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車輻村

西車輻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28公里、鄉政府駐地東2公里處。坐落在原山之陰、淄河之陽。東與東車輻毗鄰;南與車夫南峪隔淄河相望;北靠炮台頂,與博山區響泉村搭界。遠遠望去,整個村莊呈梯形布局,依山傍水,白牆紅瓦,綠樹掩映。全村現有人口768人,耕地506畝。

村莊名片

西車輻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28公里、鄉政府駐地東2公里處。坐落在原山之陰、淄河之陽。東與東車輻毗鄰;南與車夫南峪隔淄河相望;北靠炮台頂,與博山區響泉村搭界。遠遠望去,整個村莊呈梯形布局,依山傍水,白牆紅瓦,綠樹掩映。全村現有人口768人,耕地506畝。

傳說,宋朝柴王(世宗)曾率兵途經此地,因道路崎嶇而折斷戰車輻條,即令兵士就地取材修好車輻。居民以車輻名村,以志紀念。為示區別,將鼎立之村,按方位分別冠以東、西、南三字,該村謂西車輻。

據《只氏譜》記載,明朝只姓建村。只姓為世代戶。後有郇、谷、崔、孫等姓遷來。數姓之中,郇姓人口居多。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杓山保·西車輻。”民國初期屬萊蕪縣第六區和莊鎮;1941年5月屬萊東縣石馬區,1942年復屬萊東縣石馬區;1945年10月,石馬區合入常莊區,屬萊蕪縣常莊區。1951年3月稱萊蕪縣第十區,1956年10月復稱常莊區;1958年3月屬和莊鄉,10月改稱和莊人民公社;1959年3月並人常莊公社。1984年3月屬常莊辦事處;1985年11月撤處劃鄉屬和莊鄉。

村南有座南北走向的山,系原山余脈,叫鍋壙埌山。傳說,古代有一位南方蠻客,探明淄河南岸的峭壁中有口金鍋,經千錘萬鑿終於挖出。不料金鍋溜下山崖沉入河底。蠻客在情急之中,用金火棒猛力向河底亂捅,結果河床捅出了窟窿。金鍋掉進了地宮。從此,山頂上留下了三個連通的大洞口,因形如燒火的鍋灶,取名鍋壙埌。因為河床有了漏洞,每當河水流過,水量就會減少。據考察,淄河中上游屬喀斯特地貌,既有崛起的高峰,也有塌陷的谷地和神奇的地下溶洞。故民間流傳著“淄河十八漏,漏漏出王侯”的俗語。淄河源於原山,鍋壙埌山居淄河上游,山下的漏子屬於淄河第一漏洞,據傳,古代村里曾出過大官。

村西有片黃土高台,叫棉花台。村民在取土時,曾挖到古墓群,曾出土青銅劍、青銅戈、箭鏃、人骨、陶器等。據說和莊村東、西車輻村西一帶,為艾陵之戰的戰場。這一帶位於青石關南、淄河崖邊,土地比較開闊,當年吳軍避開固若金湯的青石關東行,齊國禦敵於國門之外,當在情理之中。

村北炮台頂東的北山頂上,有座用石牆圍成的橢圓形山寨,周圍長300米,牆寬1米、高2米,上有女兒牆。東、西、北三面有石壘的寨門。相傳是古代百姓為防禦兵匪侵擾而建築的,敵人來犯之,村民便紛紛登上石牆,用裝滿石灰粉的罐子和石塊作武器,居高臨下打擊敵人。

革命戰爭年代,該村熱血青年踴躍投身革命。1946年“大動參”時,僅有400多口人的小山村,就有18名青年參加解放軍。解放戰爭中,郇正禮等6人為國捐軀。淄河系季節河,西車輻屬枯水村,大旱之年需到4里以外去挑水。外地人調侃說,車輻人都是屬“貓”的——像貓一樣吐唾液洗臉。夏季雨量集中,淄河常常泛濫成災。1945年農曆6月18日夜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大水衝破堤岸、沖毀村莊、吞噬生命。劫後餘生的老人,至今心有餘悸。

解放後,黨支部帶領村民“先治坡後治窩、治山治水改山河”。

西車輻村 西車輻村

1952年在政府扶持下,修築淄河北堰3華里。1954年,口鎮籍教師耿慶祥帶領學生廣植柳樹,現餘20餘棵,粗需合抱,高可參天,成為淄河北岸的一道風景。1968年在村前岸邊建成蓄水700餘方的方塘一座。1976年農業學大寨,村民車推肩挑,將村西的河道裁彎取直,改河造地50畝,並結束了去和莊需涉水過河的歷史。在政府大力支持下,1985年終於在村南黑峪打出了水量充沛的深井,1992年安裝了自來水,甩掉了缺水的帽子。1987年秋,硬化了沿河路和北胡同路。2001年春,又硬化了環村路。

