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心理學與犯罪

解讀心理學與犯罪

《解讀心理學與犯罪-透視理論與實踐》講述了:一個普遍的假設認為心理學存在許多缺陷而不適合用於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從業者描述他們自己是經受過嚴格訓練的,像物理學家或生物學化學家一樣採用這類“硬”科學同樣的調查方法。當其他社會研究學科已經著手新的研究範式時,他們依然談論行為並且進行控制下的實驗。心理學被認為或多或少只在人們自身內部尋找他們行為的原因,並被認為如果不是有意拒絕諸如社會條件或政治力量等外部的環境因素,就是忽視了它們。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解讀心理學與犯罪
作 者:馬吉爾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3月
ISBN: 9787811393545
開本: 16開
定價: 56.00 元

內容簡介

《解讀心理學與犯罪-透視理論與實踐》講述了:一個普遍的假設認為心理學存在許多缺陷而不適合用於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從業者描述他們自己是經受過嚴格訓練的,像物理學家或生物學化學家一樣採用這類“硬”科學同樣的調查方法。當其他社會研究學科已經著手新的研究範式時,他們依然談論行為並且進行控制下的實驗。心理學被認為或多或少只在人們自身內部尋找他們行為的原因,並被認為如果不是有意拒絕諸如社會條件或政治力量等外部的環境因素,就是忽視了它們。這已經被認為是心理學本身固有的保守姿態(見Lillyetal.,2002)。心理學與生物學和醫學有著很近的聯繫,並將犯罪看成是一種病態。心理學家使用老鼠、鴿子、大學生和其他外國人進行實驗,他們在一些相當有限的抽樣樣本和奇特調查的基礎上得出大量結論。在一些實驗中,他們讓人們待在黑屋子裡並戴上一種能讓所看到的世界上下顛倒的透鏡,或對其進行電擊。他們套用智力測驗、無意義音節、單向玻璃和厭惡療法。總而言之,這是一群古怪的令人討厭的傢伙,最好離他們遠點。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馬吉爾 譯者:張廣宇

圖書目錄

叢書主編序言
緒言
第一章 心理學視角
定義犯罪
普通犯罪
犯罪學:主體的缺失
科學方法
心理學假定的哲學基礎
實證主義
個人主義
生物主義
決定論
還原論
心理學的任務
歷史淵源
心理學的結構
心理學與法律的關係
擴展閱讀
第二章 犯罪原因論
犯罪學理論的主要觀點
描述水平
描述水平1:巨觀犯罪學理論
描述水平2:區域性犯罪學理論
描述水平3:社會化和群體影響過程理論
描述水平4:犯罪事件與“日常行為”理論
描述水平5:個體因素理論
社會模型中的心理過程
理論綜合
綜合發展模型
進化的框架
(認知)社會學習理論的起源
認知發展研究
認知一社會學習理論的結合
擴展閱讀
第三章 犯罪中的心理過程
基本過程
基本原理
思維、情緒和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
信息加工
互動論
“普通”行為
日常習慣
自我調節功能與自我調節功能失調
憤怒的例子
心理過程和個體差異
擴展閱讀
第四章 犯罪方式
第五章 犯罪的個體因素
第六章 預防和減少犯罪
第七章 犯罪與懲罰:一種心理學的觀點
第八章 套用與價值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文摘

普通犯罪
需要謹慎考慮當我們使用“犯罪”這個詞時究竟賦予其何種意義,這一觀點是正確而有力的。這一點確實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構成犯罪學理論和研究素材的很多基本行為和事實。因此,我們建議,無論在記錄和分析犯罪的各種設計中產生誤差的原因是什麼,都必須肯定存在一個真實發生的客觀行為的基本模式。根據本書的目的,那意味著我們對犯罪問題採取廣泛的“現實主義”研究方法。這是基於以下的觀察,有時針對他人實施的某些行為,會受到他人或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的怨恨。借用哲學家約翰·塞爾(1995)的區分,它們可以被視為人類行為中的某些“殘忍行為”。一旦它們被編纂進構建社會體制的文獻,而這些文獻逐步形成了我們稱之為的刑法,這些行為就變成了約翰·塞爾所謂的“制度規定的犯罪行為”。毫無疑問,後者包含的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這體現了文化之間的差異,並且經常更多地反映出某些社會階層的利益。將危害行為中的某些類型界定為犯罪,這種選擇反映出很廣泛的社會和政治內容。因此,對我們來說,擁有一個固定的犯罪定義,或者對其基本模式有全面的認識,也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涉及任何特定犯罪的不同行為者,對於發生了什麼可能有不一致的意見,我們也沒有可靠的方法獲悉這些行為發生的頻率和精確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