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設計·結構》是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第1章 結構設計導論
1.1 結構設計概述
1.2 結構設計的特點
1.3 結構設計的要求
1.4 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步驟
第2章 結構設計的計算方法
2.1 機械結構的計算簡圖
2.2 結構承載能力的設計計算方法
2.3 許用應力
第3章 典型零件的結構設計
3.1 殼體、箱體結構設計
3.2 支撐件的結構設計
3.3 連線件的結構設計
3.4 密封件的結構設計
3.5 傳動件的結構設計
第4章 方便製造與操作的結構設計
4.1 鑄造件的結構設計
4.2 模壓件的結構設計
4.3 注塑件的結構設計
4.4 機加工件的結構設計
4.5 裝配輸送的結構設計
4.6 結構簡化設計
4.7 宜人結構設計
第5章 結構創新設計
5.1 結構的演繹創新設計
5.2 零件功能的創新設計
5.3 材料變異創新設計
5.4 提高性能的結構創新設計
第6章 反求創新與設計
6.1 概述
6.2 反求設計的內容與過程
6.3 反求實例分析
第7章 典型機械的創新與進化
7.1 工具機
7.2 動力機
7.3 機器人
7.4 腳踏車
第8章 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
8.1 有限元分析
8.2 三維實體造型設計
參考文獻
序言
設計是一種文化,是可以傳承的,是連續的;設計是一種精神,是富有感染力的,是多元的。歷史上,中國的“造物”文化在人類農耕時代和手工業時代物質生產領域裡寫下了最輝煌燦爛的篇章,無論是制陶、冶煉、製造還是建築都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驕傲。然而當工業時代來臨之際,代表著工業社會的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全新的文化理念,不一樣的社會價值觀,快速來到我們國人面前時,我們這些“天工開物”的後代子孫們面對設計卻顯得如此的陌生和力不從心,在設計的目的、設計的價值、設計的責任等眾多問題上盡存幾多茫然、幾多誤解和幾多失誤。理清設計與工業、設計與藝術、設計與經濟、設計與社會、設計與教育、設計與人類發展等各種關係,建立科學的設計理論體系已成當務之急。
在設計領域裡幾十年的摸爬滾打和不斷自省之餘,中國設計師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逐漸看出端倪,越發的體會到在這個日益開放、多元、交流的世界體系中,作為這個物質世界載體的最初企劃,設計者肩負了太多的責任與文化使命,並深深地領悟到所扮演的不再是工匠、美工,而時代賦予設計師最嚴肅的冠名——思想者。作為設計師,首先應該具備的是工業社會所需要的人文素質,要以國際眼光來思考我國未來的現代工業建設,成為具有工業社會的正面的價值觀念、社會道德、社會群體思維和行為方式的人。
設計是關於生活的哲學,它涉及人與物之間的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平衡,經濟、物質發展與文化、精神發展之間的平衡。設計師要有大“愛”之心,正如西安交通大學李樂山教授所講:“工業設計不是設計師個人的激情活動,而應當具有哲學思考能力、文化意識、社會責任感和設計倫理。”“工業設計是以開拓創新思維方式來規劃工業時代的未來社會。”針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焦點,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設計思想體系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艱苦過程。如果說我們現在所做的一些工作能對工業時代的設計理念創新有所裨益,則感到無限的欣慰。天津大學的老師們所編寫的一套工業設計叢書是以人文科學中的社會學、心理學、認知學為依據探討設計各領域分支的前沿思想和理論體系。力圖在體現中國文化的前提下補充和完善工業設計技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如果是一個可以引導和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進來的開始,那就是我們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