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格納爾·伊杜納公園球場(Signal Iduna Park)是原“威斯法倫球場”(Westfalenstadion)被贊助商冠名贊助後的官方名稱,冠名期從2005年12月至2021年6月,位於德國多特蒙德。屬於德甲球隊多特蒙德的主場球場。號稱歐洲最恐怖主場。
在2006年世界盃作為四場分組賽、一場16強賽及一場半決賽的比賽場地。國內聯賽時容量包含座席及立席為81,264人,當舉行國際賽時改為全座席可容納67,000人。
球場原名以前普魯士省份威斯法倫(Westphalia,即今天部分的北萊茵-威斯伐倫聯邦州)命名。是全德國最大的球場,於2004/05球季以140萬觀眾人次創下歐洲足球入場觀眾人次新紀錄。
多特蒙德
德國驕傲
1974年4月2日多特蒙德正式遷入威斯伐倫體育場,揭幕賽與沙爾克04進行友誼賽,以0-3落敗。多特蒙德於1972年降級乙組,是唯一承辦1974年世界盃比賽的德乙球隊。1976年多特蒙德回升德甲,終可將頂級聯賽帶到威斯法倫體育場。1992年因歐洲足球協會球場新規定威斯法倫體育場將北看台的立席改為立、坐兩用席,容量縮減到42,800人。多特蒙德在1995年奪得德甲冠軍寶座後,開展德國足球歷史上首個私人投資的球場擴建計畫,在東及西看台上各加建一層,西看台加設觀眾餐廳,新樓層各可容納6,000名觀眾,另建新頂蓋,使容量回復到54,000人,其中大部分(38,500座)為有蓋座位。
隨著多特蒙德在1997年的歐冠杯勝利,威斯法倫體育場再次擴建,北看台亦加建一層,並在內設立多特蒙德足球會博物館,而有歷史意義而受保護的南看台(die "Südtribüne")亦在擴建中增加容量到25,000人,成為全歐最大的立席看台,總容量為68,600人,當舉行國際賽時,整個南看台可迅速(兩日內)改裝為坐席,總容量為52,000人。經過兩次擴建的球場外觀極具現代代風格:球場北面外牆採用全鋼結構框架懸掛鋁合金的玻璃幕牆。兩次擴建共耗資1億1千萬馬克。
當德國在2006年獲得世界盃主辦權時,被稱為“德國足球大劇院”(Opera House of German Football)的威斯法倫體育場雖然是德國投標的重點球場,但並不符合國際足聯的世界盃半決賽球場規定。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需要進行第三次擴建,在原有四面看台的四角加建,將國際賽容量提升到67,000人。工程採用“爬模”技術將預製組件按結構組合,由地面逐步各上“爬”,直到目標高度為止。為免阻擋新看台觀眾的視線,舊頂蓋的龍門支架將逐步拆除,而頂蓋由八支62米高的黃色三角支架支撐。四個角落看台使容量增加15,000人,國內比賽坐席及立席可容納82,932人,而國際賽全坐席可容納67,000人。新角落看台提供座位及餐飲服務給貴賓,使貴賓席容量達到5,000人。在西北及西南兩個新角落看台更新增了球迷服務區。
儘管在商業化的浪潮中,威斯伐倫的名字已經被“Signal Iduna Park”取代,但在多特蒙德球迷心中,威斯伐倫才是他們心目中永遠的歸屬。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改建球場的浩大工程中,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四周新增添了八座62米高的巨大黃色支架,這些支架也成為了它乃至整個多特蒙德市的新標誌。這一創意得到了該市眾口一詞地稱讚。當球迷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威斯伐倫球場時,高聳入雲的支架像是一把把刺破青天鍔未殘的利劍,令主場的球迷激昂澎湃,讓遠道而來的對手未戰先怯。
風水寶地
五星級體育場
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是歐足聯27座“五星級體育場”之一,德國國家隊也將這裡視為自己的風水寶地:在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命懸一線的情況下,德國足協首先想到的就是威斯伐倫球場。他們希望利用這裡宏大的場面、恐怖的氛圍、地靈人傑的傳統將天時、地利、人和獨攬懷中,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德國足協的眼光非虛,德國國家隊在威斯伐倫球場的那場生死大戰中,只用了20分鐘便通過三粒閃電般的進球基本上提前結束了戰鬥,幸運地搭上了前往韓日世界盃的末班車,最終還獲得了亞軍的好成績。在2006年世界盃半決賽0比2負於義大利隊之前,德國隊在伊多特蒙德主場保持著不敗的戰績。
南看台
恐怖黃色浪潮
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的上座率一般總能保持在每場8萬人以上,這已經成為了俱樂部的良好傳統。令多特蒙德球迷驕傲的是,威斯伐倫球場至今仍然保持著賽季平均上座率的世界紀錄。
南看台站席能容納25000名球迷,看台無座位,球迷全部站立觀賽,也是歐洲體育場中最大的單側看台,南看台的黃色波浪絕對是威斯伐倫球場最動人心魄的場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