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

1982年7月,住戶7075戶,人口24645人。 1990年住戶8930戶,人口24592人。 1948年濟南解放後,城建步伐加快。

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位於市中區東北部。東以花牆子街、上新街、新生大溝與歷下區毗鄰,西以桿石橋、民生大街桿石橋街道辦事處相接,南以經十路轄段與四里村街道辦事處接壤,北以城頂下埃街與共青團路街道辦事處搭界。面積0.69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短,呈豎長方形。地勢南高北低。街道辦事處以主幹道路西青龍街命名,辦公機關駐徐家花園街12號。 轄區歷史悠久,名勝古蹟較多。始建於元代的古典園林建築萬竹園,秀竹青茂,泉碧水清,雕樑畫棟,古幽清雅;始建於1295年(元代元貞元年)的清真南大寺,建築規模宏偉,古樸典雅,為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南七十二名泉中的登州泉、 東高泉、望水泉、杜康泉、石灣泉、通惠泉和飲虎池,分布轄區。另有8個泉外泉,其中白雲泉位於萬竹園內西南隅,泉亭池(泉)位於萬竹園內後院,白龍灣泉位於圍屏街西首,圍屏泉位於圍屏街東首北側,飲虎池(泉)位於飲虎街南端,青龍泉位於西青龍街派出所院內,道林泉位於飲虎池前街,井影泉位於飲虎池街中部,泉水均始涌於宋,枯於今。還有兩壕(南圩壕、西圩壕)、兩溝(新生大溝、民生大溝)、四橋樑(紅橋、青年橋、科技橋、慈惠橋)。東北部開發較早,商貿繁榮,交通方便。
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轄區有街、 巷24條。駐有省、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等16個系統共118個部門。 較大單位有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科技館、山東歌舞劇院、山東省藥品檢驗 所、山東省博物館、濟南教育學院、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國貨商場、山東劇院等。 轄區原為古歷城城廂西關。1929年屬城外三區。日偽時期(1937~1945年), 屬城外西區。國民黨時期(1945~1948年),沿襲舊制,仍屬城外西區,轄四、五、 六坊和9個保暨百餘個甲。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後,實行軍事管制,建立街政府, 街下設閭。 轄區屬濟南特別市四區。1951年1月行政區劃調整後,為三區第六街政 府, 1952年改稱三區第六大居委會,1954年稱三區第六街道辦事處。1955年9月三 區改名為濼源區,隸屬關係未變。是年12月街道辦事處以轄區內主幹街道西青龍街 命名。 1956年7月16日,濼源區撤銷後劃歸市中區。1959年12月市中區撤銷後劃歸 歷下區。 1961年10月復屬市中區,同時改稱市中區人民公社西青龍分社。1963年3 月復稱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文化大革命”初期(1967年初)易名紅旗區東風街 道革命委員會;1971年12月改稱紅旗區青年橋街道革命委員會,1977年10月恢復市 中區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1988年有工作人員38人。辦事處下轄14個居民委員會, 389個居民小組。
元、明時期,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轄區住戶分散,人口稀少。到清末民國初年,人口驟增。據1948年9月, 轄區住戶達千餘戶,人口5465人。1963年7月,住戶達4003戶,人口17771人。 1982年7月,住戶7075戶,人口24645人。1990年住戶8930戶,人口24592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為35589人。與解放初期相比,增長4.5倍。從1963年開始,辦事處增設計畫生育專職機構,進行控制人口增長的宣傳、教育,採取積極措施合理控制。 1990年,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61‰,出生率為11.49‰,死亡率為6.88‰。 轄區為多民族聚居區,也是濟南市穆斯林主要活動地區。1948年以前以漢、回兩個民族人口為主。到1990年底,已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共7個民族。漢族人口占73%,回族人口占24%,其它5個少數民族人口僅占總人數的3%。 轄區居民早期多務農從耕, 少數民族居民從事商貿, 尤善肩挑叫賣。1902年(清光緒廿八年),清政府農工商局在轄區東部開辦工藝局,設銅鐵、毛毯、繡花、織布、 木器、洋車6個工廠。同年建勸業場。1932年,國人倡導抵制外貨,改名國貨商場,大小店鋪百餘家,經營日用百貨,品類齊全,是濟南早期興辦的幾個綜合性商場之一。城頂一帶乾鮮果品、牲畜禽蛋等行棧先後開業,經濟日趨繁榮,街容巷貌因豪紳顯貴遷此定居亦有所改觀。 1948年解放以後, 轄區工商業發展較快。