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社村

博社村

博社村,位於廣東省陸豐市甲西鎮東南部,處於濱海平原地區。村前北洋溪支流環繞,東南側西河連線甲子港溪水流入大海。東邊公路經西山、濠頭直至甲子鎮;北面公路經龍船石山、洪進士山、燈芯山接省道338線內隆公路經南塘、內湖、博美等鎮通往陸豐市區。博社村不但陸路交通方便,而且水路也十分方便,船隻可通往汕頭、浙江、香港、東南亞一帶等地區。

基本信息

行政規劃

自蔡登瀛於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從福建省莆田縣遷此置居以來,先後隸屬於海豐縣、陸豐縣,主要經歷了幾個歸屬階段:

一、 博社鄉

始稱“東岐堡”,舊稱“橋頭舊社”,宋末改為“博社”,俗稱“北輋”,亦稱“白輋”(據乾隆十年王之正編修的《陸豐縣誌》),還稱為“博華村委員會”、“愛社生產大隊”等名字。舊時,博社鄉隸屬海豐縣石帆都甲子所。但到了1957年,從甲子劃出甲西、甲東,博社才從甲子析出隸屬於甲西,一直至今 。

而甲子之名始見於西漢,屬荊楚;秦代劃為南海郡博羅縣所屬。
漢文帝曾遣陸賈大夫越巡甲子門之說;三國時,孫權曾派衛溫將軍帥師進駐閩海、琉球而駐過甲子門。
甲子一直屬於南海郡之博羅縣;至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才析出博羅縣置海豐縣,隸屬於東官郡海豐縣;
隋朝,海豐縣屬循州,甲子隸屬海豐;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從海豐縣析出隸屬安陸縣(縣衙在今大安鎮環珠寨);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安陸縣而併入海豐縣;唐天寶元年,海豐升為海豐郡;唐乾元元年,撤郡復為海豐縣;
五代,海豐縣隸屬於正州;宋天禧四年,海豐縣屬惠州;
元代,海豐縣屬惠州路;
明朝,海豐縣屬惠州府,嘉靖四年析龍溪六圖之地置潮之惠來縣而海豐尚存興賢、楊安、金錫、石塘、坊廓、石帆、吉康等七都;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清政府又把海豐縣所屬的七個都中的“坊廓”、“石帆”、“吉康”三都析出,擇舊安陸縣的“陸”及海豐縣的“豐”字為名,建置陸豐縣(縣署設在東海窖之舊寨城)。位處石帆都的甲子所於此隸屬陸豐縣,一直至今。
隨縣所屬,甲子在辛亥革命前隸屬於惠州府;民國三年,甲子隸屬於廣東省潮循道(設於汕頭);民國廿五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9月,隸屬於東江專區;
1952年3月,屬粵東行政區;
1956年12月,隸屬於惠陽專區;
1958年冬,又從惠陽析出而劃入汕頭專區;
1984年,又從汕頭專區析出而劃歸惠陽地區;
1988年, 在海豐縣析出汕尾鎮建汕尾地級市,又從惠陽地區析出而劃歸汕尾市,一直至今;同年從陸豐縣析出河田、河口、水唇、新田等地設定陸河縣;

1996年,陸豐撤縣設縣級市,改名陸豐市。

二、 甲子門,因港口有大石壁立,上下各有六十塊半露半沉的石(礁)排列如門,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之數相符而命名為“甲子”。宋、元之際,因戰亂導致“北向南遷”,福建及中原一帶人民便搬遷來此聚族而居。明初已形成頗具規模的市鎮。為防禦倭寇海盜,明朝洪武二十七年繼碣石置衛之後亦在甲子設所,千戶盛玉築甲子所城,“守御千戶建雉堞城樓,撤毀順濟橋堵寇,增屯兵幾百,築墩檯布兵防”(據《惠州府志》),可見甲子是一個古老、發達較早的海防重鎮。民國時期,曾有區、鎮建制;1950年代初,為第五區;1957年,劃出甲西、甲東後,定為縣直轄鎮;1958年改為鎮人民公社;1980年10月,成立鎮人民政府。

