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瓦楞草所著的《詞語的碎片/寧夏詩歌學會叢書》是一本現代詩歌集,收錄了《那神秘的力量活了》《什麼也比不上啟示》《死亡其實早來了》《黃河,一個人的臆想》四輯,每一輯約有二三十首詩歌組成,一氣呵成,大氣磅礴,盡顯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與文學素養,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與藝術性。
作品目錄
序:敘述所見 楊森君
第一卷 那神秘的力量活了
給父親
秋的遐想
鷹
瓦片
獻給月亮
在七月驕陽下
這樣的早晨
在夜幕下靜坐
他伸出那隻手
關於樹
請你告訴我
那神秘的力量活了
唯有秋風撒下這些黃葉
打吊針的女孩兒
北京下午的冬天
城郊所見
夏日午後
把心事藏進黑暗裡
第二卷 什麼也比不上啟示
第三卷 死亡其實早來了
第四卷 黃河,一個人的臆想
後記
作品評價
人如草木——讀瓦楞草的詩文之感(阿翔 )
最近我閱讀了瓦楞草發來的她的詩和她的散文電子稿,特別是《銀川讀本》,讓我一口氣讀完,不由讓我想起2009年夏天那次筆會,在銀川我認識了瓦楞草,一個安靜的女作家,而且,我是第一次去寧夏,這個地方對我而言是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度,一個消失了的西夏帝國,仿佛很遙遠但又近在眼前,讓你一手抓不著夠不著。
我想我對瓦楞草寫點什麼,或者是談一談我閱讀的感受,但不會用專業評論方式來評述。實際上在這裡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而時光累迭,樹木搖曳如叢草。有時我徜徉在人流中,或者隻身站在大樹底下,看到別人的生活。相信瓦楞草能不會介意一個旁觀者吧。
瓦楞草的詩與文,已經明顯告訴我,她長期生活在寧夏,而不是匆匆的過客。或者說,她所面對的仍然是大體上一成不變的生活。有一些時期,這樣的生活形成了一種必須。在她認定了一件事情、習慣了一種感情、看準了一個人之後,剩下來的事就仿佛是另外一個自己的,而剩下來的事,則是寫作和思考,或者說在寫作和思考中去重新認識銀川,以及銀川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就是瓦楞草的豐富之處。
在此之前,我們實在無法預料到今天會發生什麼。因為無法預料,也就比今天更為單純。有時瓦楞草琢磨著那些年為什麼會對未來充滿了憧憬,那也只是悵然中的一種回頭罷了。那些時候她所能感覺到的愉悅,在生活漸漸充盈了之後早已消失不見。可生活還會從充盈再慢慢變回到以前那樣有所期待的狀態里去。我所指稱的這一部分,與改變了的那一些還是不同。我們極其容易忽視的改變,恰恰與那種相似性構成了人生的一種完滿。在這樣的一些時候,她可以面對自己的今天。
她的詩,她的文,我不評價有多好,只是想說,瓦楞草在城市裡生活,是接近了一草一木。這一點恰如她的詩文,在城市佇立的時間過久,人便如草木,與山林氣脈早已相通。那么在獨處時瓦楞草對這世界的感受與別時總不會相同。她在人群里感覺到孤獨,如果她能夠理智地理解這種孤獨,是不會被縹緲的情緒帶入到一個誤區里去,那樣的話倒不妨充分感受一番。只是通常這樣的事情並不延續很久就變形到集體的意識里去。
如此看來,對於寧夏,瓦楞草並不是一個局外人。她所感受到的,從遠方也反饋回來了。她和銀川的朋友們彼此之間所能達到的一致也越來越多。有時她反省自己,覺得已經認同了這樣的情形,甚至可以釋然了,但一個夜晚過去,悲傷依舊如前,並且隨著了解的增加,在交流的空隙所感覺到的惶惑也漸漸形成了慣性。
這個世界的存在,有時那么顯明,有時卻又模糊起來。瓦楞草任由自己所縮小的世界的時空間隔,其實在別人那裡,完全是相反的樣子。我們有這樣一種不同,因為這走向看起來多,實則最終成了唯一。我們好歹把日子變成了這樣,在適當的時候,也盡可以把它放棄掉。當她下樓,世界才開始回攏。時間的力量似乎聚集了。在與外在的世界的溝通之間,那種敏感的天性總是無限地存在著。
因而我能理解瓦楞草在寫作的時候有一種興奮感。這中間有一些緩衝。它把她其間的一些思緒悄悄地消化了。而當她俯身看下去,樓下的人群如蟻,那裡面所包蘊的東西超越了她想像中的所有可能。這是寫作最讓人迷戀之處。