1958年街居工商業開始起步,以解放家庭婦女勞動力為宗旨,貫徹三就(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四為(一為城市人民生活服務、二為國防服務、三為工業生產服務、四為農業服務)、兩條渠道(解放婦女勞動力、安置社會閒散人員)的工作方針,由小到大,逐步發展。1963年4個工廠上交市、區後,街居工業尚有6個工廠和6個站組, 生產經營項目有:制盒、麵條加工、磨粉、打繩、代營代銷、蒸饅頭、打燒餅等,1970年又上交3個街辦工廠,到1978年,街居工業產值已達110萬元, 利潤25萬元;1978年以後,工商業得到了較快發展。1987年有街辦工廠7個,增加了服裝、印刷、鍋爐、彈簧、蓄電池、皮革加工等產業和建築安裝業。主要產品有市中低壓鍋爐一廠的LSF型低壓蒸汽鍋爐,為山東省勞動局定型消煙除塵產品。濟南市中化妝品廠產品東緋護膚霜暢銷各地, 年創工業總產值700萬元。服務網點有代營店11個,飯店6個,生活服務站1處,居辦生產組6個,商業營業點收入133.4萬元, 年利潤42.5萬元。1988年工業總產值完成849.6萬元,利潤61.5萬元。商業營業點收入171.45萬元, 年利潤21.86萬元。1990年底有市中印刷一廠、市中低壓鍋爐一廠等9個工廠企業, 商業飲食、服務業有遠東貿易公司、國貨商場、青年回民飯店等24家, 設攤點群6處,個體經營戶達387戶。工業總產值達995萬元,利潤78.72萬元。商業營業收入138.7萬元,利潤15萬元。地方小吃涮羊肉、紅燒羊蹄、馬蹄燒餅、麻醬燒餅、吊爐燒餅、米粥、甜沫,都獨具特色。
轄區在濟南開埠前,多為農田畦地。元、明時期始建街巷,初期只有兩條土路。民國初年, 已建成20條街巷,其中:沙土路17條,瀝青路1條(徐家花園街),石板路2條(西青龍街、 花牆子街)。後居民陸續遷此定居,住宅建築多是平房、四合院,偏僻小巷多臨街棚戶,轄界逐步擴展。1938年闢建新市區(俗稱南商埠),住房多呈窯洞式圓頂(砼)平房和兩層小洋樓,為日僑聚居地。1948年濟南解放後,城建步伐加快。1953年拆除舊圍牆,拓建文化西路。到1985年,整修街道17條,竣工面積達18420平方米, 整修大小里弄(胡同)23條,竣工面積5795平方米,鋪裝瀝青混凝土路面27597平方米, 街巷全部實現道路瀝青化,排水管網化。在新生大溝西側闢建了44幢居民住宅樓,建築面積達42750平方米,安置居民戶806戶,2231人, 並在街頭路邊闢建花壇、公共綠地面積達3459平方米。1989年5月又相繼拓建桿南住宅小區,建成6~7層居民樓12幢,面積達42000平方米,拆除舊房537戶,居民全部回遷安置。 是年9月在經八路東段開闢全市第一條科技街,安置省、市科技專業單位16家。1987~1989年,拓建民族大街農貿市場,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設立攤點600個, 經營商品11個大類,年交易額達1800萬元。到1990年,轄區公共衛生設施齊全配套, 新建公廁19處(其中水沖式8處),垃圾樓台15處,設立公共垃圾箱(點)92個,配備專職保潔人員22人,保潔面積86397平方米。設防疫消殺站1處。 轄區有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通行線路4條,汽車站(點)8處,交通方便。
西青龍街街道辦事處轄區文化事業興旺。 清末建成的勸業場內設有電影院、戲院、說書場等6個文藝場所,著名鼓書藝人謝大玉、孫大玉、王大玉與梨花女後鹿巧玲技藝高深,有三玉一皇后之說, 廣為流傳。1934~1942年間,上新街南首建成1座古樸典雅、宏偉壯觀的民族式建築,原系道院與?字會舊址,現為山東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室。1954年在文化西路轄段建成具有民族建築風格,設備完善的山東劇院。另有山東省藝術館和山東省歌舞劇院兩個專業藝術團體。街道下轄14個居屬文化站(室),闢建街頭牆報欄地22處,為轄區居民借閱各類讀物提供了方便。轄區回民民眾自發組建龍燈、旱船、高蹺演出隊,回民業餘京劇團,每逢年節慶典活動,民眾性的文藝演出豐富多采,頗受民眾歡迎。 民國時期,轄區有私立國小兩處。解放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90年底,有濟南教育學院、 濟南鐵路衛生學校、回民國小、上新街國小和幼稚園(所)6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解放前, 轄區僅有少數個體行醫和1個私人診所。解放後,各街居已陸續建立醫療保健機構,醫療服務半徑在1公里內已達85%。1990年,已有大型綜合性醫院5所,辦事處設有衛生院,配備了專職醫務人員,人均壽命已由解放前的35歲上升到70歲左右。 轄區解放前曾設國立國術館,1921年武術大師王兆林等在清真南大寺創立濟南俊英體育社。解放後,體育事業重視普及與提高,體育俊傑相繼湧現。有解放初期的全國第一屆運動會上獲民族式摔跤輕量級冠軍的國家級健將馬清宗;有稱譽體壇籃球界的馬連仲、馬連民、馬連保“馬氏三傑”;有多次參加世界籃球比賽,榮獲國家體育健將稱號的亞洲籃球明星張斌。街頭、廣場每日晨曦參加廣播操、交誼舞、迪斯科舞的民眾有200餘人,常年堅持。闢建4個門球場地,5處舞廳,5處籃球場。成立兩支氣功隊伍,參加練功者已達70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