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郡古城遺址

西海郡古城遺址

位於青海省海晏縣。西海郡設定於西漢王莽時期,十六國時期的南涼和西秦時改稱海西郡。郡治古城在海晏縣西北,又稱三角城,總面積30萬平方米。城牆殘存最高達4米,城內有三處高丘,當為重要的建築遺址所在。出土“長樂未央”瓦當,“五銖”、貨泉錢幣,“海西”瓦當和石虎。石虎座前刻篆書銘文“西海郡始建國工河南”。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青海省
西海郡古城遺址III-212

簡介

西海郡故城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縣城約1公里,青海湖東北側、湟水南岸的金銀灘上,俗稱“三角城”,為西漢新莽時代所設“西海郡”郡城遺址。
..
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漢書》的記載,公元5年(西漢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派人誘使遊牧於青海湖地區卑禾羌獻地臣服,以其地築此城,定名“西海郡”,與已有的東海、南海、北海三郡齊名,取“四海歸一”之意。公元89-104年(東漢永元中)也曾一度設定,後來又廢棄不用。在城址內發現的“西海安定元興元年作當”銘文瓦當,是很好的斷代依據。南涼和西秦時改稱“海西郡”,又稱“三角城”。故城保存得相當完整,東西長650米,南北寬600米,城牆殘高達4米,基寬8米,頂寬2米,四個城門的門址保存完好,城內還隱約可以看出隆起的牆垣所構成的三個方形或長方形的小區。

古蹟

在古城內還發現有錢範、五銖、半兩、貨布、貨泉、大泉五十、崇寧重寶、聖宗元寶等多種貨幣,以及漢代的“長樂未央”雲紋瓦當和唐代的蓮花紋瓦當殘片,這些文物具有不同朝代和不同時期的特徵,說明該城址所經歷的時間很長。城內南部較高,有幾處隆起的地帶,應為當時的主要建築區,其區域內散布有大量磚、瓦等建築殘件。最重要的是,城內出土了篆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匱始建國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銘文的虎符石匱。虎符石匱,分上下座,整體由花崗岩雕成,上座為俯臥狀態石虎,出土於1944年,石虎身長1.5米,背寬0.6米,石虎下有石座,稱石匱,出土於1986年,座長1.3米,寬1.15米,高0.65米。石虎基座及石匱正面從右至左鑿有:“西海郡虎符石匱,始建國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三行二十二個篆字。虎符石匱的石虎怒目前視,栩栩如生,雕刻清晰、風格古樸,實為歷史文物之瑰。

古城遺址建築

位於海晏縣西北的金銀灘山,為國家重點文物級保護單位。據《漢書》記載,西海郡建於漢平帝元年四年(4年),下轄修運、監羌、興武、軍俘、順礫5縣。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權崩潰,郡廢。東漢永元(89·105年),曾一度復置,後又廢棄。該遺址為湟水流域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漢代城址。
..

古城平面呈梯形,南寬北窄,東西牆長650·660米,南牆長60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城牆夯築,現存最高處約4米。東西面各有一門址。城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有建築一直,城北部有一小城,在城址內採集到西漢和王莽時期的海安定元年作當“銘文瓦當等遺物。民國期間,城址內出土了石虎和石櫃各1件。石虎身長1.32米,高0.46米,坐蹲伏狀,基座長1.37米,寬1.15米,高0.65米,;石櫃高0.92米,寬1.17米,長1.29米。石虎和石櫃正面分別有篆書銘文3行,相接後,全文為“西海郡虎符石匱,始建國元年十月,工河南郭戎造“。虎符石匱是王莽企圖靠陰謀詭計,假託天命,大造輿論,奪取西漢政權的產物。屬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