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

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

《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是2014年9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豐收。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內容簡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走過了六十年的歷史。在這六十年中,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兵戍邊、保家衛國的功能在今天的現實中愈發重要。《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全面記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輝煌歷史,他們剿匪平叛、建政維穩、修渠引水、開荒造田,使荒原變成綠洲,使兵團成為了維繫中國邊疆穩定的“西長城”。在今天的現實下,這部作品無疑有重大的意義。

作者簡介

豐收,落生絲綢古道驛站,長大在中國西部荒原。
國家一級作家,代表作有長篇紀實文學《西部監獄》、《西上天山的女人》、《鑄劍為犁》,長篇報告文學《綠太陽》、《藍月亮》、《最後的荒原》、《夢幻的白雲》、《鎮邊將軍張仲瀚》、中篇小說集《駱駝峰》。

圖書目錄

序·古道天涯
卷一·屯墾天山下
第一犁
古韻長歌
走西口
迪托夫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卷二·酒與水
勝者王侯敗者寇
西瓜熟了
地窩子
桃園三結義
卷三·家國女人
月老紅繩將軍牽
小女兵的革命與愛情
犁繩髮辮
明月出天山
卷四·西部的浪漫
追夢白銀王國
家住沙漠
五彩的田野
青春不老
卷五·西長城
1962:伊犁河谷的槍聲
西線有戰事
阿拉克別克
諾亞堡
巴爾魯克
格登山下
霍爾果斯的婚禮
卷六·年輕的城
軍墾第一城
”八一”
雄關漫道
共和國版圖上新的星座
後記·鄉關何處

