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甘肅文史、出版工作者大力協同,努力工作,近年來陸續整理、編撰、出版了一批有關西北古、近代文史等方面的著作,從不同側面顯影西北的歷史面貌,以為新時期開發建設的鏡鑒。由甘肅人民出版社於2002年1月、2003年8月先後出版的《西北行記叢萃》第一、二輯共20冊,就是其中較具規模的一種。
西北行記,指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人物自內地到西北地區出使、考察、旅遊或任職西北時所留下的紀行文字。其記載涉及到不同時期西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民俗、天文地理、山川物產等等內容,多側面地反映了西北地區的自然、社會風貌,是深入了解西北社會歷史文化的極為珍貴的史料。由於它是私家之作,所記皆個人足履目擊所得,更具真實性;由於它亦史亦文的性質,融史學的核心於作者之文心,記事考證與寫景抒懷並舉,即興秉筆,形式自由,文字往往生動活潑,更具可讀性。它實在是古人於史學、文學間的一大創造,很有活力的一種文體形式!
現存的西行記,最早當推東晉僧人法顯的《佛國記》及北魏的宋雲《行記》,然其中對我國西北地區的記載極為簡略。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述我國西北地區的也只占一小部分。唐、宋之際西行者的著述,大多已殘缺不全。元、明以降,這類作品逐漸增多。尤其到清朝和民國時期,西行記實之作到了一個繁榮時期,見於載籍的不下數十百種;其記載愈加詳盡,內容愈加廣泛,有些著作,在記事的同時,往往還提出關於治理西北、安定西北、開發西北、建設西北的真知灼見,具有極高的"史鑑"價值。
對歷代西行記的研究,向為學界所重視。本世紀初,隨著"西北學"的興起,西北歷史地理研究更吸引了諸多專家學者,王國維、馮承鈞、向達、張星烺等等,都是成果卓著者。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元、明以前之作,多限於歷史地理學的範疇;清以下的大量作品至今研究者較少,民國時期的諸多作品,除一些專業人員外更是鮮有人知,往往被塵封在圖書館裡。在我們看來,這方面的研究不僅僅是歷史地理學科的學問,而廣泛涉及歷史學、地理學、文化學、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學科,故應把它作為西北社會歷史文化總體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在今天開發西北、實現全中國的四個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作為對西北歷史文化研究組成部分的歷代西行記的整理研究,必定能為當代西北開發建設提供良好的歷史參照。不僅如此,對這些往昔西北社會面貌的實錄之作,打破專業研究者的狹小圈子,有選擇地推介、普及於更廣大讀者群中,以了解自己生身之地的今昔盛衰,黃土地上蹣跚前行的歷史足跡,人們歌於斯哭於斯的佚聞典故……增長知識,陶冶性靈,繼承前人開發振興西北的不懈努力,其精神文化價值尤其難以限量了。
《西北行記叢萃》便是基於以上考慮,從眾多西行記中進行選輯、匯錄而成;選錄了19世紀以來西北行記中的著名之作共37種,輯為20冊,其中第一輯10冊25種,第二輯10冊12種。時間跨度為自1805至抗日戰爭時期,其內容涉及200年來西北地區(甘、寧、青、新、陝及其周邊省份)道路交通、氣候物產、城鄉風光、民情習俗、政治變遷、宗教民族關係、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等情況與面貌。諒可為關注西北開發、關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讀者,提供一個從不同的、微觀的角度了解古、近代西北的視窗。
選錄數目
叢書選錄書目如下:
《萬里行程記》清·祁韻士著、《東歸日記》清·方士淦著、《荷戈紀程》清·林則徐著、《莎車行記》清·倭仁著、《西征續錄》清·方希孟著、《撫新紀程》清·袁大化著、《辛卯侍行記》清·陶保廉著、《河海崑崙錄》清·裴景福著、《湟中行記》清·闊普通武著、《西行日記》清·馮焌光著、《度隴記》清·董醇著、《皋蘭載筆》清·陳奕禧著、《北草地旅行記》清·李德貽朱、《蘭州風土記》佚名作、《寧海紀行》民國·周希武著(以下均為民國年間著作)、《游隴叢記》(附《游隴集》節選)程先甲著、《西北遠征記》宣俠父著、《西遊日記》徐炳昶著、《西行日記》陳萬里著、《西北視察記》陳賡雅著、《西北行》林鵬俠著、《河西見聞錄》明駝著、《西北視察記》莊澤宣著、《西北考察日記》顧頡剛著、《游敦煌日記》心道法師著(以上第一輯)、《新疆遊記》謝曉鍾著、《蒙新甘寧考察記》林競著、《西行見聞記》劉文海著、《西北的剖面》楊鍾健著、《西行記》顧執中著、《西北漫遊記》侯鴻鑒著、《青海考察記》馬鶴天著、《甘青藏邊區考察記》馬鶴天著、《西北隨軺記》高良佐著、《西遊小記》張恨水著、《西行雜記》李孤帆著、《西北歷程》李燭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