三、 甲西,因地處於甲子鎮之西,故名“甲西”。民國期間,甲西隸屬於甲子,曾建過甲西鄉;1950年代初,劃為第五區;1951年與甲東並為第八區;1956年改為兩城區;1957年撤區並鄉為甲西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3月廢社設區;1986年冬撤區建鄉;1996年,甲西撤鄉設鎮。四、1957年,博社鄉隸屬於陸豐市甲西鎮,一直至今。

人口遷移組成

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蔡登瀛從福建省莆田縣遷博社鄉置居,已有八百多年了。

解放前,博社鄉是一個多姓村,先後有數十姓村民在此聚居過,他姓從外地遷來又陸續遷走。解放初期,最後從博社鄉林厝巷遷走的是林姓人,他們遷居同姓鄉苦婆寮,被稱為“博社林”。因為該村原已居住著另一支林姓,是從南塘鎮周仔鄉遷來此置居的,被稱為“周仔林”。

博社鄉現屬單姓村,全村蔡氏一家,有二萬多人。蔡登瀛傳下的裔孫於元、明、清、民國等時期陸續遷往外地置居,也有數萬人,分別繁衍於甲西鎮大厝寮、華埔、石西、上墩、新饒、青籃等鄉,甲子鎮芒湖鄉、兩城區、東湖區、半徑鄉,湖東、南塘、內湖、碣石、橋沖、金廂、東海、河西等鎮,海豐、汕尾、惠來、揭西、汕頭、深圳、東莞、廣州等縣市,香港、台灣等地區。主要種植

博社村 博社村

博社村主要種植水稻、蕃茨、荔枝、甘蔗、花生、龍眼、芝麻等農作物,其中以 荔枝為重。

蔡氏族牒

博社古鄉 博社古鄉

蔡登瀛是博社鄉的始祖,除叔房祖子孫遷居下灶並繁衍下灶數十鄉外,其他各房裔孫在博社鄉所建的蔡氏家祠有如下數十座。

宋末

蔡光陽、蔡泰生、蔡惠我和蔡宣義為其父母所建的蔡氏家祠「源遠堂」,行「三山門」,後坐甲東奎湖山尖,前向博社鄉海甲山嶺「人頭嶂」。明萬曆十年,蔡登瀛第十一世孫蔡春邁中式壬午科舉人,任河北省饒陽縣正堂;蔡春邁任職後,曾回梓里修復過源遠堂。到了清乾隆年間,源遠堂由蔡萃嘉主持修建,原規模相對縮小,「三山門」改為「單向門」,據清庠生蔡哲臣撰寫的《蔡氏敦敘堂族譜》記載。今逢盛世,和諧社會,源遠堂何時能按老分金、舊牆址復建,恢復原貌?

元代、明朝年間各大房裔孫所建家祠

(1)元末明初,蔡英進、蔡英迪、蔡英連、蔡英迎、蔡英造和蔡英運為其父母所建的蔡氏家祠「宣義堂」,因戰亂被毀,舊址不見,只存紅燈籠堂號「宣義堂」。 (2)明朝初期,蔡開濃和蔡開創為十三公建孟季家祠「追遠堂」。蔡十三,字英明,號和潮,是蔡登瀛之孫,蔡惠我之次子,妣慈德陳氏,相傳無嗣,其兄蔡班子孫因不在家鄉而創居陸豐下灶,故由孟房孫蔡開濃和季房孫蔡開創共承其嗣。
(3)五世祖蔡西疇的「受祿堂」。
(4)六世祖:蔡蓮峰的「綏祿堂」和蔡梅峰的「繼述堂」。
(5)八世祖蔡守都的「承啟堂」,今重修建為仲房祖祠,堂號還是「承啟堂」。
(6)九世祖:蔡雲衢的「光裕堂」和蔡雲山的「永錫堂」。光裕堂位於博社鄉北畔埔埕巷,蔡仰高、蔡領宗、蔡素源和蔡仰宇是蔡雲衢的四個兒子,分為四大房祖,稱為“頂四房”,該祠建於明萬曆年間。永錫堂位於博社鄉大祖巷,也建於明萬曆年間;蔡雲山和蔡雲衢是蔡松崗之子、蔡順德之孫,也生有四子,被稱為“下四房”。
(7)十二世祖:蔡若槐的「若槐堂」。