後記

後記·鄉關何處
200年11月4日,一聲啼哭告訴我們添了一個侄孫女。給孩子報戶口時,侄女沒聽奶奶的話,她在籍貫一欄里給女兒填寫了“新疆石河子市”,而不是奶奶說的“河南柘城縣王金梅大隊李本寺村”——那是奶奶爺爺的老家。我支持了侄女,這個河南的老家離她太遙遠,離她的女兒更遙遠得縹緲。她心裡,留有童年影子少年足跡的石河子才是老家。
這個嬰孩是石河子第四代“軍流苗裔”。
她的太爺爺已在這裡的黃土下安家。
“你的老家是哪兒?”在新疆,這是一個經常會被別人問到,也常常會問別人的問題。
無論父輩怎樣地鄉音不改,兵團第二代、第三代的故鄉都是——新疆。
我們怎么會不愛自己的故鄉!何況黃土下已埋有我的親人——我再也扯不動的根!
1993年4月4日,四十七團所有的老兵戎裝在身,胸佩當年跟隨王震將軍南北征戰時榮立的軍功章,一大早列隊在塔克拉瑪乾邊的條田林帶前,仰望長天……
這一天,在中國這片最大的疆域——古稱西域的新疆,有多少雙眼睛等待著一架飛機的到來……
1993年3月12日15時3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王震逝世。遵照王震將軍的遺願,這架專機運送他的骨灰撒歸天山。將軍生前多次袒露心跡:“骨灰撒在天山,成為新疆大地的一粒。”
在這一天,遍布天山南北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一個名叫“兵團”的部族,他的二百五十萬人眾和許許多多從那個年月走過來的“老兵團”,還在等待著另一個人。
他自1966年離開新疆,至今已有二十七年,從1980年仙逝京城算起,也已十四個年頭。
在兵團老兵們和老新疆的心裡,他的形象沒有因時問的流逝而淡化、疏忘,反而因這一方水土的壯麗歷程,被詩化、雕塑得更加高大、挺拔、親近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從來就沒有忘記過他——張仲瀚。
今天,他終於隨同王震將軍魂歸天山。這是將軍的遺囑:“仲瀚無兒無女,和我一起回新疆吧!”
這更是他的夙願,早在1949年秋天,王震問張仲瀚是想去新疆呢,還是隨賀老總南下入川?張仲瀚選擇了前者。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張仲瀚對黨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對王震將軍,對探視他的好友故舊都說過:
“如果我一生中有過最傷心的事,那就是迫使我離開了新疆。”
生不能還,魂歸天山。
飛機飛越天山。沙海邊的老兵揚起頭顱,向著長天致軍禮。他們一遍遍呼喊:“司令員!您回來了!政委!您回來了!又和我們在一塊兒了!”
銀燕飛臨石河子綠洲。這是您夢牽魂繞的地方。 一捧骨灰,一捧花瓣,飄飄灑灑,回歸綠洲大地的每一塊田壟,每一方阡陌,每一條河流……融入新城和每一道綠樹垂蔭的街巷……
老兵們的司令員沒有回到湖南瀏陽,那是他親人最多的故鄉;他沒有留在北京,那是他一生中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他沒有留在穿山越嶺的鷹廈鐵路,海南島,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北大荒。
老兵們的政委沒有回到河北滄州崔爾莊,那是他祖脈綿長的故鄉;他也沒有留在北京,那是他人生最後落腳的地方。
不散的靈魂,選擇了邊遠的新疆。
蒼天有靈,大地動哀,紛紛揚揚的清明雨寄託著沉重的哀思和懷念。
天山,天賜之山——
雄奇俊美的骨架,定位高天闊地的新疆。
鍾天地靈氣,聚日月光華,納百川魂魄,育一方生靈。
以百萬年的歷史,見證滄海桑田,西域古今。
今天,浩浩雲海環攬巍巍雪峰,銀裝素裹,承接英魂。
一捧花瓣,一捧骨灰……
如果必須生一千次
我願意生在這個地方
如果必須死一千次
我也願意死在這個地方
在塔里木,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年開發塔里木時,資金不足,號召拓荒者捐款時說,以後要在塔里木最好的地方立一塊碑,捐過款的人,都刻上名字。
幾十年過去了,老兵們一直在打聽,塔里木的碑樹在了哪裡?碑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
我尋找過這塊碑。一方方綠色的田野,一座座美麗的綠洲小鎮,還有一塊塊以農田序號稱謂的墓地……
在阿拉爾,我去過一方老兵叫作“幸福城”的墓地。這塊墓地很大,塔里木最早的拓荒者先後都集合在了這裡。高高的白楊林環繞著的墓地,荒草覆蓋了一座挨著一座的墳頭。墳前立的碑,或是一塊枯裂的胡楊木板或一截水泥殘樁,許多墳前連這些也沒有,也是天地給予的大氣了!西沉的夕陽里,我祈禱上蒼記住沙土下的男男女女,佑護沙土上的眾多生靈。他們仍在追求幸福。一片片荒原甦醒了,一批批人倒下了……
其實,遍布天山南北以部隊番號稱謂的農場,都有一塊“幸福城”這樣的墓地。與阿拉爾不同的是,這些墓地大都以農場連隊序號或是條田序號稱謂。孔雀河養育的二十九團,拓荒者最後的歸宿地序號“十八”,就叫了“十八連”或是“一百八十畝地”。塔里木河下游三十五團的墓地,叫“十四連”。我下鄉的一二七團,是一塊序號“八十二”的條田,“八十二號地”就漸漸叫開了。這些地塊都是難長莊稼的鹼泡子鹽疙瘩。生前,血汗把戈壁生土滋養成了長莊稼長糧食的熟地;最後只把焐不熱泡不熟的鹽鹼地留給了自己。
幸福城,還有這些“連”或“地”,是綠洲農場最早的歷史和文化,這一方生民的根基。他們和每一條渠水,每一條林帶,和亘古不變的黃沙,還有黃沙下的埋藏融為一體,化作漸行漸遠絲絲縷縷的傳說,留給後人蒼涼又溫暖的追憶,影響著大地懷抱的一切。
離開幸福城時,夕陽正從棉田後的楊樹林落下,開始它新的輪迴。
——老兵不死
他們只是慢慢離開……

