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疫病

此外,田間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大,易誘發疫病。 菌絲白色,棉絮狀,無隔,分枝多,氣生菌絲髮達,病組織和培養基上易產生大量孢子囊。 菌絲頂端或中間可生大量黃色圓球形厚垣孢子,直徑20-40微米,壁厚1.3-2.5微米,單生或串生。

病害症狀

為害莖、葉及果實。本病以蔓基部和嫩蔓節部發病較多,初呈暗綠色,水浸狀,後變淡褐色,縊縮變細,病部以上葉片萎蔫枯死,葉片色澤仍保持綠色。葉片發病多從葉緣或葉尖開始,病斑暗綠色圓形或不規則形,水漬狀,邊緣不明顯,有隱約輪紋,潮濕時,擴展很快,軟腐,乾燥時病斑停止發展,邊緣褐色,中部青白色,乾枯易破裂。瓜果發生暗綠色近圓形水漬狀病斑,無明顯邊緣,很快擴展至整個果面,皺縮,軟腐,表面生灰白色稀疏霉狀物(孢子囊及孢囊梗)。

發病規律

除黃瓜外,還為害冬瓜、節瓜、西葫蘆、菜瓜、南瓜、西瓜。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留在土中越冬。種子亦能帶菌。菌絲體直接侵染蔓莖基部,或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通過雨水反濺到寄主植物上,萌發後直接從表皮侵入植株內。繼而在病斑上產生孢子囊及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病菌發育溫度範圍5-37℃,最適溫度28-30℃。在適溫範圍內,雨季長短和降雨多少,是病害發生與流行的決定因素,雨季來得早、雨日持久、降雨量大,發病早、病情重。此外,田間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大,易誘發疫病。北方以秋黃瓜發病較多,華中及華南地區春黃瓜發病較普遍。

防治

高畦深溝,加強防澇,雨後及時排除漬水。深翻土地,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物理結構,提高植株抗病力。噴灑殺菌劑: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10天噴灑一次,共2-3次。

病原描述

病原為真菌,中文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和辣椒疫霉(P. capsici Leon),均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菌絲白色,棉絮狀,無隔,分枝多,氣生菌絲髮達,病組織和培養基上易產生大量孢子囊。孢囊梗無色,纖細,無隔膜,一般不分枝;孢子囊無色或微黃,卵圓形、球形至長卵圓形,大小30-70×20-50微米;孢子囊頂端乳頭狀突起明顯,大小5.8×6.2微米。菌絲頂端或中間可生大量黃色圓球形厚垣孢子,直徑20-40微米,壁厚1.3-2.5微米,單生或串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