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概況
![西太湖](/img/e/2a8/nBnauM3X3QTN1gzM3YTN0QTNzUTMwADO1ITM1QTNwAzMxAzL2U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西太湖(滆湖)位於太湖上游,縱跨武進和宜興兩市,東臨太湖,西接長盪湖,南連宜興氿湖,北經扁擔河、德勝河通長江。它是蘇南地區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江蘇五大湖泊之一。滆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平均寬6.6公里,現有水面積24.9萬畝,常年平均水深約1.3米。滆湖湖面狀如一長茄形,湖岸圓滑整齊。湖體呈淺碟型,湖底平坦。沿湖河港縱橫,水網交錯,池塘星羅棋布,自然環境優美。
形成時間
嘉澤鄉志
對於西太湖(滆湖)是因地震發生地陷而成湖的形成原因是沒有人懷疑的,因為這不但有史籍記載證明,而且圍湖建滆湖農場時的發現也已證實。但對於滆湖形成的具體時間卻說法不一,現有二種說法,一說滆湖的形成時間為晉朝,如《嘉澤鄉志》有云:“晉朝年間,(滆湖)是一古城,後經地震陷落而成湖泊。”二說滆湖的形成時間為唐代,如《南夏墅鄉志》錄《孫氏宗譜》有云:“(滆湖)相傳為唐天寶年間所陷。”筆者認為,滆湖形成於晉、唐時代二說缺少史籍資料和考古資料的支持,均不可信。依
![西太湖](/img/a/74f/nBnauM3X2UjN4YzNzkTN0QTNzUTMwADO1ITM1QTNwAzMxAzL5U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越絕書
記載吳越史志的《越絕書》,在記載昔吳越之地漢時的湖泊時,只記載有太湖、射貴湖、無錫湖、屍湖、小湖、耆湖、乘湖、猶湖、語昭湖、作湖、昆湖、湖王湖和丹湖,並沒有記載有滆湖,這就說明在《越絕書》成書時滆湖還未形成,如果此時滆湖已存在的話,該書必會將其收錄在內。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書中還未有“滆”字,這說明“滆”字為後起字。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是時為東漢中期,據此也可證在東漢早期時滆湖還沒有形成。今滆湖在東漢早期時還未形成,從考古資料方面也可得到證實。1993年6月,在滆湖農場處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葬,墓葬內出土的一批五銖錢幣“五銖”二字規整,“五”字形舒展,“銖”字朱旁上折方中見圓,具有東漢早期五銖錢的典型特徵,據此可斷定該墓葬主人的下葬確切時代應在東漢早期。滆湖農場原是滆湖的一部分,1971年因圍湖造田才變成旱地,在該處發現東漢早期的墓葬,說明滆湖在東漢早期時還未形成。否則,滆湖內就不會出現東漢早期時的墓葬。綜合以上考證可得出,滆湖的形成時間既不是晉代,也不是唐代,而是在東漢早期之後。從現有的史籍資料來看,最早言及到滆湖的人士是三國時東吳經學家、會稽(今浙江)人虞翻,如元至正《金陵新志》載:“虞翻曰:‘太湖有五湖,故謂之五湖,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並太湖之小支,具連太湖,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虞翻既已言到滆湖,說明虞翻時滆湖已肯定存在。虞翻生於公元164年,卒於公元233年,這也就是說,滆湖形成的最晚時間應在公元233年之前。依據東漢早期滆湖還未形成,公元233年虞翻卒之前滆湖已存在,三國初年為公元220年,可斷定滆湖的形成時間應在東漢中晚期。
旅遊景點
西太湖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
四大休閒度假板塊
夏溪區域區域:夏溪花木市場、中國夏溪花木文化藝術博物館、江南花都產業園、蘇南楓澤山莊、盆景園、玫瑰園
嘉澤區域:古鎮商業街、狀元坊、將軍廟
中國花博園區域
西太湖攬月灣區域
![攬月灣](/img/8/873/nBnauM3X0MDOxQjN5cTN0QTNzUTMwADO1ITM1QTNwAzMxAzL3U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西太湖生態休閒區將建設成長三角地區休閒旅遊目的地之一、武進區RBD(休閒商務區),集生態、遊憩、休閒、度假、科研、高檔居住於一體的湖濱新城。經過一年多的改造,西太湖已彰顯其迷人風采。每逢長假都有震撼的水幕電影,來觀景的常州市民車隊絡繹不絕。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蘇州金雞湖的美景也將在這裡重現。
