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相關專業

計算機相關專業

計算機相關專業指在開設學科是以軟體和系統開發方向為主的計算機相關學科。計算機技術具有明顯的綜合特性,它與電子工程、套用物理、機械工程、現代通信技術和數學等緊密結合,發展迅速。

基本信息

主要課程

計算機套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Visual Basic語言、專業英語、計算機平面與動畫設計、計算機網路基礎與區域網路的建設與管理、資料庫的開發與套用、廣告設計與製作、網站建設與網頁設計、多媒體設計與製作、電子商務、網路安全、通信原理等。

專業分類

大類

包括計算機、電子、通信、信息、數字、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學科,包括:電子與通信工程、套用電子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企業信息計算機管理、電子商務、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資料庫套用與信息管理、微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工藝、計算機系統維護技術、機電設備及微機套用、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廠計算機集中控制、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美術設計、計算機網路工程與管理、信息及通信網路套用技術、信息與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與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廣告電腦製作、電腦圖文處理與製版、計算機製圖、電子工程、計算機網路與軟體套用、網路技術與信息處理、數控技術及套用、電器與電腦、信息處理與自動化、計算機與郵政通信、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計算機與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技術、微型計算機及套用、電子技術及微機套用、通信技術、辦公自動化設備運行與維修、計算機套用與維護、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通信、電子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教育、計算機軟體、計算機及套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網路工程、計算機與自動檢測、計算機套用及安全管理、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微電子學、信息科學、計算數學及其套用軟體、信息與計算科學、電腦藝術設計、網際網路廣告設計、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技術。

軟體類

指在開設學科以軟體和系統開發方向主的計算機相關學科,主要包括: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資料庫套用與信息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與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廠計算機集中控制。

網路管理類

指在開設學科以軟體和系統開發方向主的計算機相關學科,該類學科專業知識以網路方面的套用為主,主要包括:多媒體與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與郵政通信、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計算機與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網路工程、計算機套用及安全管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網際網路廣告設計、計算機網路與軟體套用、網路技術與信息處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體、計算機及套用、通信技術、計算機通信、電子與信息技術。

相關專業

04010400 教育技術學
04034200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
05049300 網際網路廣告設計
05047900 電腦藝術設計
07010200 信息與計算科學
07014100 計算數學及其套用軟體
07014200 信息科學
07120100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7120200 微電子學
07120500 信息安全
07124200 網路與信息安全
07124300 計算機套用及安全管理
08045800 計算機與自動檢測
08061300 網路工程
08060200 自動化
08060300 電子信息工程
08060400 通信工程
080605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60600 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60900 信息工程
08061100 軟體工程
08065800 微電子技術
08065900 套用電子技術
08066000 計算機及套用
08066100 計算機軟體
08066300 計算機科學教育
08066500 電子與信息技術
08066600 計算機通信
08066700 計算機套用技術
08067100 計算機套用與維護
08067200 辦公自動化設備運行與維修
08067700 通信技術
08068000 電子技術及微機套用
08068100 微型計算機及套用
08068200 辦公自動化技術
08068300 計算機與信息管理
08068500 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
08068600 計算機與郵政通信
08069000 信息處理與自動化
08069100 電器與電腦
08069300 數控技術及套用
08069500 網路技術與信息處理
08069700 計算機網路與軟體套用
08069800 電子工程
08095700 計算機製圖
08146500 電腦圖文處理與製版
08305000 廣告電腦製作
08305400 計算機網路技術
08305600 多媒體與網路技術
08305700 信息與多媒體技術
08305800 信息及通信網路套用技術
08306000 計算機網路工程與管理
08306400 計算機美術設計
08306500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
08306600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08307400 工廠計算機集中控制
08307700 計算機輔助設計
08307800 計算機控制技術
08308100 機電設備及微機套用
08308400 計算機系統維護技術
08308800 計算機輔助製造工藝
08309100 微電子控制技術
08315400 資料庫套用與信息管理
08315800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
11010200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014500 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
11014400 電子商務
11028300 企業信息計算機管理

