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13年4月1日《言治》創刊號發表的《大哀篇》和6月1日第3期發表的《隱憂篇》。在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後期,李大釗擔任北洋法政學會編輯部長,負責《言治》月刊的編輯出版工作。他在《言治》月刊上發表的許多詩文,表達了他對辛亥革命後政局的憂慮,同時批判了袁世凱的專制統治。
《言治》1913年4月1日創刊,就其刊名來說,“言”即發表言論、議論,“治”為治理,為我國儒家傳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治國”。表明它是一份議論、探討國家大事管理的刊物。在它第一期的《言治宣言書》中稱,該刊“以群居研學為己志,而無所於黨”,“兼收並包,無所於排”;以會員“自由研究之所得”,作自由“獨立之發表”。《言治》所刊發文字的內容,體現了其兼容開放,言論自由的指導思想,著重於對時政的揭露、批判和廣泛介紹近代西方文明。李大釗此時已是即將畢業的高年級學生,既有良好的國學功底,又有在校學習的紮實專業知識,更有訓練有素的外文水準和翻譯經驗,因此,他在出版的六期刊物中,發表有政論、雜感、詩歌等各種體裁的文字達30餘篇(首);而其內容則集中反映了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 。
如《言治》第3期刊登的《隱憂篇》(系1912年作),李大釗於文中抒發了對國家、民族的深刻憂慮,舉出了“邊患”、“兵憂”、“財困”、“食艱”、“業敝”、“才難”等六大憂患。即指“蒙藏離異,外敵間隙”,國家領土面臨被瓜分的危機;軍隊不斷擴兵,而軍需糧餉籌措困難,裁軍亦不易;國家財政既有當權者的貪腐,化公為私,又有沉重的外債負擔,直面枯竭的危險;水旱天災不斷,糧食供應困難,且告借無門;工人無工可做,農民無地可耕,生產停滯,百業凋敝;風氣初開,舊習難除,能以應對、推行近代文明的人才尤其缺乏。“凡此種種,足以牽滯民國建設之進行”,“隱憂潛伏”。
意義
又如第1期發表的《大哀篇》,李大釗憤怒地抨擊北洋政客、軍閥,“拾先烈之血零肉屑,塗飾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軍閥割據“以其坐擁重兵,有恃無恐,上可以抗中央,下可以脅人民”。一省的“專制都督之淫威,乃倍於疇昔之君主”。“所謂民政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專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權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竊權,非吾民自得之權也;幸福者,少數豪暴狡獪者掠奪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我四千年的古國,面臨“農失其田,工失其業,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離散,煢焉不得其居。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盪析離居,屍骸暴露,餓莩橫野”的慘境,有力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1913年李大釗自法政學堂畢業,為進一步求知,探尋救國真理,於是年冬初,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學。因日本政府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國內袁世凱權欲膨脹,野心稱帝,遂終止學業於1916年返國,又投入了新的救國戰鬥。
至於早已停刊的《言治》,在相關人士的操持下,於1917年改為季刊,仍以天津北洋法政學會出版物的形式在北京復刊,李大釗繼續為編輯部成員之一。該刊第3冊發表了他寫作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文中稱,“俄羅斯之革命,非獨俄羅斯人心變動之顯兆,實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顯兆”。認為,對此“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時之亂象遂遽為之抱悲觀也”。標誌著李大釗由民主主義者在向社會主義者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