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藏曆新年

西藏的藏曆新年

西藏的藏曆新年前夜,人們將把早已備好的各種供果和青稞幼苗供在佛龕之前,預祝新的一年豐收吉祥。 “切瑪”主要象徵著過去一年來的好收成,也預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藏曆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把早已在盆中浸泡發芽的青稞幼苗供在佛龕之上,預祝新的一年豐收吉祥。

西藏的新年是藏曆正月初一,在拉薩地區人們從藏曆十二月就開始有計畫、有步驟的準備年貨了。風乾與新鮮的牛羊肉、酥油、人參果、青稞酒等是過年必需準備的飲食,同時還要準備供品、經幡等祭祀祈福用。從十二月中旬開始,還要準備花樣眾多、香酥可口的各種藏式糕點等食品。新年的

西藏的藏曆新年西藏的藏曆新年
前夜,人們將把早已備好的各種供果和青稞幼苗供在佛龕之前,預祝新的一年豐收吉祥。每家每戶都還要準備彩繪或雕花的精緻“切瑪”,它是用木料製作而成的“斗”狀木盒,外面繪有各種花紋圖案,斗里一半裝炒熟的小麥粒,一半裝糌粑面,斗上再點綴一些小塊酥油,插上數支染色的青稞彩穗,再插上兩支狀似古代令箭的木牌,木牌上有酥油彩塑的吉祥八寶與喻意幸福平安,和睦吉祥的花鳥人物。“切瑪”主要象徵著過去一年來的好收成,也預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到了藏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各家各戶都要灑掃門庭,清潔衛生,平時無暇顧及的小角落也要認真的打掃一遍,然後,將垃圾集中起來倒在離自己家很遠的地方,這表示將一年來積累的不淨全都扔掉,以迎接新的一年。這不光是衛生大掃除,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種儀式。打掃完以後,屋裡再鋪上新的卡墊,將家裡整飾一新。在老城和農村,人們還要用石灰石、白漆或糌粑粉在門前畫上吉祥的圖案,許多家庭還會在廚房裡或灶堂上畫蠍子之類的圖案來辟邪。

除夕之夜,最富樂趣的儀式要算吃“古突”面和驅邪儀式了。“古突”是按日期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是面糊羹的意思。家庭主婦在做古突時,有意地在這些麵疙瘩里放各種小東西,來測試家人在來年的運氣。吃古突的時候,不管是誰吃到形狀特別的麵疙瘩,都要當場剝開,結果往往會引起鬨堂大笑。因此大家在吃古突時,總是格外的小心,生怕吃到不好的被人取笑,比如:吃到石子表示意志堅強,吃到辣椒象徵直爽潑辣,木炭象徵心黑,羊毛象徵心腸軟,肉象徵敬老愛幼,油菜子象徵拍馬屁等等。二十九日晚上,人們要舉行驅邪儀式。首先,每人吃“古突”時必須剩下一點,再將糌粑捏成團,沾拭身體,像征驅除身上的病魔與穢氣。然後將剩餘的殘羹倒進一個破陶罐或殘破的舊碗中,傍晚時由父母領頭,點燃綁紮成十字的麥秸桿,迅速地將每個房間熏一遍,一邊熏一邊說:“出來吧,出來吧!魔鬼出來吧!”一直走出到門外。最後家家戶戶爭先恐後地將殘羹與燃燒的麥秸桿扔向三叉路口,這樣驅鬼儀式就算結束。這一晚所有的家人都必須待在自己的家中,否則便會認為不吉利,並會被譏為‘遊蕩的鬼魂’。

藏曆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把早已在盆中浸泡發芽的青稞幼苗供在佛龕之上,預祝新的一年豐收吉祥。過去每家凌晨的第一件事是去河邊背吉祥水,現在藏區許多農牧區仍留著這種習俗。據說誰能背到新年第一桶水,這一家在來年裡就會十分的走運。所以每家背水的人都儘可能早地出發,有的甚至是凌晨三點就出發了。背水回來後,全家上下換上新衣,按老少輩份坐下,吃用人參果、酥油、糖做的米飯,即吉祥飯。飯後長輩會端出“切瑪”,每人依次抓上幾粒,向天上撒表示祭神、祈願和祝福,然後拈一點放進嘴裡。這時長輩會祝大家“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輩們回敬“祝您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這一天誰都不能出門,就在家裡聚餐。

初二開始,親朋好友開始相互登門拜年,這樣持續三到五天。客人和主人一見面就會祝福對方“扎西德勒”,互相贈送哈達,然後主人會請客人進入屋內坐下。這時,主人會端來“切瑪”,客人用手捏一點切瑪里的青稞和糌粑撒向空中,祈敬天神、地神等,之後再捏一點放在嘴裡。接著主人會提著青稞酒和酒碗,請客人喝酒。為表示尊重主人,客人喝酒必須三口一杯。如果喝不完,好客的主人則會委託親戚好友唱歌勸酒。祝酒歌唱完,客人一定要喝完杯中的酒。藏曆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還可以經常見到身穿盛裝的藏族男女聚在一起圍成圓圈跳鍋莊舞、弦子舞等慶祝新年。

初三,藏語稱為‘酡歲’,意為在高處祭祀祈願。拉薩人會上到房頂陽台煨桑、在屋頂一角換上簇新的經幡。左鄰右舍再次互致祝福,互敬切瑪、青稞酒,並在屋頂陽台或大院中相聚歡歌舞蹈。許多人還會結伴而行,到大昭寺前和東面的寶瓶山與西面的藥王山,煨桑、插經幡、祭祀祈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