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李村

西湖李村

在暖陽的照耀下,心情、思緒、夢想,也像油菜花一樣被染得金光燦燦的。 竹林和桑樹喜歡有靈性的山和水,西湖李村有了竹林和桑樹也就有了靈性。 散發著幽幽古意的山林,純淨寧靜的西湖李村,就像一幅淡雅的江南水墨畫。

簡介

西湖李村位以美麗青嵐湖的東畔

,因西面有青嵐湖而得名西湖李村【有叫西湖李家】 西湖李村是一個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古村 這裡曾經是進賢的黃金水道 曾經的青嵐湖上日過千帆 造就了西邊有繁華的葉家集【大約在民國初期因有陸路交通而荒廢】在西南邊的烏崗山 傳說陳友諒和朱元璋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在至地儲藏軍糧,存放黑色炮硝、兵器 鎧甲。

歷史

陳友諒為鼓勵士氣,在山崗上,插了許多紅、綠布制的長標語;“朱(豬)見刀,滾水泡”;“朱見陳,驚掉魂”;“陳兵駐烏崗,嚇破豬軍膽”等。陳軍還在烏崗山臨青嵐湖崗腳下,搭建了一座點兵將台,並懸掛了一幅對聯:穹蒼藍天大地遼闊是陳家天下;一線山谷小池狹窄是朱娃蝸室。橫批:“陳必勝朱必亡”。


陳友諒固步自封和驕橫武斷渺視了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雖進軍鄱陽湖大戰十八年,但最後落敗。當陳軍士兵逃至烏崗山時,烏黑的刀槍、硝藥和糧食撒滿山崗,火燒後將山崗上的軍糧、沙石燒成烏黑色,後人將此崗稱為“烏崗山”。
現在的西湖李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純淨寧靜 美麗的古村,連綿不斷的春雨總算停歇,徽派建築經雨水洗禮後越發清新恬靜。穿行在紅石路上,眼前活水繞林,灰磚黑瓦,馬頭牆錯落有致。品嘗著美味的農家飯菜,置身於搖曳多姿的油菜花中,

特色

古意盎然的淡雅小村

蜿蜒的山坡上披著油菜花裝扮的輕紗,白色的馬頭牆、灰磚黑瓦的徽派建築小屋散發著幽幽的古意。經過紅色的門樓,踏著紅石路,望著門前屋後青竹綠樹搖曳,覺得置身在世外桃源。看著村賦以及古村的宣傳照,感受這擁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古村,讓人頓時忘卻了喧鬧的都市。望著清波里戲水的小鴨子,岸邊經春風新裁出的碧玉柳條……畫面定格在這纖塵不染唯美恬靜的小村。
雨後春日的暖陽懶洋洋地曬在身上,吹著迎面而來的微風,踏著或寬闊、或狹窄的紅石路,漫步在村莊中讓玩家們十分愉悅。
踏上三面環水的湖中小島烏崗山,沿岸的柳條婀娜多姿地搖曳,島上的桃花流水,散播著古村天然寧靜、泊幽深的獨特魅力 古村猶如一幅淡雅的江南水墨畫。

綠色美味的農家飯菜

雨後春日的暖陽懶洋洋地曬在身上,吹著迎面而來的微風,踏著或寬闊、或狹窄的紅石路,漫步在村莊中讓玩家們十分愉悅。
踏上三面環水的湖中小島,沿岸的柳條婀娜多姿地搖曳,島上的桃花流水,散播著古村天然寧靜、淡泊幽深的獨特魅力。
村民自家的土豬肉、剛從湖裡捕上來的新鮮魚、無污染的綠色蔬菜……一頓豐盛美味的農家飯菜,玩家們吃的津津有味。
“媽媽,這菜真好吃,我還要吃一碗。”如此的美味佳肴,讓一名平時在家吃飯就像吃藥的小朋友都胃口大開。眾玩家自然不會錯過享受這樣一頓地地道道、綠色養生的農家飯菜。

小廣場掀起演唱高潮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古村的美麗讓來自百花洲合唱團的玩家忍不住在村中的小廣場上高歌起來。
玩家們似乎被感染了一般,紛紛加入演唱隊伍中。在蔚然的天空下,玩家們載歌載舞玩得不亦樂乎。最小的年僅一歲半的小玩家也加入其中,在美妙的歌聲中扭著屁股跳起舞來,小廣場上掀起歌舞高潮。

