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視聽語言
英文名稱:Audio-visual language
這些方法和技巧來自於人們長期的視覺和聽覺實踐,可以說是完全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的。用一句專業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不用擔心沒有共同的意義區間,因為這些實踐經驗大多來自於人的本性和長期的研究積累。視聽語言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隨著著這門藝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比如,谷克多認為“電影是運用畫面寫的書法”,而亞歷山大.阿爾諾認為“電影是一種畫面語言,它有自己的單詞,名型,修辭,語型變化,省略,規律和語法”,愛普斯坦人認為“電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綜合這些理論,我們認為視聽語言主要是電影的藝術手段,同時也是大眾傳媒中的一種符號編碼系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態,主要內容包括:鏡頭、鏡頭的拍攝、鏡頭的組接和聲畫關係。
視聽語言包括狹義的視聽語言和廣義的視聽語言。
所謂狹義,就是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合;所謂廣義,還要包含了鏡頭裡表現的內容--人物、行為、環境甚至是對白,即電影的劇作結構,又稱蒙太奇思維。在廣義的意義上講,所有的影視作品都是由視聽語言所書寫而成的文章,只不過這文章不再僅僅存在於白紙之上罷了。
完整概念
1、是一種思維方式,作為電影反映生活的藝術方法之一;形象思維的方法;(文字、對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擺脫的問題);
2、作為電影的基本結構手段、敘事方式、鏡頭、分鏡頭、場面段落的安排和組合;
3、作為電影剪輯的集體技巧和方法:電影視聽語言課主要研究——思維方法;創作方法;基本語言;(鏡頭內部運動、鏡頭分切、鏡頭組合、聲畫關係)。
套用
在中國的文化環境當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說讀書人更愛一種曲折,一種東方的、儒教的委婉。這一點與西方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決定著西方的視聽語言在語境的營造上同中國有著很大的差別。比方說西方可能更注重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而中國人可能更喜歡故事本身,也就是更關注鏡頭呈現出的情節。所以,中國的視覺是有寓意的影象,深刻的,而且其深刻性必須完全育於故事中,絕對不是直白和熱烈。否則很可能被有知識和思想的人士指斥為庸俗和無聊。這是中國特色的欣賞文化,不追求感官而要求思維。不過,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文化的衰變,這種欣賞文化也開始轉變--好萊塢的標準成了世界的標準。但是,唯一不變的是語法,這個是相通的,因為人的生理結構是相似的。
參考書籍
圖書信息
作 者:史曉燕,劉璞 主編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 次:1
頁 數:100
字 數:206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 本:大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967455
包 裝:平裝
目錄
第一章視聽語言概論
第一節視聽語言的概念
第二節視聽語言的構成和特點
第二章鏡頭
第一節構圖
第二節鏡頭的攝法
第三節焦距和焦點
第四節景別
第三章軸線
第一節軸線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關係軸線
第三節運動軸線
第四節越軸
第四章場面調度
第一節場面調度的概念
第二節場面調度的組成
第三節場面調度的技巧
第五章電影聲音
第六章剪輯技巧
第一節剪輯概論
第二節剪輯的鏡頭組接
第三節動作剪輯及其技巧
視聽語言:視聽和語言是一種密不可分的結合體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