城市,應該像一本好書、一幅畫卷,走入其中,能夠閱讀它、欣賞它、感受它,閱讀它的歷史、欣賞它的意韻、感受它的變化。常州武進,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現代製造業基地、文化旅遊名城,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沿京杭大運河發展的運河時代、沿長江發展的長江時代。在長三角經濟轉型、休閒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西太湖作為蘇南地區唯一沒有開發的天然資源,有著良好宜人的自然環境——煙波浩淼、水光瀲灩、漁帆遠影、洪波霞光,由此,常州市武進區設立西太湖生態休閒區。
攬月灣
![西太湖攬月灣](/img/9/e53/nBnauM3XzYzMzIzMwgDN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4Q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中國花卉博覽園
主要為“一場五園”,“一場”即第六屆中國花卉交易會場——夏溪花木市場,市場規劃建至800畝規模,將建成全國最大的花卉及相關資材行銷物流中心;“五園”指江南花都產業園、紫薇園、玫瑰園、藝林園、盆景園。在全速推進的輔展區建設中,夏溪花木市場南擴工程全面啟動;江南花產業園引進花卉5家;玫瑰園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紫薇園地下工程、主題建築全面完成;藝林園改造已完成70%以上。待到第八屆中國花博會開幕之時,“一場五園”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為花博翻開華美的一頁。
重大事件
2010年上半年被淹
![西太湖](/img/1/b8f/nBnauM3X4gDN2AzMwgDN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4Q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據其介紹,西太湖的水位枯水季節大概在1.4米左右,常水季節一般都在1.7米,整個廣場是按照常水季節的水位來設計的,當時的一級觀景平台被淹是由於3月底的時候連降大雨。
原因
西太湖管委會的負責人稱,在設計之初,之所以將最下層的平台設計得如此低,就是為了圓常州市民的一個“親水夢”。據了解,根據水文部門的監測數據,如果第一級平台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建設的話,標高將達到5.3米。“常水位在1.4米左右”,枯水期時最低水位甚至接近1米。如果按照5.3米標高設計第一級平台,在枯水期時,觀景平台勢必成了不倫不類的“吊腳樓”,有人只能望湖興嘆。經過一番研究,將最下層的觀景平台標高定為1.7米。按照當時的預估,每年僅有十幾天會泡在水裡,孰料如今一年有兩三個月時間會遭遇水淹。
那么為何該平台被淹時間超過預期呢?該負責人表示,這並非設計上的問題,具體因素暫時無法確定。他說,當時設計、施工都是按照水文資料進行的。建成後的第一年,也沒有被淹,但之後幾年卻年年都有不少時間泡在水裡,而且時間越來越長。據其分析,風向、氣候變化或許都是其中原因,但尚無定論。
2013年改造
![西太湖改造](/img/3/733/nBnauM3XygjN2YzMwgDN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4Q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周圍還用沙袋築成圍堰,外側用木板和桶搭起了一座浮橋。平台東側的大片空地上堆滿了施工用的木板和石材,有不少都是原先的舊材料,準備改建後繼續使用。那座被當地人稱為“鵲橋”的小拱橋也不見了蹤跡,不過隱隱約約還能在水中看到連線鵲橋的棧道已經被加高。
據介紹,這次改造工程主要目的是將親水平台抬高,第一級平台標高從1.7米提升到2.6米,這樣的高度能夠保證在大部分年份該平台不會被淹。在此次改造過程中,凡是能夠回收利用的材料都將繼續使用,減少浪費。此次改造的岸線總長度為1.7公里,投資1904萬。豐水期時改造後的觀景平台仍然可以實現“親水”,但是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地平面與水面高差較大。
這筆投資並非全部為親水平台被淹埋單。2013年9月花博會將在西太湖邊舉行,攬月灣景區改造工程是花博會的一項配套提升工程。“原先的木質棧道、平台在水中浸泡時間比較長,儘管是防腐材料,但是考慮到花博會期間人流量較大,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對其進行改造。”他表示,在親水平台高度提升的同時,核心景區的一些檔次較低的綠化也將全面升級,被替換下來的苗木將移栽到其他區域,並不會浪費。除了攬月灣改造之外,周邊一些道路也在進行拓寬、升級施工,並將在花博會前完工。
重大活動
![西太湖](/img/b/637/nBnauM3X0gTNzcjMwgDN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4Q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