西車輻村素有尊師重教的傳統。1958年至1959年春,公社化吃食堂期間,村莊東部20多戶農民騰出住房當教室,成立共產主義國小,學生200多名。1985年,在常莊辦事處率先建成六配套的新國小,被評為校舍改造先進單位。1986年建成設施完備的幼稚園,受到泰安市婦聯的表彰。1998年8月合班並校後,投資2萬元將村國小改建為幼稚園,吸收車輻三個村的幼兒入園,2000年被萊城區教委命名為示範幼稚園。

該村靠近陶瓷琉璃之都——博山,受齊文化風俗浸潤,經商之俗由來巳久。車輻村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車。正如老者所言:“車輻,車輻、托車之福。”合作化以前,村民推著獨輪車,跋山涉水,到臨沂、日照、濟寧、滕州和安徽宿州等地,做陶瓷、琉璃、茶葉等買賣。其中,郇宜思在滕縣、崔延文在濟寧、只奉儒、郇宜祥在口鎮設有貿易貨棧,經營觸角伸到魯西南一帶。運輸工具不斷更新,運輸業飛速發展。1995年,村委利用石灰石資源優勢,在鍋壙埌山腳建起了石料廠。

如今,連線沂博公路、博萊高速路橫穿村境的石(馬)和(莊)公路,正在建設之中。便利快捷的公路開通後,車輻車輪也會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人文自然

①原山:《水經注》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
②西車輻古墓群:位於村西炮台山南麓的棉花台地。東西長約240米、寬約80米。村民在地東端取土時,挖到較多的土坑豎穴墓,西邊也挖出幾個磚室墓:收集的器物有陶器、圓形方孔錢。陶器有豆、壺、罐、尊、缽等。市文物辦曾徵集了部分文物.
陶豆1件:殘,尖唇,侈口,淺腹,柄無,剩圈足。口直徑17.5厘米,圈足直徑15.7厘米。
陶壺2件:相同,盤口,尖唇,短頸,斜肩,鼓腹,小平底。腹有底紋,下飾細繩紋。通高28厘米,盤口直徑14.5厘米,腹圍72厘米,底直徑6厘米。
陶罐1件:斂口,短頸,圓肩,鼓腹,小平底。腹飾細繩紋。通高26.5厘米,口直徑23.8厘米,腹圍109厘米,底直徑13厘米.
喇叭足灰陶尊:敞口,平沿,方唇,長束頸,圓肩,鼓腹,喇叭形圓足,肩、腹各有一紐細繩紋,每組4道,頸、圈足處各有一組粗弦紋,每組3道。肩下兩側各有一輔首。通高38.3厘米,口直徑14厘米,腹圍8l厘米,底直徑16厘米。灰陶,漢代文物。
陶磚:灰色,邊飾有四出頭紋(太陽紋),兩頭有子母扣。磚長32厘米,寬15.5厘米,厚5厘米。
方孔圓錢有半兩、五株錢等,數量較多;半兩錢直徑2.3厘米,方孔邊長0.9厘米無內外郭.錢文半兩,是小篆。五銖錢直徑2.6厘米,方孔邊長l厘米。錢文五銖是小篆,背素麵。東漢的五字交筆彎曲柔圓。銖字金字旁頭部三角形較大,朱頭為圓曲形一五錸是漢武帝元狩五年開始鑄造的,一直通行到隋代。
③滄海桑田禹王山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他在太行山考察時,發現山崖中夾有一層卵石和海生螺蚌化石,從而推測這一帶很早以前是滄海。無獨有偶,原山王峰北側的懸崖上發現有古代掛船用的金屬環,西車輻村南鍋壙琅山上有許多小卵石。這與大禹治水的傳說不謀而合。,遙想遠古時代,原山周圍是一片茫茫水澤,頂部開闊平緩的原山則是汪洋之洲,故稱其為平洲。、多虧大禹櫛風沐雨率眾疏浚河道,使芸芸眾生擺脫困境、解除水深之患。為銘記大禹之功績,百姓稱原山為禹王山,並在山頂建了禹王廟。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周圍百姓匯聚廟前,或跳蹉腳舞,或焚香叩拜,以隆重的禮儀祭奠禹王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