序言

序·古道天涯
小院角落那隻黑羽翎的紅公雞還沒打鳴呢,劉來寶老人就催著老伴趕緊起床。老伴努爾莎汗說,你今天就不去了吧……
“摔不死!”老伴的話沒說完,劉來寶就把她戧了回去。
“好好好,你去你去,我這就給你拾掇去。”
劉來寶穿好沒有領章的軍裝,戴好沒有帽徽的棉軍帽——這是他在這一天的正裝——走出家門時,懸在半空里的太陽已經把南疆冬日大地烘烤得暖融融了。劉來寶抬頭望天,笑了:“好日頭!”老兵劉來寶九十有二,身板兒還是那么挺展展的。
年年的12月22日這一天,劉來寶和他的老夥計們都要在塔克拉瑪乾沙漠進行一次徒步拉練。只是,佇列里當年的老戰友一年比一年少了,拉練的距離一年比一年短了。2013年的這一天,也就是象徵性地在沙地邊走了不長的一截兒。看一看,佇列里也只有七八個老兵了。九十二歲的劉來寶成了老大,他後面的幾個也都年近九旬。
可不是嘛,算一算,走過六十五個年頭了……
一百多年以來,人類有兩次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乾沙漠的記錄。
一次是1895年夏,瑞典人斯文·赫定博士率探險隊深入大漠,不但沒找到傳說中的古城,反而折戟沉沙,幾乎葬送了整個探險隊!斯文.赫定掙扎著在和闐河獲救。這次考察發現了丹丹烏里克、喀拉敦、麻扎塔格吐蕃戍堡……斯文·赫定還給人類留下了一筆歷史文化財富:((絲綢之路》、《中亞考察報告》、《亞洲腹地探險八年》。還有一次,就是從延安走來的軍人徒步穿越死亡之海。
這支一路西進的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第五師十五團,為粉碎國外敵對分子利用民族分裂勢力糾集國民黨殘餘陰謀暴動,在進駐阿克蘇的第二天啟程徒步急行軍橫穿塔克拉瑪乾沙漠,進軍南疆重鎮和田。
新疆苦,苦在路上。
沙地急行軍,比平地上吃力得多,沙窩窩裡走一步都不容易。戰士還要背上一桿槍,一把刺刀,四十發子彈,四枚手榴彈,還有四五斤乾糧.一個行李卷,機槍連就重多了,一天要走一百多里。
劉來寶是火頭軍,比別人多了副挑擔,重量可想而知。行軍第七天,部隊夜裡三點就出發了,為了找水。走了十二三個小時還沒有找到水。不少戰士出現了症狀,身上起小黑疙瘩,一片一片的;皮膚發青,有人暈倒了,團長下令殺馬飲血救命,戰士們抱著馬脖子不鬆手,哭得傷心,捨不得啊!機靈些的,發現馬要撒尿,趕緊地拿缸子接住,濕濕嘴唇,救命的讓喝上一口。“正急著呢,前面起了煙火,偵察排發出的信號,找見水了!戰士們一下子來了精神,這一天,部隊在沙漠裡走出了一百八十多里!” 行軍第十天,部隊遇上了沙塵暴,飛沙走石,天地像罩上了一口黑鍋,混混沌沌的。沙丘小山似的移動著,胡楊樹給攔腰刮斷了。馬、毛驢驚跑了,攔都攔不住,駱駝臥在地上叫得讓人恐懼。戰士們沒見過這個情景,手拉手怕被風也捲走了,嚮導說黑風暴里最怕迷路,背朝風原地蹲下就不會有事,傳令兵的號聲響了。
“哎呀,多虧了我們的軍號!風撕天裂的,蓋不住我們的號聲,聽見號聲,戰場上衝鋒一樣,部隊很快抱成了一個團團……”橫穿塔克拉瑪乾的急行軍,劉來寶記了一輩子。
只是可惜,排長李明,沒能走出這次沙塵暴……
十五團啟程阿克蘇南下和田時,二軍六師師長張仲瀚率領的入疆先遣隊已踏上焉耆古國的地界。
自1948年9月12日發起戰略大反攻,經遼瀋、淮海、平津戰役,解放軍已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194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授命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進軍西北。繼攻克西安、寶雞後,8月26日,第一野戰軍攻克國民黨西北政治軍事中心蘭州。9月5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西寧。
中共中央最初的戰略布局,新疆問題放在建國之後解決。當獲悉英美憑藉英屬印度地利之便策動以馬步芳為首的西北“五馬”——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馬呈祥——撤聚新疆,糾集新疆泛伊斯蘭分裂主義分子,重彈“東土耳其伊斯蘭共和國”老調,搞分裂割據負隅頑抗的陰謀,而蘇俄與蔣介石政府尚有外交關係時,即令一野彭德懷部搶占河西走廊,切斷“五馬”聚合之路,而後兵分兩路,以第二軍為左路軍挺進南疆;以第六軍為右路軍挺進北疆,鐵壁合圍解放新疆。1949年9月24日,一兵團二、六兩軍會師酒泉,兵臨玉門關,直逼新疆大門。
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新疆省警備總司令陶峙岳將軍通電起義。
1949年9月26日,國民黨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通電起義。
1949年12月17日,解放軍駐疆部隊、三區革命民族軍、新疆起義部隊會師迪化,聯合舉行入城儀式。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新疆省人民政府同時宣告成立。
百年動亂的新疆自此進入歷史新紀元。
1949年冬至那天,二軍第五師十五團進駐古城和田,建立起共和國的新政權。自12月5日啟程阿克蘇一千八百名指戰員歷時十八天,行程一千六百里,橫穿塔克拉瑪乾沙漠。
12月25日,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勛發來賀電:“你們進駐和田,冒天寒地凍,漠原荒野,風餐露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進軍記錄,特向我艱苦奮鬥勝利進軍的光榮戰士致敬!”
自此,這支部隊剿匪平叛,建政維穩,守崑崙邊卡,築新藏公路,修渠引水,開荒造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