套用

計算機系統技術

計算機作為一個完整系統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有系統結構技術、系統管理技術、系統維護技術和系統套用技術等。

①系統結構技術

它的作用是使計算機系統獲得良好的解題效率和合理的性能價格比。電子器件的進步,微程式設計和固體工程技術的進步,虛擬存儲器技術以及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等方面的發展,均對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它已成為計算機硬體、固件、軟體緊密結合,並涉及電氣工程、微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理論等多學科的技術。現代計算機的系統結構技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為從程式設計者所見的系統結構,它是系統的概念性結構與功能,關係到軟體設計的特性;其二為從硬體設計者所見的系統結構,實際上是計算機的組成或實現,主要著眼於性能價格比的合理化。但50年代以來,程式設計者所見的系統結構變化不大,傳統計算機的計算機技術硬體組成與高級語言之間的嚴重脫節,給軟體的可靠性、源程式編譯效率,以及系統的解題效率等方面帶來不利的影響,這是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以提高系統運算速度為主要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並行處理技術,是70年代以來系統組成技術的一個重要努力方向(見並行處理計算機系統)。70年代出現的數據流計算機系統結構思想,把傳統計算機的指令控制流控制方法改變為數據控制流的控制方法。從而有可能自動免除運算相關性的障礙,達到高度平行的目的。由於器件價格大幅度下降,為某種特殊用途專門設計的系統,可以顯著提高性能價格比,如資料庫計算機,圖像處理計算機等。

②系統管理技術

計算機系統管理自動化是由作業系統實現的。作業系統的基本目的在於最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軟體、硬體資源,以提高機器的吞吐能力、解題時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統的可靠性,降低算題費用等。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是對計算機系統的各種資源以至用戶程式施行有效的管理、調度和指揮,主要為作業管理、檔案管理、數據管理、處理器管理、輸入輸出管理、存儲空間管理、人-機通信管理、終端網路管理、系統故障管理、系統再組合以及對其他軟體的管理等。此外還負責對諸用戶的數據和程式實施保護和保密,以及收費計算等。作業系統技術正向提高通用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及工作效率、降低輔助時間等方面改進。

③系統維護技術

計算機系統實現自動維護和診斷的技術。實施維護診斷自動化的主要軟體為功能檢查程式和自動診斷程式。功能檢查程式針對計算機系統各種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觀功能,以嚴格的數據圖形或動作重試進行考查測試並比較其結果的正誤,確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自動診斷根據部件的具體邏輯,以特定的算法生成大量的測試數據和故障字典,利用診斷機或其他特設硬體作為“硬核”,對故障部件有關的測試路徑進行布數啟動,並回收測試結果。對有故障者查詢故障字典以確定故障部位,診斷的覆蓋面一般在90%左右,故障定位範圍約在1~3個外掛程式之內(見特徵分析儀)。

④系統套用技術

計算機系統的套用十分廣泛。程式設計自動化和軟體工程技術是與套用有普遍關係的兩個方面。程式設計自動化,即用計算機自動設計程式,是使計算機得以推廣的必要條件。早期的計算機靠人工以機器指令編寫程式,費時費力,容易出錯,閱讀和調試修改均十分困難。50年代初期開始使用的彙編語言,與機器指令一一對應以記憶碼和符號地址替代機器指令的操作碼和地址碼,再通過翻譯器產生機器指令,有效地改善了程式設計的條件,雖然它是低級語言,但因可人工編寫出高質量的程式而仍保有其生命力。50年代中期出現的高級程式設計語言,可根據課題算法的規律與特點,定義嚴格的語言和描述方法,使設計者可以用語言形式編制出課題的源程式,然後通過編譯程式,自動編出以機器指令形式表達的目的程式,大大提高了程式設計的勞動生產率。高級程式設計語言已多達數百種,其中主要者有BASIC、FORTRAN、ALGOL、COBOL、PASCAL等。由於語言繁多又互不相通,程式移植困難,造成很大浪費。 因此,人們對創造統一語言的問題相當重視,美國ADA語言就是一例。接近自然語言的算法語言也在探索之中。軟體生產工程化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軟體生產方式比較落後,以人工為主,自動化程度較差。 設計、修改、維護費用昂貴,產品錯誤率較高,以致發生所謂“軟體危機”。因此,在60年代末提出了“軟體工程”,即將軟體生產視為一種工程或工業,使軟體生產採取與硬體相類似的形式,創立軟體設計、調試、維護、生產組織管理等的科學方法,制定軟體標準,研製軟體生產的工具等。軟體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軟體開發的方法論和軟體開發的支援系統。方法論研究程式設計的原理、原則和技術,藉以生產出價格合理、可靠和易讀的程式。支援系統則主要對軟體生產過程各階段提出支持工具,以提高軟體生產的效率與質量。軟體工程已受到很大重視並獲得較普遍的推廣。

