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又叫西谷米, 是印度尼西亞特產, 西米有的是用木薯粉、 麥澱粉、 苞谷粉加工而成,有的是由棕櫚科植物提取的澱粉製成,是一種加工米,形狀像珍珠。有小西米、中西米和大西米三種,經常被用於做粥啦羹啦和點心當中。西米主要成分是澱粉,有溫中健脾,治脾胃虛弱、和消化不良的功效。 西米還有使皮膚恢復天然潤澤的功能。所以西米羹很受人們尤其是女士的喜愛。
主要原料是Metroxylon rumphii和西谷椰子M.sagu兩種原產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西米棕櫚。西米棕櫚生長在低洼沼澤地,通常高9米,乾粗。15年成熟後長出一花穗,莖髓充滿澱粉。當果實形成和成熟時,便吸收澱粉,使莖幹中空。樹在果熟後死去。栽培的西米棕櫚在花穗出現時砍斷劈開,取出含澱粉的髓磨成粉,加水在濾器上方揉捏濾去木質纖維,洗滌數次後即得西米粉,在當地食用。外運的西米是加水調成糊狀,而後搓磨通過篩子,製成顆粒,根據顆粒大小分為珍珠西米或彈丸西米。西米幾乎是純澱粉,含88%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質、少量脂肪及微量維生素B族。在太平洋西南地區,西米是主要食物,用其粗粉做湯、糕餅和布丁。在世界各地,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制布丁或醬汁增稠劑。紡織工業上用作挺硬劑。在印度尼西亞婆羅洲塞蘭島,西米棕櫚林面積極大。婆羅洲所產西米大量輸入歐洲,由於需求量日益增加,種植面積也在擴大。其他作為西米來源的印度尼西亞棕櫚有桄榔Arenga pinnata、酒假桄榔Caryota urens和菜棕Coryphaumbraculifera。南美產西米的兩種棕櫚是Mauritia flexuosa和Guilielma gasipaes。
這樣我們可以理解西谷莖髓即為西谷棕櫚的最精華的部分,可以認為是“果實”,可以用來製成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