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新批評是“緊步俄國形式主義後塵的一個批評流派,有的學者把二者共同作為現代文學理論的起點。‘新批評’的得名是從美國現代文學批評家蘭色姆在1941年寫的《新批評》一書而來的,在這本著作中,蘭色姆論述了愛略特、瑞恰茲、溫特斯等人的批評理論,稱他們為‘新批評家’,這個名稱由此流傳開來。”與西方印象主義更多地繼承浪漫主義的美學觀念相反,新批評則是在對浪漫主義批評觀的批判中得以建立起來的。“在20世紀之初,曾在19世紀占據主潮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實證主義文論遭到了嚴重的理論責難。這樣以所謂的文學的‘外部研究’為主的批評觀念均以實證主義的方法,或注重作家傳記考察,將作家的社會語境與文本做外部聯繫,或從作者的情感態度探討文本的思想主題,過分重視作者主體的作用。而在20世紀初湧現的直覺主義、表現主義、精神分析學等西方文論,則把文學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作家的心理和意識活動的層面,仍然固守著文學研究作者主體論的觀念,文學研究依舊是歷史研究、道德研究、心理研究的翻版。隨著20世紀文學批評新的紀元的開啟,這種實證批評的方法越來越多地受到了質疑。實證主義文學研究在根本上是文學‘工具論’和文學‘他律論’的理論延伸,這種文學觀念隨著形式主義文學批評內部研究浪潮的來臨逐步土崩瓦解。” 新批評宣稱“回到文學本身”,重拾“文學性”,而真正的文學性既不在作者的主觀意圖中,也不在讀者的自我解讀中,它僅在文本之內。因此新批評主張在“作者—作品—讀者”這條鏈條之內斬斷“作者”和“讀者”這兩端,這兩點在新批評看來一個是“意圖謬見”,一個是“感受謬見”,都不是文學所要研究的層面,而只有作品本身才是值得關注的。文本是一個自足的存在,對文學性的尋求應該立足於文本本身,而不是之外的作者或讀者。
統觀英美新批評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有這樣的一條線索。第一代新批評代表瑞恰茲提出了著名的語義批評,注重文學內部的結構組織,分析語言的多義性,在具體語境中分析語言的意義,從讀者心理的角度總結誤讀的原因。這時的新批評還為外部環境保留了一席之地,瑞恰茲的“雙重語境理論”(共時與歷時)本身就沒有排除作者、讀者及歷史語境等這些外部因素。而到了第二代艾略特,他的“有機整體觀”則認為每一個文學作品都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僅如此,他還把整個文學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主張將每一部文學作品放在文學這個大有機體內進行審視,這種觀點視野廣闊,但已經把視野縮小到了文學這個大的範圍之內。到了以韋勒克為代表的第三代新批評,則完全把研究焦點歸結為作品本身。韋勒克認為,涉及作家的創作心理、個性、創作過程、所處的社會環境等因素的研究只是文學的外部研究,而真正文學的內部研究則是對文學作品本身結構的研究。而他堅決主張用內部研究來取代對文學的外部研究。韋勒克指出:“我們必須正視‘文學性’的問題,它是美學的中心問題,是文學和藝術的本質。”[14]這三代新批評的觀點加上其他諸如蘭色姆的“構架—肌質”理論、布魯克斯的“細讀法”、燕卜蓀的“復義理論”、維姆薩特的“意圖謬見”和“感受謬見”說等等一大批傑出的批評家的實績,終於形成了蔚為大觀的英美新批評。在20世紀40至50年代,當時在英美世界中的文學理論界和大學校園,從事文學的幾乎無人不在談新批評。而批評新批評的人則幾乎不能在大學講文學理論,韋勒克和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更是成為後世引語最多的幾部經典理論著作之一。現在新批評的高潮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它所開創的批評理念和方法,如“細讀法”以及“悖論”、“反諷”、“復義”和“張力”等術語已經成為文學批評界的常識而滲透到後世的文學批評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