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氣預報

2004年7月10日,一場城區的局地暴雨,給北京的排水和道路交通帶來了嚴峻考驗。也大大提高了政府和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特別是對突發性的自然災害,人們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關心天氣預報了,不僅想知道準確地預報結果,還想儘可能早的知到更長時間的天氣預報。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瞬息萬變,天氣預報就是利用各種最新的科學技術捕捉這些變化中的信息,對未來時期內天氣變化的預先估計和預告。

自古以來人們就夢想能夠有一天提前知道未來的天氣情況。這一夢想在150多年前得以實現,這就是套用天氣學方法進行天氣預報。當然,當時的天氣預報其準確率還是很低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天氣認識的逐漸深化,目前氣象部門套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使天氣預報的水平有了長足進步。

天氣預報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短期氣候預測也就是長期天氣預報,這種預報一般是對一個月以上的天氣氣候特點進行分析和預測的。中期天氣預報是對一周左右的天氣過程進行分析和預報的。短期天氣預報,是做未來一、二天的也就是24-48小時的天氣預報。另外,還有做幾小時的短時天氣預報。天氣預報還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分為公眾預報,決策服務天氣預報和專業天氣預報。在這內容繁多的天氣預報中,我們如何套用天氣預報呢?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天氣預報的時效問題。

天氣預報是研究大氣運動的一門科學。大氣運動是在一種永不停息狀態下,以各種不同尺度、不同運動方式的綜合表現,其複雜程度是當今科學界的一大難題,所以我們現在還無法做出長時間的準確的天氣預報。另外,由於每天每時要獲取很多最新的氣象資料,用最新的資料訂正和完善已做出的預報。這就使天氣預報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因此要求我們使用天氣預報的用戶,一定要隨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天氣預報。由於各種技術問題,目前的天氣預報的時間越長,預報的準確度就越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氣象台對一周的中期預報,每天都以滾動形式發布新的預報,對短期48小時內的預報每天最少也有三次以上的最新預報。當有新的預報出現時,舊的預報就成為歷史,不具備使用價值了。因為新的預報更接近實際大氣的運動情況。天氣預報的時效越短,其可套用的資料和探測手段就越多。例如:氣象衛星,天氣雷達都只能在短期和短時天氣預報中套用,這就決定了時效短的天氣預報其準確率較高。

天氣預報和國民經濟、社會生產及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套用天氣預報時,一定要知到天氣是在不斷變化中,只有最新的天氣預報才有最好的使用價值,我們一定要及時了解最新的預報才能真正掌握天氣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