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角石具有堅硬的外殼,顧名思義,角石外殼的形狀象牛或羊的角,一般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或盤卷的。角石從開始發育到最終長成,殼的直徑逐漸變大,肉體生長時不斷前移並分泌鈣質的殼,最後著生在殼體最前部,形成住室。住室後面向殼的尖端一方則形成一系列的氣室,氣室對角石的升降和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角石死亡以後,肉體通常很難保存,只有硬殼才能夠保存成為化石。角石殼的外表不一定都是光滑的,許多種類殼的表面發育有不同的紋飾,如結節、瘤、各種橫紋、豎紋等,體內隔壁、體管等構造也很不相同,它們都是重要的鑑定依據。我國角石化石資源非常豐富,北方奧陶紀地層中的鄂爾多斯角石、阿門角石、灰角石;南方奧陶紀地層中的震旦角石、盤角石、米契林角石等都是代表性屬種,它們長期以來被有效地套用於劃分對比地層。
角石的外殼呈圓錐形或圓柱形,有些種類的外殼具有明顯的螺鏇線——證明其與中生代的菊石在進化上有親緣關係。
角石是奧陶紀海洋中分布最廣的頭足類,直至侏羅紀仍廣泛分布於海洋中;古新世至中新世海洋中仍有分布,但已顯示出無殼化的進化趨勢。
現存的鸚鵡螺即角石動物的後裔之一。
震旦角石
拉丁文學名:Sinoceras
生存年代:中奧陶世
殼體呈圓錐至圓柱形。殼面飾有波狀彎曲的橫紋。梯板頸直,較短,體管細小,位於中央或略偏。中奧陶世。
古無脊椎動物。頭足綱的一屬。外殼呈圓錐形或圓柱形。殼面復以顯著的波狀橫紋。隔壁頸相當於氣室深度的1/3至1/2。體管細小,位居中央或微偏。常見於我國南部奧陶紀地層中。三峽地區含大量震旦角石。縱切面磨光狀如塔,可做陳列品用,故俗名“寶塔石”。
阿門角石
拉丁文學名:Armenoceras
生存年代:早奧陶世
古無脊椎動物。頭足綱,鸚鵡螺亞綱的一屬。殼直,體管大,偏中心,呈串珠狀,內體管發育。常見於我國北部奧陶紀地層中。
殼體直錐形,橫切面略呈橢圓形。梯板較密,體管大,呈扁寬的念珠狀。早奧陶世較多。
補充
殼直,體管大,珠狀,具內體管支管。橫切面略呈橢圓形。隔壁較密,隔壁頸為短彎頸式,頸緣很長並與隔壁接觸或相距甚近。本屬與珠角石相似,其主要區別在於本屬的體管節更扁寬,隔壁頸極短,頸緣很長並與隔壁接觸或相距甚近。奧陶紀至志留紀。中國多產於北方馬家溝組。
珠角石
頭足綱、鸚鵡螺亞綱的一屬。殼直。體管大,體管節扁寬似串珠。隔壁頸向外彎曲與隔壁作45度角。體管內部有鈣質充填物,具體內管支管(放射管)。奧陶紀。分布於亞洲及北美。中國過去所定北方奧陶系中的“珠角石”,現多已改稱阿門角石或鏈角石。
棘角石
拉丁文學名:Echioceras]
目:菊石亞目;科:棘角石;俗名:菊石;時代:侏羅紀早期;分布:全世界
直徑 6cm,殼均勻反鏇,並有圓腹,殼上裝飾有結實、規則的細圓齒的肋條,肋是從核心裡的結節生長出來的。
產地:這種菊石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陸架海里,從反鏇結構的殼欏以推斷棘角石是不適合快速遊動的。它可能以腐肉為食或捕捉移動緩慢的動物。
弓形角石
弓形角石[Cyrtoceras]
目:菊石亞目;科:弓形角石科;俗名:鸚鵡螺;時代:奧陶紀;分布:全世界。