清朝、民國年間各大房裔孫所建的家祠

(1)清康熙年間,蔡紹典、蔡紹邦和蔡紹麟為其父蔡起哲建蔡氏家祠「孝思堂」。孝思堂已於戊子年十二月初八日(2009年1月3日)晉祠重光,堂號由蔡東士先生所書。
(2)十三世祖:蔡紹樂的耀德堂、蔡恭默祖姑的貞孝姑祠「崇德堂」。
(3)十四世祖:蔡崇炳、蔡崇武、蔡崇安、蔡崇定和蔡崇德的「務源堂」,蔡崇侯的「誠敬堂」、蔡崇懿的「愛敬堂」、蔡崇薦的「孝敬堂」,蔡崇仁的仁公家祠「報本堂」,蔡崇美的「樹德堂」、蔡崇吉的「昭德堂」。
(4)十五世祖:蔡萃蒼的「存養堂」。

(5)十六世祖:蔡升華的「升華堂」。

(6)清嘉慶年間,博社鄉四大富翁蔡升本、蔡升經、蔡升廉和蔡升隆所建的「蔡氏家祠」。
有直隸州同儒林郎蔡士立(字升本)的「孝友堂」,有明經進士修職郎蔡鴻猷(字升經)的「敦本堂」,有歲進士蔡國斌(字升廉)的「積慶堂」,還有蔡升隆的「燕翼堂」。

(7)十六世祖:蔡升壯的「篤慶堂」、蔡升道倡建的「敦敘堂」。
(8)十七世祖:蔡大榮的「愛友堂」、蔡大覲的「延慶堂」、蔡大蕃的「成德堂」。
(9)十八世祖:蔡振隨的「善繼堂」、蔡振雙的「錫光堂」、蔡振燕的「光遠堂」、蔡振其的「善述堂」、蔡振圍的「圍公家祠」。
(10)十九世祖:蔡世和的「善慶堂」、蔡世波的「波祖家祠」。
(11)蔡宏嶷的「錫福堂」,頂厝愛公的「集福堂」,下厝的「光慶堂」。

