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墓室縱長22米,總面積95平方米,有前後兩個墓室及一個較大的側室和3個耳室。墓門用10厘米厚的花崗岩打制而成,高1.7米,寬1.4米。根據墓葬規模及周邊已發掘的魏晉墓情況,甘肅省及酒泉市部分文博研究人員認為,在魏晉時期這么大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級的墓。而據史書記載,在酒泉曾稱“王”的只有西涼王李暠。另據《肅州志》記載:西涼王李暠於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涼國,公元405年遷都酒泉(肅州),公元417年春病逝於肅州,葬於肅州城西15里,由此可推斷此墓為西涼王陵。
西涼王陵位於酒泉市區西郊7公里處的果園鄉丁家閘村,距丁家閘5號壁畫墓800米。該墓距地表20米,墓道長近70米,兩壁呈3層台階狀。
墓室縱長22米,總面積95平方米,有前後兩個墓室及一個較大的側室和3個耳室。墓門用10厘米厚的花崗岩打制而成,高1.7米,寬1.4米。根據墓葬規模及周邊已發掘的魏晉墓情況,甘肅省及酒泉市部分文博研究人員認為,在魏晉時期這么大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級的墓。而據史書記載,在酒泉曾稱“王”的只有西涼王李暠。另據《肅州志》記載:西涼王李暠於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涼國,公元405年遷都酒泉(肅州),公元417年春病逝於肅州,葬於肅州城西15里,由此可推斷此墓為西涼王陵。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是其父李昶的遺腹子,十六國時期西涼國的建立者。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之後,李氏...
個人簡介 生平概述 神話傳說 個人著作 個人成就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約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分布著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國現存...
概述 規模 布局 特點 發現西涼(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 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
歷史 疆域 文化 君王世系 臣屬子民西涼馬超(XiLiangMaChao)(176--222), 字孟起,祖籍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 別稱錦馬超、西涼之錦,出生於東漢西涼(今河西走廊武...
人物生平 馬氏府邸 人物介紹西涼涼州國西部,甘肅涼州區自漢朝建郡來涼州名字換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時叫姑臧,有時叫西涼,有時叫前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占了,還擴延周...
歷史 李暠介紹 西涼文化 君王世系 臣屬子民西涼,古稱涼州,在中國的西部,主要位於甘肅省,故稱西涼、西州。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西漢漢武帝劉徹把其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在西漢以前有月氏、匈奴占領...
簡介 歷史沿革 歷史地位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自稱西漢將領李廣十六世孫 ,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立者,唐高祖李淵是其六...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個人作品 趣聞軼事 歷史評價裕陵[西夏],夏太祖的陵墓。位於西夏王陵區最南端,俗稱“雙陵”之東側。陵主李繼遷,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於宋乾德元年(963...
基本簡介 陵墓發現 考古挖掘 文化傳承 旅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