話題,本書著者結合豐富的教研實踐,對這些熱點話題如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實現預期目標,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界定和操作建議。
2.研究視野獨特。觀察國內教育教學研究類書籍,似乎還沒有看到從“教學技術”角度來研究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成果。以此觀之,本書的研究視野堪稱獨特,既可以給廣大的教育教學實踐者、研究者帶來新鮮的感受,又有引領課堂教學在操作層面積極發展的意義。
3.方法實用易學。本書所描述的課堂教學技術現象,全部來自於近幾年著者教研工作實踐,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書中所提出的教學技術現象,完全結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有很強的實踐性;著者結合課堂實踐提出的改善建議,有良好的操作性。總的來說,深入淺出,簡便實用,易學好用。
4.實例豐富生動。對於每種課堂教學行為的描述,著者都結合了“具體”的教學案例來提出有“一般”意義的改善建議,可以方便老師舉一反三改善自己的教學操作,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同時,著者有豐富的教研實踐、文字實踐,全書案例豐富,表達生動,文字流暢,好看好讀。

適合讀者

1.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學工作者、教學研究者;
2.師範院校師範類專業的學生、教師;
3.有志於成為教師的非師範類專業大學生以及相關指導人員;
4.教育報刊的編輯人員;
5.其他對學校教師課堂教學技術有興趣的人員。

作者簡介

吳偉國,中學高級教師。美術教育類著作有:
《美術課教學設計》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6
《兒童畫創作指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
《蠟筆簡筆畫》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8
《校園小美工實用手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1
《蠟筆畫》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10

圖書目錄

寫在前面“匠”的技術和“家”的藝術/
緒言研究性學習方式的課堂教學策略/

1.先聲奪人

■開門見“圖”/■開場白/■氛圍/
——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好比文藝演出的“開場白”,通常,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或問:怎么“導入”,才能“先聲奪人”?
◎課堂教學實錄:芬芳幽香說花茶/

2.文似看山不喜平

■講故事/■任務驅動/■水到渠成/■另一方面/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如果課堂教學的運行過程,有“講故事”一般的連續性,你以為如何?
——如果創設的情境有故事一般的吸引力,一定能更好地引起學生的關注。
◎課堂教學實錄:家庭節電小貼士/,用眼習慣小調查/

3.讓學生主動

■面對大信息量/■讓學生主動/■自主/■解放老師/
——以“教師為主導”的中國小課堂教學,“教師演示,學生模仿”幾乎司空見慣。
——我思考的結果是:雖然目前我們仍然無法迴避班級授課的教師“主導”特徵,但應儘可能地讓學生處於相對“主動”的學習狀態!
◎課堂教學實錄:一次性用品的再利用/

4.有條而不紊

■表達的順序/■引領/■暫停/■過程/■學習單/■效率/
——“教”這邊的“動作”,比如出示圖片,比如教師也來露一手,都是有著“引領”意思的。
——所有的“師生互動”,只有恰到好處,才會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好效果。
◎課堂教學實錄:塑膠製品大點兵/

5.事半而功倍

■熱身/■PPT課件/■“形象”的手段/■抓住眼球/■典型教具/■撒手鐧/■結合“熱點”元素/■降低難度/
——曾幾何時,教師還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做一個好教師,很不容易啊!
——如今,大都可以利用PPT課件來完成,頗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應該鼓勵。
◎課堂教學實錄:我心中的未來中國館/

6.言之有據

■證據的支持 ■用“數據”說話■暢想有依據

——用法律語言來說,就是:誰主張,誰舉證。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嚴謹紮實,也將會在學生以後的行為中逐漸體現出來!
◎課堂教學實錄:說說洋快餐/

7.眾人拾柴火焰高

■小組合作■便籤條的妙用■補充交流
——近年來的課堂教學,“學生討論”多了,“組長匯報”多了。
——讓我有些意外的是,有老師居然利用便籤條,巧妙地實現了教學過程中的小組合作!
◎課堂教學實錄:關注身邊的一次性用品/

8.有話好好說

■問話■“怎么樣啊?”■“懂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之前的幾句話■語言激勵
——不少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辭彙,居然是“怎么樣啊”!
——“懂了嗎?”“喜歡嗎?”“好不好?”司空見慣,你會把“懂了”“喜歡”“好”當真么?
◎課堂教學實錄:低碳世博知多少/99,結構承重/