當代所建的家祠

博社村 博社村

馬街巷草厝的「永樂堂」和蔡振碧的「懷德堂」 。從這些蔡氏家祠中,可以看到博社鄉蔡登瀛傳下的子孫後代過去輝煌的歷史。

 註:下灶蔡班神主牌記“始祖考賜進士循州教諭英敏班府君、妣淑順黃氏孺人蔡太媽、妣勤慈林氏孺人蔡太媽之神主”。

家族淵源

每年春節,大祖公祠源遠堂石柱上的春聯,由村里族老指定的文人賢士揮毫所寫。從常常出現的“自宋開基,八百多年標駿烈;由閩遷粵,二十餘代慶螽斯”、“源泉派衍莆田縣;遠岫屏朝博社鄉”、“源溯莆田,黔地家聲垂燕譽;遠開博社,魯陽族譜紀麟祥”三副對聯來看,由此可見博社鄉蔡姓開基之久,還可以了解到蔡姓博社鄉的遷居路徑是:莆田――黔地――魯陽――博社。“濟陽世澤;博社春光”也可以看出博社蔡姓出自濟陽郡一大望族。此外,我們從有關史料得知蔡姓創居博社鄉的大致世系是:“蔡用元――……――蔡政殿――蔡道德――蔡登瀛――蔡光陽、蔡泰生、蔡惠我、蔡宣義”
博社鄉蔡氏始祖登瀛,“自福莆來,始居東岐堡;再世而遷橋頭(橋頭舊社);三世而遷博社,繼又卜吉而轉橋頭永為世居,以博社額其里焉”(據明崇禎十一年戊寅仲冬之原任瓊山縣儒學訓導蔡若鳳撰置的《重修斗門碑記》)。自蔡登瀛在博社鄉創居後,有黃、林、張、羅、陳、鄭、鄧、李、石、傅、龔、馬等數十姓陸續遷入博社鄉置居,後又陸續遷走。據村南畔的國王爺廟的碑記可考,該廟是乾隆廿六年四月吉旦修的,由會首蔡崇魁僭首捐銀十兩組織各族村眾湊足資金修建成,並立碑記以示後人;從題款的姓氏來看,蔡崇仁題銀十圓,石君煜題銀一圓,林香萌、林香榮、陳紹玉各題銀三錢,鄭秉忠、羅舜豐各題銀貳錢,傅興勇、林毓萬、林香桂、羅欽佐各題銀壹錢,張可枝題錢叄佰,黃子寶、鄭尚洛各題錢貳佰,黃秀娥、李維舉各題錢五拾……那時博社鄉還是個多姓村了。可如今博社鄉的石柱巷、馬街巷、龔厝巷、林厝巷(即當鋪巷)等,都是原來石、馬、龔、林等姓居住的地方,說明了博社鄉曾是多姓居住的鄉村。此外,碑記說到王爺廟在宋朝時已經建成了,還說到萬曆十年河北省饒陽縣令蔡春邁回鄉省親期間修過該廟。南宋時期,博社鄉原稱東岐堡,是個聚集的多姓村落。東岐堡是由大石村坐南向北、石門樓村坐東向西、東村鄉仔坐東北向西南、石岐村坐北向南、瓦浪村(原名灰窯)坐西向東、寮仔村等錯綜聚集的小村莊匯聚而成的村落。
蔡登瀛是博社鄉蔡氏始祖,妻子陳慶源,生有四個兒子:長子蔡光陽,字朝科,庠生;次子蔡泰生,字朝翔,太學;三子蔡惠我,字朝朴,太學;四子蔡宣義,字朝材,庠生。就這樣,他的四個兒子分成了「孟、仲、叔、季」四大房祖。
宋末元初,蔡惠我長子蔡班中式舉人,任循州教諭。迨明洪武年間,蔡班三個兒子:松軒、梅軒和竹軒,於博社鄉遷居坡洋十八寨田心鄉,曾在此植下荔枝,後沿西再遷湖口鄉置居,其子孫繁衍下灶數十鄉,稱為“華灶蔡”,蔡班成了華灶蔡的一世祖。
蔡惠我次子蔡十三,字英明,號和潮,配慈德陳氏,生二子繼義、繼振,卻守故里,建有孟季家祠:追遠堂 。
博社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鄉,地靈人傑。尤其在清乾隆、嘉慶年間,村莊水陸交通方便,經商活躍,帶來了家鄉經濟的發展,有過四大富戶、八大富子、十六富孫的稱道。如四大富,即是儒林郎蔡升本(字士立,直隸州同)、修職郎蔡鴻猷(字升經,明經進士)、歲進士蔡國斌(字升廉)及皇恩寵錫蔡升隆,分別在家鄉建有孝友堂、敦本堂、積慶堂、燕翼堂。筆者初步統計,博社鄉蔡氏祠堂就有四十多座,可見蔡姓人曾在此輝煌創業,大建設,光祖耀宗,興建祠宇,慎終追遠,緬懷先祖,激勵後人。

