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土樓

◆映寶樓◆
滄桑土堡:英華內斂不顯張揚
映寶樓位於西坪鎮平原村培田角落,背依斜坡,面對山溝,雖海拔達802米,仍有平原的感覺,故有“高山反平原”之稱。土樓坐西向東,方形,占地面積3960平方米,建築面積每層792平方米。東西長30米,南北寬26.4米,建築面積為792平方米,總高15.4米。
走近土樓,只見正門石拱用花崗岩石砌就,石面光潔,接縫嚴密,上鐫陰刻楷書“映寶樓,雍正庚戍秋吉日立”(1730年)。拱頂上方約三米,始設一木窗,可俯瞰全村近舍遠路,作瞭望之用。南北兩側均有拱門,南曰“迎生”,北曰“朝北”。土樓除基層一米為毛石壘築外,四丈余高的四牆均以黃土夯成,牆厚2.3米。後牆則全封閉,窗牖均無。
映寶樓為嵌山式四進構造,樓高3層,進深各3間,左右牆圍第四進最高層挨瓦檐下方辟幾扇小窗。內牆迴廊則全嵌以木板,廣設窗欞,以多通風采光。大廳用六根13米高的柱子洞穿,第三層的花窗,雕工精細,雖經風雨侵襲,仍不失當年風采。土樓正大門前是半畝方塘,方塘岸上有旗桿夾兩對。
土樓的三個門,原各都有木門、木梯,可供進出、上下樓,如今,木門和兩側木梯都已經破損,只能從正門後的大梯才能上下。院中原本有井。那口滋養土樓住民的古井,也已被填埋。
土樓外觀尚完整,雖已處處顯出滄桑落敗,但仍掩蓋不住當日的繁華跡象。
制茶遺址:見證昔日繁忙輝煌
就在土樓的三層,我們見到了數十個烘茶爐(俗稱“焙籠窟”),沿牆面建,牆上斑斑炭煙痕跡依稀可見。原來建樓主人王省是當時廣東、福建的茶界名人,是靠經營茶葉富甲一方的長者。
王省當初發家致富建土樓的故事,其後裔王秋金對我們娓娓道來。王省最早以養鴨為生,有次做夢得人指點,開始學做生意,選擇當時村里家家戶戶都種植的茶葉,悉心學習,做起茶葉生意,事業蒸蒸日上,賺了錢後,王省便建了這座土樓。據王家族譜記載,映寶樓前後修建了三次,前兩次均遭火災,第三次方成。土樓建成後,一、二樓供生活起居用,三樓則是制茶的場所。
就在院內的空曠大埕中,有一道條石砌成的地基,緊靠著兩級台階,原先有座亭子,擋不住風雨沖刷已然倒塌,據說這亭子就是 當年土樓主人收購茶葉的場所。王省自己種茶制茶,收茶賣茶,最忙的時候僱工達300多人。
2007年,縣文管辦工作人員下鄉時,在長坑鄉珍田村一座古老的大厝—方圓居里發現一對茶聯。聯曰:“客至茶香留舌本,睡余書味在胸中”。茶聯刻于堅硬的木版上,木版高160厘米,寬20厘米,厚1.2厘米,行楷陰刻,黑底金字。經考證,此木刻茶聯為安溪迄今發現的最早茶聯。
根據茶聯上的印章“承瓜”、“王宗庇印”和聯的落款“王宗庇”,可以推斷出是王宗庇書贈蘇承瓜的。而王宗庇,即王省長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舉人,曾任武英殿校書郎。這對茶聯說明清代中晚期,安溪人已飲茶成風,以茶待客。
王省靠茶發家致富,更喜的是他為人好義及公。他捐獻土地100石用於蘆田大宗祭祖之用,在閩南通往武夷山的雲英渡口,捐十八畝地以作為渡伯生活費用,行人過渡免交渡費,還捐資鋪設安溪至漳州的馬路,乾隆曾賜匾“好義及公”、“樂善本懸”以褒其功。
從王省建映寶樓到現在,王氏家族已繁衍了十餘代,多是延續祖先的老本行——以茶為生。這座建於清雍正八年的土樓已在風雨中佇立了近三百年。近幾年,住在映寶樓的王氏子孫陸續外遷,時下,僅有王火星老人不忍捨棄,獨守偌大土堡。
映寶樓,因其主人是當時茶界名人,成為研究安溪古代茶史的珍貴實物。土樓後裔多遷往台灣,又是尋根謁祖、涉台的重要文物。
————————————————————————--
◆聚斯樓◆
不雕不琢天然質樸
聚斯樓,座落於西坪鎮赤石村長坑角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為9048平方米,呈方形。外牆為生質夯土,勒腳和基座、前埕和天井為亂毛石鋪築(砌)而成。土牆內為回形三層建築,穿斗式木構架屋面為單檐歇山頂。