9.細節關乎成敗

■方便表達■節外生枝■拒絕粗糙■識別■說一說,做一做■壓軸“戲”
——有人提出“細節決定成敗”,你願意“敗”在這類“細節”上?
——我以為,多積累一些技術操作要領,形成習慣,至少在“細節”處理上,你已經“成”了。
◎課堂教學實錄:社區老人狀況調查/

尾聲:記一次探究型課程集體備課活動的前前後後/
附屬檔案1:上海市《國小探究型課程學習包》探究主題的活動指導目標/
附屬檔案2:國小探究型課程課堂教學指導活動評價表/
附屬檔案3:《用眼習慣小調查》說課稿/
附屬檔案4:《家庭節電小貼士》試講稿/
附屬檔案5:《說說洋快餐》評課稿/
附屬檔案6:《社區老人狀況調查》教後感/

內容選讀

寫在前面 “匠”的技術和“家”的藝術

時常想起一個被人多次提起、似乎“古老”、已經難以激起教育圈子人員興趣的口號:不做教書匠,要做好教師(要做教育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令人振奮的:做教師的,誰甘願只是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教書匠呢?“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才是一個好教師應有的品質啊!
筆者思考的結果是——
還是讓教師先成為“匠”吧!什麼叫“匠”?我們常見的辭彙有:木匠,匠人,匠氣……等。筆者以為,成為“匠”,也是不容易的,起碼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還要達到熟練掌握、“程式化”瞭然於胸的程度!我們的師範教育、職後培訓,究其本質來說,解決的只是共性的、帶有“匠”的色彩的技術問題。比如本書,提出一些方便教師實施以改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性的思路,究其本質,也可歸納為“匠”的一類。就班級授課的課堂教學而言,“匠”的許多帶有基礎性質的技術思路和手段,其實代表著前輩們幾百年來的實踐所積累的共識,可以看作被普遍接受的規律性的東西。如果連這些基礎的東西都沒有掌握好,還遑論什麼“家”的理想?
成為好教師,或說,要做教育家,永遠應該成為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追求。什麼叫“家”?我們常見的辭彙有:專家,教育家,大家……等。這裡的關鍵字是:藝術、個性,是熟能生巧、爐火純青,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顯然,只有比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被普遍接受的規律性的東西,才有可能實現“追求屬於你自己的達到理想境界的教學行為方式”的目標。
——對於習慣了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策略的許多教師來說,努力地去適應新時期教學策略的新的要求,也許可以看作當務之急。

證據的支持

證據的支持。
——用法律語言來說,就是:誰主張,誰舉證。
幾年前,與三泉路國小楊莉老師一起準備《上海市中國小研究型課程貫徹落實“兩鋼”實施意見》課例《說說洋快餐》,試教的時候,楊老師講到,有個美國人,以自己為試驗對象,只吃洋快餐,結果健康狀況急轉直下……
課後評議的時候,一起聽課的校長問:說多吃洋快餐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有相關材料嗎?否則,有可能涉嫌“誹謗”。
我的心裡,猛地一震。是啊,在課堂教學中,以如此口吻來評價洋快餐,如果只是道聽途說而沒有證據的支持,萬一子虛烏有,什麼性質,不言自明。
於是我們一起上網搜尋,找到了美國導演摩根•斯普洛克以自己為試驗對象拍攝的紀錄片《超碼的我》的資料,將相關網頁截屏,將部分劇照下載,一起添加到了用PPT製作的課件里。後來的教學中,這些網頁和劇照,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經常食用洋快餐危害健康的認識,甚至達到了讓學生感覺驚訝、震撼的效果!
——這一次經歷,給我留下了強烈的印象。我們常常說,小學生最願意聽老師的話,一句“老師這么說的”就把父母頂回去了。萬一老師講錯了,這“第一印象”將造成什麼後果?現在,楊老師這么說了,並且還拿出了切切實實的證據,又將對學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常常說,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教學行為中的嚴謹紮實、科學態度,也將會在學生以後的行為中逐漸體現出來!有的老師,以為學生年幼,有時信口說事,真應該從教書育人的角度好好想想。
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共識,取得“證據的支持”也在我隨後的一系列探究型課程教研實踐中體現出來。茲以《國小探究型課程學習包》四年級《節電小專家》主題系列的3節課為例,再羅列一些教學過程中獲得了“證據”支持的內容:
1.嚴重斷電事故。大寧路國小薛靖老師執教的《關注缺電》:“你能想像城市沒電的後果嗎?”“真實的情況比你想像的要更為嚴重。就在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國和加拿大東部多個城市突然斷電,當地政府和居民措手不及。”隨著老師的敘述,PPT課件展示了這次斷電事故造成交通混亂、航班延誤、搶購食品、垃圾無人清理、晚上只有月光、心臟病人猝死……
2.市府實事項目。三泉路國小楊莉老師執教的《家庭節電小貼士》:“前幾天,老師回家,發現樓道里張貼了一張海報,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嗎?”因為老師的PPT課件出示了海報,學生當然能夠看懂:“這是宣傳‘千萬節能燈進家庭’活動,是上海市2010年政府實事項目。”“政府貼補後的節能燈的價格,很便宜。”……
3.低碳世博信息。中興路國小陳偉老師執教的《校園節電暢想》:“老師收集了一些信息資料,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學生從教師PPT課件出示的圖片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中國館、世博中心、世博園區、主題館……的自然遮陽、引入自然光、LED節能燈、屋面太陽能板、生態綠牆……等節能好方法,然後對校園節電展開暢想,還會不合乎科學、不著邊際嗎?
——結合這些例子,我們似乎可以歸納幾條:若干年前發生的嚴重負面事件,涉及政府行為而學生又未必了解的事情,將作為學生隨後展開活動的依據的內容……,有了“證據”的支持,將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認識,能夠使隨後展開的活動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寫到這裡,想問:課堂教學,證據的支持,你以為重要么?