博社國小紀略

孔子石像 孔子石像
博社國小的前身是國民國小,民國12年(公元1923年),在博社鄉深祖祠辦起一所國民國小,校長鄭起賢,學生有50多人,兩個班級,教育經費由深祖公蒸付出,課材有國語、算術、修身、尺牘等科目。到了民國31年(1942年),博社鄉耆老把國民國小辦學的情況呈報偽陸豐縣文教科委之後,決定把國民國小改名為博社國小,派蔡裕瀾為博社國小校長,於是博社國小就一直辦了下來。
明朝萬曆十年(1582),博社鄉蔡榕塘之子蔡春邁考中壬午科舉人,任河北省饒陽縣知縣,敕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在博社村王爺廟後的獅頭石上有他鐫題的“海陬砥柱”石刻;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蔡惺之子蔡若鳳考中了壬子科拔貢生,任瓊州府瓊山縣儒學訓導,在博社村斗門頭處有他於明崇禎十一年撰置的《重修斗門碑記》。當時,博社村讀書人受到了蔡春邁、蔡若鳳等人功成名就的影響,都紛紛發奮讀書,爭取考取功名,能耀祖榮宗。清朝期間,舉人有蔡賜爵等人;貢生有蔡兆盛、蔡鴻猷、蔡升廉、蔡維雲、蔡維清、蔡煜坤、蔡瓊如、蔡鳳翔等人;庠生有蔡崇寅、蔡萃雲、蔡燮堯、蔡錦奎、蔡雲程、蔡哲臣、蔡習安等人;太學有蔡紹麟、蔡萃嘉、蔡萃波、蔡大悅、蔡大臨等人;國學有蔡升道等人。清嘉慶年間,博社富翁蔡升本除了建築祠宇、住宅外,還建起一間書房,名曰“墨稼書房”,讓後代子孫好好讀書,爭取功名騰達,光祖耀宗。
清光緒年間至民國11年(1922年),蔡瓊儒、蔡錦奎、蔡燮堯先後中了秀才和幾位不及第蔡國楨等文人,每年在博社辦起二、三所私塾,每年學生有100-200多人,教育經費由學生負擔,每個學生每學期要負擔大米幾升和三元,還要在端午、中秋這兩個節日分別送粽、月餅等禮品。
民國12年至民國30年(1923-1941),曾辦起國民國小5年6間、私塾26間。國民國小校長先後有鄭起賢、方騰風、方培德、陳文庭、藩文定,教員蔡裕玉,校址在眾祖祠、深祖祠,學生有350人左右,經費來源祖祠公嘗及村出口豬、牛、青果、花生等稅收作為教師每月薪金。私塾間,校長蔡錦奎、蔡燮堯、蔡瓊儒、蔡裕禎、蔡良榮、李學臻、蔡孟、劉應玉、劉振魂、陳誠育、蔡裕海、蔡昌千、蔡昌淦、劉伯奎等,校址在眾祖祠、墨稼書房、孝友堂、存養堂、世房祖祠、二房祠等,學生有1300人左右,經費來源由學生負擔,每學期每人大米幾升,每人幾元生活費,每年送節兩次(端陽、中秋)。
民國31年至民國38年(1942-1949),每年辦起了國民國小(博社國小),校長先後有蔡裕瀾、林積希、蔡永倫、方綏然,教員有蔡燮堯、蔡裕萬、胡美見(女)、蔡希文、方維新、方仕臣、蔡裕玉、林從龍等,校址在眾祖祠,學生有850人左右,教育經費收出口豬、牛、花生、荔枝等稅收。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甲子區人民政府派吳家璇為博社國小校長,教師王明導、蔡裕玉、李其星、蔡世宜(義務)等四人,校址在眾祖祠,班數6個班,經費來源每個學生收學費二元,其餘收出入口稅收,如豬、牛、荔枝等,至1952年上半年。
1952年教育大整頓,教師由上級統一調配,上級指派林友淦為校長,教員有吳俊英、鄭朝書、林宏、李其星等四人,校址在孝友堂,高、初級分為七個班,學生有222人。
1953年下半年至1954年上半年,上級派李學春為博社國小校長,教師有鄭朝書、林宏、林娟(女)等五人,分為七個班,學生有230人左右。1954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黃祖旋為博社國小校長,教員有林宏、蔡裕玉、鄭朝書、林麗娟(女)等六人,高、初級分為六個班,學生有人,校址在眾祖祠及四房祠,經費來源除收學費外,教師每月工資由區撥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在這期間學校同樣辦起食堂。
1959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博社國小校長莊德任,教員有鄭朝書、李鐵生、蔡裕玉、姚文高、林寶玉、鄭楚強等六人,高、初級有七個班,學生有330人,校址原在眾祖祠。文化大革命後期,莊德任校長被調走。
1967年上半年至1969年上半年,由姚文高教師繼任博社國小校長,教師同樣有以上六人,加上調入的郭水川、蔡宏宵兩人,共八位教師,高、初年級有七個班,學生有460人,學校經費同樣收學費及上級撥給。
1969年下半年至1973年上半年,上級先後派陳元豐、方庭佳為博社國小校長,教師有李占亞、張以嫻、周俊超、李學良、胡命城、李其星、李文員、蔡裕貴、蔡奇偉、李振耀、蔡娘深、蔡奇熾、蔡奇澤、杜元謀、許寶珊、陳峰崖等十多人,校址在眾祖祠及油園,高、低年級有十個班,學生有460多人,學校費用除搞勤工儉學收入2-3元外,收學生學費及公社撥來教師薪金、補助費作為學校費用。
1973年下半年至1983年上半年,上級先後派鄧應周、胡命城、林其濤為博社國小校長,教員有李其星、田務農、蔡文輝、張慶強、蔡奇偉、蔡搖、蔡乃地、蔡友楚、金清林、蔡遠征、余元在、蔡鞭、張漢深、蔡乃填、蔡媽僑、李紀冠、蔡裕貴、鄭釀等人,高、初年級及早讀班有十四個班,學生人數達到530人左右。19
83年下半年至1984年上半年,上級確定博社國小為甲西中心國小,派李學禧為該校校長,教導李騰,總務李學春,教師有李文業、李成謀、蔡奇偉、林子良、蔡宏蘇、林錦楚、林永昌、蔡裕貴、鄭釀、蔡乃地、蔡友楚、蔡娘深等十八人,分高、初年級及早讀班十八個班,學生有530人。
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教導陳陽長,總務李學春,教師有蔡良運、李文業、黃舜卿、蔡宏蘇、蔡媽僑、鄭惠彤、林子良、彭炳和、蔡奇偉、李文鏈、李永生、黃乃林、林斌、蔡娘深、蔡裕貴、李英豪、蔡木錦(女)、蔡光臣、蔡乃地、蔡友楚等人,高、初年級有十四個班,學生有500多人。
1985年下半年至1986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教導陳陽長,總務李學春,教師有蔡奇彪、吳永坤、陳文青、林斌、蔡良運、李金、李英豪、鄭惠彤、蔡媽僑、蔡娘深、蔡奇偉、蔡裕貴、蔡乃地、蔡木錦、蔡友楚、陳奮釵、歐祖珠,高、初年級有十四個班,學生有500多人。
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副校長陳陽長,教導蔡奇彪,總務鄭惠彤,教師有蔡裕貴、蔡鞭、蔡光臣、李英豪、方秀桃、蔡良運、蔡乃地、蔡娘深、蔡友楚、胡秀雲、蔡娘鎮、蔡小菊、蔡媽僑、蔡文煥等人,有十七個班(包括早讀班),學生有700多人。
隨著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教育發展的需要,1986年陸豐縣教育局投了建校公款,資金不夠部分由博社村自籌,在博社村龍船石山建起一棟二層教學大樓;1987年下半年,學校將把三至五年級學生先搬進新教學樓上課;學校還準備繼續擴建,適應教育教學需要,到時也把一二年級學生搬到新樓上課,方便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

