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西藏登山學校成立的背景西藏自治區地域遼闊,這裡擁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等五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五十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和眾多6000米左右的山峰。自八十年代初西藏山峰對外開放以來,登山產業給自治區體育系統及山峰所在地帶來了直接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在其後的近二十年中,在西藏甚至中國的登山產業中,由於運作體制及傳統的制約,中國所能提供的登山服務,很大程度上僅限於收取登山註冊費和聯絡、接待工作。高山上的商業服務基本都是由第三國人員承擔。在2000年以前,西藏登山協會每年接待了近百支國外登山團隊。團隊僱傭的夏爾巴人員多達三四百人,所付給的服務費用近百萬美元。而我們山區的農牧民民眾,因為缺乏專業登山技能的培訓,只能提供如氂牛運輸、幫廚等簡單的高山服務。中國急需一批優秀的登山人才。誕生
1994年尼瑪次仁就有了創辦登山學校這個想法,但是為何到1999年才得以實施呢?主要是局限於自身和環境的制約。尼瑪次仁結束了國外的訓練回國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1995年開始學習日語,平時繼續和外國登山隊學習、探討,收集了很多關於登山服務的資料。尼瑪回憶當時的情景:“我在1998年就打算正式籌建登山學校,可以說資金是最大的困難,而且西藏的經濟發展幾乎落後於全國水平,人們根本就不理解我的想法,贊助也無從談起啊!其實當時我也很猶豫,甚至在考慮放棄。幸運的是,老一輩登山家高謀興、洛桑達瓦等都非常支持我,仁青平措後來還義務擔任了西藏登山學校的副校長。在1998年,著名戶外品牌奧索卡公司的老總漢斯來西藏卓奧友峰徒步,剛好是我做翻譯,我就和他談了自己的想法,他非常感興趣。在大本營我們就談到了如何計畫投資,有了奧索卡公司的物力和財力支持,登山學校才順利創辦,並在1998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1999年正式成立的學校。”發展
隨後的時間裡,在學校的創辦精神、辦學宗旨等方面,二人最終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培養一批有文化、專業技能過硬、具有良好服務意識的中國高山嚮導及高山服務人員,帶動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中國登山事業的發展。1999年,中國第一所專業登山人才培訓的搖籃--西藏登山學校正式成立,尼瑪次仁擔任校長。來自藏區生長在普通藏民家的孩子在這裡學習如何登山,學習如何帶領別人去登山,學習如何成為山的使者!西藏登山學校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高山攀登人才培養走向綜合化、專業化。中國人不再為尋找專業的高山協作而發愁, 打破了高山協作一直被尼泊爾的夏爾巴人持續壟斷了近半個世紀的尷尬局面,伴山而生的西藏娃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登山生涯!
從1999年尼瑪次仁校長建校開始,西藏登山學校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可是在7年前,誰又能想到尼瑪校長會將這所學校建成與法國沙木尼國家滑雪登山學校齊名的專業登山學校呢?
創建之初的登山學校連自己的校舍都沒有,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但教學質量上,尼瑪校長一點都不含糊。他請來西藏體育大學、西藏大學、西藏藏醫學院的優秀教師教授文化課,又聘請國家登山隊與西藏登山隊的資深隊員講授技術課程。在奧索卡(OZARK)公司的幫助下,尼瑪校長還與法國沙木尼登山學校建立了聯繫並簽訂合作協定,請法國職業登山家前來授課,並每年送兩名優秀學員到法國接受培訓,登山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尼瑪的努力與學校的成長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登山協會的重視和支持,2002年西藏登山學校被列入國家117個援藏重點項目之一,國家撥款500萬,國家體育總局撥款200萬,加上奧索卡(OZARK)公司等社會資金的支持,新校舍終於落成了。如今的西藏登山學校,占地1.5萬平米,不僅有了設施齊全的教學樓、宿舍樓、接待樓,攀冰模擬道,抱石攀岩場地等基礎設施,還建立起了國內最大的人工攀登岩壁。
西藏登山學校用科學的教學理念與辦學觀代替了夏爾巴人從19世紀30年代以來口口相傳的家族教學模式,短短的7年之間培養了一批登山技巧優秀、綜合素質全面的高山嚮導。不誇張的說,西藏登山學校成立和發展的7年,正在超越夏爾巴人的百年高山協作歷史。
尼瑪校長對西藏登山學校有著極高的期望。西藏登山學校不僅培養優秀的高山協作,更要培養出高素質的高山嚮導。他希望在三年內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山嚮導。而國際水平的高山嚮導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十八般武藝要樣樣精通,包括滑雪、滑翔傘、攀岩、救援等;還要精通至少兩門外語。
在西藏,高山協作、高山嚮導這塊市場在將來發展的潛力非常廣泛。隨著進藏旅遊的國內外團隊越來越多,西藏將大力挖掘高山旅遊資源,以後還會開闢諸如海拔6000米以上的徒步登山等登山旅遊項目,而培養高山服務人才正是西藏旅遊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學員管理
從九十年代初就作為西藏登山協會聯絡官的尼瑪次仁,在長期接待國外登山團隊的工作中,深切地感覺到可發揮居住在高山地區的藏族農牧民子弟先天的身體特長,一方面補充西藏登山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開創西藏的登山產業,給山峰所在地的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影響和帶動山區民眾更多地參與到登山服務行業中來,給當地農牧區帶來的切實的經濟效益。因此西藏登山學校的學員都是來自山峰所在地的農牧民藏族青年,入學年齡在16-18歲,必須是國中畢業,身體素質要好,還要能夠吃苦耐勞。進學校前要進行一次體能測試,5000米長跑,主要是測試學生的耐力,這個是登山協作必須具備的。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登山學校是國家扶貧項目,學員在校期間享受全部免費教育。
尼瑪次仁校長在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學校繼承"八一"登山隊的優良傳統,能夠遵守紀律。為了讓學生在學校的3年學到真本事,畢業後可以成為好的登山協作,學校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都進行著嚴格的管理,3年內不許抽菸、不許喝酒、不許談戀愛,違反者一經發現立即開除。每天早晨上文化課,學習藏語、英語、登山知識,每周前三天下午體能訓練,後三天技術訓練。
登頂記錄
目前西藏登山學校登頂珠峰的人數達26人,登頂次數總計畫內6人次。阿旺羅布分別於2002年10月、2003年5月、2004年5月、2005年5月、2006年5月14日攀登珠峰,目前保持5次登頂珠峰的紀錄。2次成功登頂卓奧友峰及希夏邦瑪峰,2次登頂慕士塔格峰。他是西藏自治區登山學校1999年入學的首批學員。2002年以來,他一直承擔著登山嚮導和高山攝像工作,先後參加了人類攀登珠峰50周年登山和人類重測珠峰高度等活動。
巴桑塔曲、旺堆、阿旺占堆、多吉格桑、扎西平措、丹增、(小)普布次仁,七人實現兩次登頂珠峰。
扎西次仁、普布頓珠、邊巴頓珠還完成了14座8000米中K2、布魯阿特峰(8047米)、馬卡魯的攀登。並且他們是以無氧方式攀登上K2。
阿旺羅布、阿旺占堆、邊巴扎西、巴桑塔曲已經成功登頂了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
另外,學校還有17人成功登頂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其餘學員均成功登頂章子峰、啟孜及玉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