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許立雲,(原名:許成俊)出生於安徽,鑒寶專家,鑑定學者,央視《鑒寶》專家團成員。擔任過鄭州《華豫之門》節目組評審,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古陶鑑定專家,上海市收藏協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古玩商會中心副主任。上海文聯藝術品鑑定中心專家。工美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孔子學院文化類客座教授。著有大量專著和論文,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師從當代鑑定大師蔡國聲、葉佩蘭、陸明華等老師門下,在全國各地鑑定文物達數萬件,其中珍貴文物達數千件,有的已供博物館入藏,並承辦國內外文物展覽的展品鑑定陳列、文字說明等工作;曾到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等國家參加學術討論以及文物鑑定活動。
擅長古陶瓷、古玉、青銅器、雜項類研究鑑定評估。
個人榮譽
央視《鑒寶》專家團成員
鄭州《華豫之門》節目組評審
上海泓鼎拍賣有限公司首席鑑定專家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景德鎮古陶鑑定專家
上海市收藏協會會員
中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副主任
中華古玩商會中心副主任
上海文聯藝術品鑑定中心專家
主要著作
許立云:鑑定專家,從事文物鑑定工作15年,參加各地文化遺址發掘工作,經驗豐富,對古陶瓷雜項,書法字畫等都有獨到見解。多次與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到各地進行鑒寶活動。並與各地區的收藏專業人士都有很深的交流。了解個地方文物特點特色。有豐富的經驗。
許立雲是高產專家,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鑑定和保護工作,出版著作有:《古書畫鑑定參考》、《玉器研究九論》、《中國青銅器》等專著。
個人履歷
許立雲老師早期師從多位知名專家,曾隨北京考古隊在陝西河南安徽等地進行過多次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工作。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實踐型專家之一。
曾參加過安徽六安漢劉慶墓及河南成琮墓葬等多地實地考古發掘工作。
2006年,在六安城東雙墩村發現了雙墩一號漢墓,後經初步考定,這裡就是西漢後期六安王劉慶的家族墓葬群。劉慶如何成為第一代六安王?劉慶墓獨一無二的栗木“黃腸題湊”木槨結構是怎么形成的?紅色為該墓的主色調,是偶然為之嗎?出土銅鏡背面的鈕為什麼被統統砸掉?
西漢建國以來,淮南地區叛亂不停: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亂;公元前174年,劉長叛亂;公元前122年,劉安又一次叛亂。因此,叛亂平息之後,處理好善後,保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成為漢武帝劉徹思考的重中之重。他採取的第一個舉措是將淮南王所轄領土一分為三:在淠河、巢湖以西設廬江郡,以東設九江郡,同時劃出六(約為今六安市金安、裕安兩區)、安豐、蓼、安風、陽泉(四縣均在今霍邱境)這5個縣,設立了一個六安王國。
與西漢前期的諸侯王墓相比,劉慶墓的地宮面積和出土的兵馬俑數量均大幅“縮水”。以徐州的楚王戊墓為例,楚王墓地宮面積約850平方米,而劉慶墓的木質地宮僅數十平方米;楚王墓有大型兵馬俑坑,陶製立俑和跽坐俑4000多個,而劉慶墓僅有三個規模不大的車馬坑,文士俑和侍者俑500個,木雕,武士俑僅一座。另外,楚王墓出土“食官監丞之印”等銅印三枚,而劉慶墓無銅印出土,僅封泥三塊,且已無“監”這個政府機構名稱。
天子和大夫墓除了四層棺木外,外面還製作一套外槨。夏朝之後,木槨結構越來越講究。西周開始壘土成墳,春秋時期出現“題湊”,“題”就是木枋的端部,“湊”就是端部對齊碼放,“題湊”意即以木枋按照一定製式整齊碼成的木質地宮。此時,用楓、豫章等木料都可以,而以“黃腸”為特徵的“黃腸題湊”第一次出現於文獻《漢書·霍光傳》。霍光勞苦功高,他死後,宣帝賜“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
“黃腸”指用柏木做成的木枋,柏樹的木心是黃色的,所以柏木題湊叫做“黃腸題湊”。
劉慶墓中發現銅鏡十餘面,除一面較大外,其餘都是直徑6厘米左右的小鏡,它們的布局也反映了當時“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劉慶墓中出土的銅鏡較小,沒有銘文,圖案也很簡單,放置於內棺棺蓋之上,考古工作者拍攝下部分銅鏡的原始排列情況:惟一一面較大的銅鏡居中,四方排列著4面較小的銅鏡。《論語·為政》記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居中的這面大鏡象徵北辰(即北斗星),這種排列體現出古代“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的世界觀。楚人將楚地最高神與源於中原的“北辰星”合一,劉慶內棺蓋上的這種排列,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楚文化融入漢文化的歷史。
令人有些費解的是,這些銅鏡背面的鈕均被砸掉,這又是為何?這與西漢“以孝治國”的理念有關。據後世學者解釋,梟是惡鳥,長大後吃掉自己母親;破鏡是逆獸,長大後吃掉自己的父親。當年皇帝痛恨這兩種壞東西,命令凡祭祀都要用梟與破鏡。但破鏡是什麼東西,誰也沒見過,也說不清楚,劉慶受封於公元前121年,死於公元前83年,這38年正是破鏡與梟的神話炒得火熱之時,劉慶為了回響漢武帝“以孝治國”的聖意,表明忠誠,必須找個方式以“破鏡”殉葬,而鏡鈕被砸去,就具體體現了當時以孝為核心的道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