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11.20—12.30(不包括螯基突露部分)。體長12.30者,頭胸部長4.50,寬3.50;腹部長8.80,寬8.00。前中眼稍大於後中眼,後中眼縱向排列,周圍有一黑圈,中眼域長大於寬,前邊稍大於後邊。背甲黑褐色與位於亞軸部分的黃色條斑相間。胸甲黑褐色,正中淺色條斑中間斷裂,不完整,螯肢粗長,前方有黃褐淺斑。顎葉、下唇基部黑褐色,遠端邊緣黃褐色,下唇寬大於長。觸肢、步足黃褐色,有暗褐色環紋。腹部背面灰黑褐色,正中一黃白條斑,兩端尖細。此條斑的後半部兩側有4—5條深、淺褐色相間的斜條紋。肌痕5對,葉狀斑很不明顯。不同個體背中縱斑有變異,有條斑多處斷裂而呈4個逐漸減小的方形白斑。
腹面正中黑褐色,前端及側緣有褐色點線,後側方有一對橢圓形白堊斑,腹部腹面這處斑紋與Tikader & Bal所描述為啞鈴形稍有不同。紡器黑色,前側及後方有淡色小條紋。兩側深、淺褐色斜紋相同延伸至背側、外雌器基部圓柱形,較粗長,垂體較粗短,彎折處與基部交角大於90°,收縮部位於中心偏前。從腹面觀匙狀部橢圓形,第一側隆起不明顯,第二側隆起即交配孔開口處,被垂體所遮蓋,遠端呈圓錐狀,這與Tikader& Bal,1981年所描繪的有兩對側隆起,第二側隆起遠端呈平截狀,略有不同,暫擬視為種內個體變異。
雄蛛
體長6.10。背甲黃褐色,頭區較窄,胸區寬圓,其兩側緣褐色,中窩、頸溝明顯。第Ⅱ脛節內側上的刺排列順序為:背側:4刺;中:10—13刺;腹側:15—17刺。腹背中央之白色寬縱帶隱約可見。其他形態結構皆同雌蛛。觸肢器之中突呈鴨梨形。(雄蛛描述及圖版仿胡金林等1987年所著《西藏農林蜘蛛(一)》第335頁,圖16)。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印度。國內分布:中國(雲南、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