聚斯樓為土木結構,整體建築由主體建築、“虎牙”、池亭(丹池)、蜈蚣須護翼組成,三層建築通高為10.2米,土牆長31.4米,寬31.2米,底部牆厚為1.85米,三層共72間。前大門門前設一個形似虎齒狀石欄桿,即所稱“虎牙”。大門之外還有一個方形蓮花池。現存夯土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造的,其內木構架經多次維修,保留清中期的風格。
入門頂層設有神龕,正廳上供“土地公”、中廳設定“觀音殿”、後廳三樓“典寶間”、下廳有“益生堂”等。據介紹,“典寶間”記載著李氏與林氏交接的歷史沿續,只有年滿60歲的林氏男人才能進去查閱。“益生堂”是一間相傳18代的中藥店,看病、製藥聯在一體,在閩南、台灣聲譽相當好。
由於建築年代較早,聚斯樓建築風格較為簡樸,工藝製作保持很強的原始味道,所用石塊幾乎未經過任何加工,椽、柱也很難找到精雕細琢的痕跡。從建築石頭上看沒有用鐵器攢鑿過的痕跡,均用自然山石砌築;從木料上看,木料與木料之間的結合,角與梁、梁與宓、宓與柱均用竹釘、柯藤來聯結,充分展現古建築風格。
牽繫兩岸茶緣血緣
傳說赤石是較早生產烏龍茶的地方,該村土壤為石土摻半,茶葉生長在石頭縫隙之中,古代出名一種叫做“赤石竹葉青奇蘭香”,盛行於明朝時期的國內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及歐洲經常流行瘟疫,該茶水對清涼解毒防疫保健及瘟疫後恢復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並且是有較好收入的人才能用得起,當成很貴重藥品進行交易,赤石人用茶葉換回大量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的物品,開始自己設計土樓建築,保障居住、生命、財產安全。
據記載,開基始祖林公孫回籍安溪赤石贅李法貴之女二妲,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溝後號蜈蚣形聚斯樓,用3年的時間建成。外祖無嗣,林公孫奉事二老終身,繼承李家產業。
據文史專家考證,明朝時,台灣省台北市有一條街名叫“赤峰街”,居住的民眾都是從安溪赤石遷移過去的,以安溪清水祖師(烏面祖師)、烏龍茶(烏麵茶)、益生堂藥店而出名。族譜記載:1673年,聚斯樓受強烈龍捲風暴雨襲擊,損壞嚴重,屋面全部翻修,維修資金依靠絲綢之路第九世台灣台北赤石街林朝發茶莊資助。
聚斯樓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我省目前發現中最早、最為完好的土樓,超過“世遺”的時間價值,相傳漳平的土樓建築是來此學習的,並傳到龍巖等地。該樓李氏、林氏後裔大量移居東南亞、特別是台灣,以安溪烏龍茶葉、益生堂藥店而出名。台灣各地均有赤石人,是統戰工作、聯繫鄉誼的載體。
作為土樓建築與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聚斯樓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獨具特色的閩南文化,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內涵。閩南二進五開間帶護厝的傳統民居建築,組成一雄偉壯觀、造型獨特、結構奇巧的民居建築群,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建築藝術成就和一種創造性傑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