方便表達

方便表達。
這還不容易?是很容易,但偏偏在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表達”不怎么“方便”的現象。
有一次,觀摩一堂茶藝公開課,課中有一個沖泡碧螺春茶葉的比較環節。教師為每個小組提供2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請學生:一杯是先投茶後注水,另一杯是先注水後投茶。然後請學生觀察差異並交流觀察結果。學生交流的時候,麻煩來了,“這一杯”“那一杯”,“先……杯”呀“後……杯”的,說起來累人,聽起來更是雲裡霧裡,你到底說的是哪一杯啊?
想起了相似的一個茶藝教學細節處理。洛川東路國小朱莉華老師的拓展型課程《茶藝》科目《芬芳幽香說花茶》教學,有一個將茉莉花茶與綠茶進行比較來認識茉莉花茶特點的環節。“朱老師帶來了兩種茶葉,一种放在聞香碟中,一种放在茶荷里。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聞一聞,這兩種茶在外形、色澤、香氣上有什麼不同?”——你看,就這么簡單,一种放在“聞香碟”中,一种放在“茶荷”里,提供兩個不同的容器,學生表達起來不就方便了?!
萬榮國小王曉湖老師執教的《慧眼識牛奶》中也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細節處理,“老師給每一組同學準備了兩杯牛奶,一杯貼著紅色標籤,一杯貼著藍色標籤,這兩杯牛奶,哪一杯是新鮮的呢?”——你看,一樣的杯子,貼上不一樣的標識,不就方便表達了?!
用這樣的例子來“說事”,或許有些“見小”。就課堂教學技術而言,這樣的例子可以歸作“細節”處理。但是,沒有辦法啊,因為如此“見小”的細節沒有妥善處理而留下些許遺憾、甚至讓教師尷尬的教學實例,實在是太多了。有人提出“細節決定成敗”,你願意“敗”在這類“細節”上?
相似的例子還可以說出不少,但在我參與準備的課堂教學中,很少出現“方便表達”類的細節問題,我有時想,我們姑且不論“成敗”,還是先讓“細節不拖後腿”吧!
比如,眼下電腦普及,PPT課件盛行,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圖片,“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你能從這些照片中獲得哪些信息?”幕布上一張一張照片逐一出現,隨後幾張照片並列於幕布上。我的簡單處理方式就是編號,每張照片上分別標示1、2、3、4,發言的學生表達起來,“第1張”“第2張”的方便表達,也讓聽者明明白白地知道其目標指向。
又比如,“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燈泡(教師出示2個燈泡實物,PPT課件出示2個燈泡圖片),1號燈泡是從家裡檯燈上拿下來的,2號燈泡是居委會推薦我們購買使用的……”如此,學生交流表達起來不就方便多了?!
……
你也有這類方便學生表達的例子嗎?積累一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形成習慣,至少在“細節”處理上,你已經“成”了。
很簡單,算是提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