計算機器件技術

電子器件是計算機系統的物質基,計算機複雜邏輯的最基層線路為“與門”、“或門”和“反相器”。由此組成的高一層線路有“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兩類。這些邏輯由電子器件來實現,通常以電子器件在技術上的變革作為計算機劃代的標誌。 計算機器件技術,從50年代的真空電子器件到80年代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經歷了幾個重大發展階段,使機器組裝密度提高約4個數量級,速度約提高 5~6個數量級,可靠性提高約4個數量級(以器件失效率為比較單位),功耗降低約3~4個數量級(以單個“門”為比較單位),價格降低約4~5個數量級(以單個“門”為比較單位)。器件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計算機系統的性能價格比。

計算機部件技術

計算機系統是由數量和品種繁多的部件組成的。各種部件技術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運算與控制技術、信息存儲技術和信息輸入輸出技術等。

①運算與控制技術計算機的運算和邏輯功能主要是由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通道或 I/O處理器以及各種外部設備控制器部件實現的。中央處理器處於核心地位。運算算法的研究成果對加速四則運算,特別是乘除運算有重要作用,隨著器件價格的降低,從邏輯方法上大大縮短進位與移位的時間。指令重疊、指令並行、流水線作業以及超高速緩衝存儲器等技術的套用,可提高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微程式技術的套用,使原來比較雜亂和難以更動的隨機控制邏輯變得靈活和規整,它把程式設計的概念運用於機器指令的實現過程,是控制邏輯設計方法上的一大改進,但因受到速度的限制,多用於中、小型計算機、通道和外部設備部件控制器中。早期計算機的各種控制,均集中於處理器,使系統效率很低。多道程式和分時系統技術的產生和各種存儲器和輸入輸出部件在功能和技術上的發展,使計算機系統內部信息的管理方法與傳輸成為重要問題,計算機的控制從集中式走向分散式,出現了存儲器控制技術與通道、外部設備部件控制技術等。

②信息存儲技術存儲技術使計算機能將極其大量的數據和程式存放於系統之中,以實現高速處理。由於存儲手段在容量、速度、價格三者之間存在尖銳矛盾,存儲器不得不採取分級的體系,形成存儲器的層次結構,自上至下可分為超高速緩衝存儲器、高速主存儲器(又稱記憶體儲器)和大容量外存儲器等。主存儲器是存儲體系的核心,直接參與處理器的內部操作,因此它應具有與處理器相適應的工作速度和足夠大的容量。50年代以來雖出現多種基於不同物理原理的存儲方法,但均未獲得理想的結果。50年代中期,鐵氧體磁心存儲器問世,沿用達20年之久,直到70年代中期,MOS存儲器技術興起後才逐步被淘汰。MOS存儲器在速度、價格、功耗、可靠性及工藝性能等方面均有很大優越性,是主存儲器比較理想的手段。主存儲器的工作速度,一直未能跟上處理器,一般慢5~10倍。為充分發揮處理器潛力,出現了超高速緩衝存儲器。超高速緩衝存儲器通常以與處理器同類的雙極型器件構成,使二者速度相匹配,但由於價格較高,容量一般只有主存儲器的幾百分之一。計算機巨量的數據,存儲於速度較慢價格較低的外存儲器中,外存儲器主要有磁碟機和磁帶機。存儲器的層次結構相對緩和了速度、容量、價格三者之間的矛盾,但給用戶帶來存儲空間調度的困難。為此,一般以硬體自動調度快取空間,使之透明於用戶;以虛擬存儲方法(見虛擬存儲器),在作業系統軟體的支持下,實施主存與外存之間的自動調度。