讓人陶醉的油菜花海

西湖李村美麗的油菜花一直讓人津津樂道,在這油菜花盛開的季節,玩家們迫不及待驅車來欣賞油菜花。
涼涼濕濕的山風吹來,摻雜著油菜花淡淡的清香。經過連日來的春雨澆灌,田間的油菜花也愈加嬌嫩清新了,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在暖陽的照耀下,心情、思緒、夢想,也像油菜花一樣被染得金光燦燦的。玩家們興奮地在花田裡用鏡頭留下和油菜花一樣燦燦的瞬間。

村中名人

西湖李村,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如今已得到甘肅隴西李姓的承認並列入李氏族譜,西湖李村是李氏家族的一個分支,第七十九代勝炯定居於此,繁衍了西湖李村這一分支,李氏村民將勝炯視為自己的始祖。李氏這一分支繁衍近二十代,祖祖輩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未曾出過名人,歷史上也不過只有李爵一人官至“縣教育局長”。直到2001年7月李氏第九十八代的李豆羅當選為南昌市市長。正是他的出現,才為李氏後人光大西湖李村供了重要的條件。

村內建築

村中圍牆共有73個門頭,個個門頭都是用的紅石,每個門頭上都有畫和文字的雕刻,內容都是取自於二十四孝、三字經中的有關故事。就連村前的廣場,村中的小路、階梯也都用紅石板鋪就。待四處行走之後發現,連農田的灌溉水渠也是用的紅石砌成,這一特有景觀無意中成了區分西湖李村與周邊其他村地界的明顯特徵。
馬頭牆是南方徽派建築的重要造型,它不僅有著防火的實用價值,更由於其錯落有致黑白輝映而顯出一種動態的美感。2006年以來,在省、市、縣有關部門的規劃下,西湖李村對300多棟民房按照徽派建築形式進行改建,每幢房屋都加上了馬頭牆。登高俯瞰村中,那一片高低起伏的馬頭牆頗有動感。
然而馬頭牆畢竟是在舊屋基礎上所加,就象穿了一件“馬甲”一樣,脫掉“馬甲”,其實就是鄉村隨處可見的房屋。有些關西湖李村的報導據此特徵將該村房屋稱之為徽派建築而作為一個看點來宣傳,實在是“忽悠”遊客了,以西湖李村的李氏文化和它的風土人情作為看點來報導才是正道。

聲譽

在村南烏崗山上遠眺李村,正中那幢三層樓的建築是南昌公交公司援建的李村希望國小,右邊的仿古建築是戲台,它位於村前紅石廣場的東邊。據介紹,李村的板凳龍燈和採茶戲是它的兩大傳統文化活動。李村500多戶,每家都有1至3條板凳龍,接起來最長可達1000米,遇到大事、喜事,村中就會舞板凳龍。而村中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唱戲,村劇團可以演30多台採茶戲。每到春節期間或農閒季節,舞龍燈和唱戲就是村民們最大的樂趣。在江西進賢縣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上年燈,下年戲,不嫁李家嫁哪裡”,這個李家,說的就是西湖李村。

電影取景

西湖李村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文化人,中國首部糧食題材電影《命根》就選擇在西湖李村拍攝,這部影片目前已在全國上映,到過西湖李村實地遊覽的人再看看銀幕上西湖李村想必更有舊地重遊的感觸。

印象

給我留下印象的是鬱鬱蔥蔥的竹林和許多的桑樹。在綠意盎然的桑葉叢里,桑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綠的發亮。眾多紫黑色的桑葚,落下在地面上,就像那地面上就長出無數花朵。經年後,我依然會記住這些紫黑色的花朵。一些野桑蠶在取食桑葉後吐絲結繭,把一個個沉醉的夢境封得嚴嚴實實。
沿著紅石路,順著路傍的河流,我向前行走,那些鬱鬱蔥蔥的竹林,不經意間便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回望那片繁密的綠色會讓你眼框濕潤。鳥雀飛鳴追逐和昆蟲的營營聲共鳴。竹是植物中最具觀賞性的種類,它們和西湖李村患難與共、相須為命,永遠地相守。
竹林和桑樹喜歡有靈性的山和水,西湖李村有了竹林和桑樹也就有了靈性。草葉和泥土,瀰漫著濃郁的鄉村田園氣息。你心情也會像蝶兒一般翩翩舞動。
散發著幽幽古意的山林,純淨寧靜的西湖李村,就像一幅淡雅的江南水墨畫。行走在村里,你會感到內心一片純淨,覺得置身在世外桃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