全長 12cm,殼彎曲像張開的長牙,從側面看呈圓形。後部由眾多排列緊密的腔室組合,而現存腔室則組成了殼的前部。這種動物很可能是頭朝下生活在海底附近,它能夠游水並改變浮力。
附註:這種屬的特點是有內部印模,而印模是原先的殼留下的。
圓盤角石
圓盤角石(Discitoceras)
大小:直徑2.5厘米
生存年代:3.62億年至3.25億年前
生存地點:世界各地的深水礁體中
類別:化石-鸚鵡螺亞綱。
特徵:殼平鏇,殼圈斷面近方形。殼面具明顯的橫肋。體管細,早期位於中心,成年移至近背側。梯板頸直, 連環厚。
澳洲角石
澳洲角石[Australiceras]
目:菊石亞目;科:曲菊石科;俗名:菊石;時代:白堊紀早期;分布:全世界
這個屬簡單盤卷的殼隨著其生長,擴展得很快。殼上的裝飾有纖細而緊密的肋條,並擴展到圓腹上。這一科中許多有密切關係的殼的結構都沒有盤卷,因此,體腔便形成鉤狀。
產地:生活在白堊紀早期陸架淺海中,游水很慢。
附註:與許多菊石一樣,最常發現的是澳洲角石的殼階部分,而不是整個標本。
鄂爾多斯角石
時代:中奧陶世;頭足綱;珠角石亞綱。殼大而直,橫切面為圓形或近卵形。體管粗大,位近殼的中心。隔壁頸較長且向外彎,連線環向外呈球狀彎曲,最後部分收縮升高,與下面隔壁形成1~15毫米的間距。氣室較小。體管內部有傾斜的放射狀細支管。產於中國北方。
多味蕾角石
多味蕾角石[Douvilleiceras]
目:菊石亞目;科:多味蕾角石科;俗名:菊石;時代:白堊紀早期;分布:全世界。
殼為內鏇結構,外形壓縮,圓腹上有結實、單一的肋條,每肋條又分成眾多均等的結節,結節原先都長著長殼針。
產地:這屬的游水能力一定很差--殼階寬闊的外形使其在水中的阻力很大。多味蕾角石要花很多時間尋找腐食或捕捉獵物。
附註:這個保存完好的內印模是由黑色的磷酸鈣鹽組成。
無管角石
無管角石[Aturia]
目:鸚鵡螺目;科:無管角石科;俗名:鸚鵡螺;時代:古新世-中新世;分布:全世界。
殼內鏇並壓縮,有一窄淺的核心和圓腹。骨縫的側面有突出的朝後的折皺,這使其與一些原始的古生代菊石十分相似。
產地:無管角石可能生活在相對很深的水中,其壓縮的殼呈流線型以便遊動更快。
附註:該標本是殼上有腔室部分的內療印膜。
房角石
門:軟體動物們
綱:頭足綱
房角石(Camerocera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頭足綱生物,生活在泥盆紀。巨大的房角石長度約為30英呎(9米),不過這個估計值的準確性仍有爭議。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從它巨大的身軀來推測,房角石是一種生活在深海的頂級掠食者(它們可能無法在淺海移動身體),可能以廣翅鱟(例如巨型羽翅鱟)為食。
喇叭角石
門:軟體動物們
綱:頭足綱
亞綱:鸚鵡螺亞綱
喇叭角石(學名Lituites),又名薇角石,是一屬已滅絕的鸚鵡螺類。它們源自於4億6000萬年前的奧陶紀,是已知最原始的頭足類之一,包含了一些最初在水中生活的頭足類。其化石主要是在中國湖南發現,另外在北歐也有發現。
喇叭角石的殼捲曲成平面螺鏇。殼的螺鏇紋輕微接觸。經過幼年的捲曲部份,它們逐漸成長為筆直或輕微彎曲的部份,幼年部份最後只會充滿氣體或液體。成年的喇叭角石會占有部份殼的非捲曲位置。住室的開口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