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早疫病

西葫蘆早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嫩尖和幼莖先呈暗綠色水浸狀,很快腐爛而死。成株發病以莖基部、節部或分枝處為主。

症狀

先出現褐色或暗綠色水浸狀病斑,迅速擴展,表面長有稀疏白色霉層,後病部縊縮,皮層軟化腐爛,病部以上莖、葉逐漸萎蔫、枯死。葉片發病,多從葉緣或葉柄連線處產生水浸狀、暗綠色、不規則形大型病斑。濕度大時,病斑擴展極快,常使葉片全葉腐爛,乾燥時,病部呈青白色,易破裂。

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傳播到西葫蘆上侵染髮病。病菌借風雨、灌溉水傳播,進行再侵染。條件適宜,病害極易暴發流行。病菌生長發育適溫較高,為28~30℃。需要高濕度,相對濕度90%以上才能產生孢子囊。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施用充分腐熟糞肥,施足基肥,適時適量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高畦覆地膜栽培,膜下灌水,適當控制灌水,雨後及時排水。保護地注意放風排濕。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深埋或燒毀。重病地應與非瓜類蔬菜進行3~5年輪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