瓦楞草試圖建立一個渠道,與那裡的人們真正相親。長時間的與人群的分離會使她有些手足無措起來。因此,瓦楞草那些過去的歲月與自己,也會構成一種待加強的關係。她偶爾會回到出發的地方,與那大多數時候的失憶不同,這偶爾的返回教給她一種有益的對照法。她真正能夠明白一些事理的時候,就進而通過這些對照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
這樣一個過程,可能沿襲很長一些時候。當她靜靜地回到寫字狀態里的時候,所聽到的外物的聲音。這樣的一種幻聽也可能沿襲很長一些時候。對於瓦楞草而言,儘管時間緩慢,也自有一種東西能授予她的安定。
作品選讀
元昊墓
要見到幻象只需稍稍孤獨
以便尋機擺脫真實
古老的大墓有種氣息環繞
傍晚,麻雀從柔軟的草叢驚起
製造假象
像是地下飛出的信使
我的髮根直豎
電流以風的形式來襲
某個靈魂正用王者之手發掘出口
試圖重現鋒芒
普陀山
持三炷香依舊茫然
我是東海的水,污穢澎湃充滿邪念
被三江入海的泥沙侵染
我須在佛前懺悔,可心如此矛盾呵
像忽緊忽慢的風經過這裡
總要擄走一些紅紅黃黃的葉子
我何嘗不知是佛門聖地
我何嘗不知已犯下大錯
但我阻止不了慾念
現在,那些被傷害的
我請求原諒
我只是凡人呵
觀音殿上,只見佛眼清明
心卻渾濁
明孝陵
即便是轟轟烈烈的王朝
也抵不過風
一陣風吹走了歷史
一陣風帶來了荒蕪
一陣風結束了一切
人的世界
不過是一陣風走過的行程
現在,站在朱棣墳前
我看一陣風吹起塵埃
若干年後
我的後人或者從不認識我的人
站在我的墳前
看一陣風吹起塵埃
兩者區別:
一個在史書中有
一個沒有
河與羊群
這是不凡的事
它不是一般確切或確鑿的事實
一閉上眼,我腦子蜂箱一樣嗡嗡響
於是,我見到羊群和黃河巨蟒的體徵
在身上安頓
現在,我不再懷疑人類思想之外
還有生命能感知黃河
這很神奇
在空曠的原野上
黃河弧形的曲線就像揮舞的鞭子
羊群經過
它們體內血液律動的不羈和野性收斂
一個挨著一個微含著頭
以緩慢行進的姿勢
表示臣服
秋天裡
廣場忙碌,你看
那些黃色或白色的菊花
被擺成環狀
工人饒有興致
無須藝術家頭腦,便協助園藝師完成
一幅壯觀的拼圖
那造型烘托節日氛圍恰到好處
工人臉上洋溢歡快
但事實上菊花已現出怠慢和陰鬱
對於強加的秩序表現屈從
卻始終游離之外
沒幾天,它們枯了
像歲月風蝕的花圈
蝴蝶
突記那天起發生的事
在水洞溝峽谷
曖昧的空氣里
一隻蝴蝶草叢上飛
它有幾次離開草地
追逐另一隻遠去的蝴蝶
表達隱含已久的傾慕與渴望
某年某月某日
翩然而去的翅膀一前一後
讓什麼降臨
這個日子與之前、之後
又是怎樣的不同
一個閃念使我從燭芯走向遙遠
一隻蠟燭也能擊退黑夜
忽明忽暗
光的使者製造魅影
在桌前,一個閃念
使我從燭芯走向遙遠
我承認,這突來的幻象將我左右
微妙的事物液體般漾出
我不阻止,它泛濫
在內心橫衝直撞
請你告訴我
樹,你的綠冠越過那片空間了
我看見你在風雨中
在陽光和泥土中肆意生長
不斷擴張
入侵原本不屬於你的領地
而你也看到
有股力量以它的教化和約束
使我由野蠻之路迂迴
循規蹈矩地走向文明
我們從各自的角度進入世界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截然不同
如果換位
請你告訴我,誰能得到多一些
或者失去多一些
獻給天地的聖者
我模糊意識到
有種神聖力量與天地並存
它崇高永恆與萬物相連
這世界的主宰者
到底是誰
它在不斷產生與消亡中
創造了美
用絢麗的色彩裝飾
生命短暫的精靈
那些花蕾和蝴蝶的翅膀
是它賦予的精緻形體
或者,美無須長久
有那么一瞬間足夠
衰萎是一朵花綻放的後續
陽台上,開得茂盛的水仙
會有什麼經歷
它站在窗邊
一隻從未見過的鳥
從眼前飛過
一個未知的世界正朝它走來
那隻鳥
瞬間飛過沒減慢時間的速度
那一刻,有種東西閃過
並帶走了什麼
自然,這些它覺察不到
就不會發現
在這過程里,一雙眼睛
注視這種變化
將它生命中一段時光
加厚或凝集
小站
一條大蟒蜿蜒著停下
吐出幾個疲憊的人
它想捲走我,但被拒絕
行李箱在腳下安靜不動
要再等一會兒
又一條大蟒喘息而來
我們就出發
七月的黃昏
家鄉的天空不會為一隻小鳥飛走掉下眼淚
是的
對於這片天地
小鳥來去可以忽略不計
許多年後
空曠的月台也不會記得
這個黃昏
有個候車人因為害怕孤獨
和她的行李箱緊緊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