③信息輸入輸出技術

輸入輸出設備是計算機送入數據和程式、送出處理結果的手段。輸入的基本方法是以穿孔卡片或紙帶為載體,經卡片或紙帶輸入機將數據和程式送入計算機,70年代初期出現的鍵控軟碟數據輸入方法(即數據輸入站)已逐漸普及。將文字、數據的印刷(或手寫)體直接讀入計算機的光文字閱讀機已經實現,語音圖像直接輸入計算機的技術也已取得一定成果。 在輸出方面,最普通的是建立在擊打技術基礎上的各類印表機,但速度受到機械運動的限制。非擊打技術的輸出設備能顯著提高速度,主要有將電壓直接加在電介質塗覆紙張以取得靜電潛像的靜電式印表機;靠雷射在光導鼓上掃描而形成靜電潛像的雷射靜電式印表機;利用噴墨霧點帶電荷後受電極偏轉而形成文字的噴墨式印表機等。作為輕便輸出手段,則以利用熱敏紙張遇熱變色原理的熱敏印表機比較流行。人-機對話輸出多採用以顯像管進行圖像文字顯示的終端設備。計算機的輸入輸出技術正向智慧型化發展。

計算機組裝技術

組裝技術同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維修調試的方便性、生產工藝性和信息傳遞的延遲程度有密切的關係。計算機電子器件的可靠性隨著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升高而下降,塵埃的積聚可能造成外掛程式或底板的短路或斷路,因此製冷和空調是組裝技術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常用的方法有:將液態氟里昂引入外掛程式冷卻片的直接製冷法;用氟里昂使水冷卻,再將冷水引入外掛程式冷卻片的水冷法;用氟里昂使空氣冷卻,再將冷空氣送入機倉的強制風冷法等。前兩者工藝結構較為複雜,故多採用風冷。組裝技術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提高組裝密度。計算機器件進入亞納秒級後,幾厘米長的導線所產生的信號延遲已足以影響機器的正常工作,使組裝密度問題更加突出。計算機電子器件的變革,對組裝技術產生極大影響,組裝技術的進步始終與計算機的換代相協調,不斷向小型、微型化發展。在電子管時期,一個“門”即是一個外掛程式,以焊釘、導線釺焊而成。電晶體使組裝密度提高一個數量級,每一個外掛程式可包含若干個“門”,組裝採用單面或雙面印製板。積體電路將過去的外掛程式吸收到器件內部,同時採用多層印製的外掛程式板與底板,以及繞接連線工藝,大大提高了組裝密度。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門陣列的套用,使組裝實現微型化,典型的方法是將積體電路的裸晶片焊接在多達30餘層的陶瓷片上,構成模組,然後將模組焊接於十餘層的印刷底板上。

發展趨勢

計算機技術面臨著一系列新的重大變革。諾伊曼體制的簡單硬體與專門邏輯已不能適應軟體日趨複雜、課題日益繁雜龐大的趨勢,要求創造服從於軟體需要和課題自然邏輯的新體制。並行、聯想、專用功能化以及硬體、固件、軟體相複合,是新體制的重要實現方法。計算機將由信息處理、數據處理過渡到知識處理,知識庫將取代資料庫。自然語言、模式、圖像、手寫體等進行人-機會話將是輸入輸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機關係達到高級的程度。砷化鎵器件將取代矽器件。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統各單位、交通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與套用部門、各類計算機專業化公司、廣告設計製作公司、汽車行銷技術服務等從事IT行業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