歷代名人

博社村,蔡姓在科舉考試中,考取功名及任職的人有:

舉人

蔡班(字英敏,號化魯,宋末舉人,任循州府教諭);

蔡奐(明永樂十二年甲午科舉人,任廣西宣化縣儒學教諭,官秩正八品);

蔡穎(明永樂十五年丁酉科舉人);

蔡琯(明永樂二十一年癸卯科舉人,任浙江新昌縣儒學教諭,官秩正八品,);

蔡蘭(明嘉靖四十四年辛酉科舉人,任廣西仙江縣知縣,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

蔡春邁(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任河北饒陽縣知縣,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

蔡賜爵(清光緒年間第五十九名舉人);

貢生

蔡若鳳(字儀廷,號起鳳,明萬曆四十年任子科拔貢生,任廣東瓊州府瓊山縣儒學訓導);

蔡兆盛(諱極,字萃璉,生於乾隆戊寅二十三年五月廿日戌時,終於嘉慶庚辰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午時,清乾隆年間歲進士);

蔡鴻猷(字升經,生於乾隆甲辰年八月廿八日亥時,終於道光壬寅年十一月廿六日丑時,清嘉慶年間歲進士,授修職郎,官秩正八品);

蔡瓊如(字大奮,清光緒年間貢生);

蔡國斌(字升廉,清嘉慶年間歲進士);

蔡鳳翔(諱近,字善元,清光緒年間師範科歲貢生);

蔡煜坤(清光緒年間附貢生)、蔡維清和蔡維雲都是清例貢生;

太學生

有蔡泰生、蔡惠我、蔡毅質(字紹麟)、蔡萃波、蔡大悅、蔡振會、蔡振隨。

處士

蔡一川、蔡仰宇、蔡世等(蔡振會之子)。

庠生

有蔡光陽、蔡宣義、蔡崇寅、蔡萃雲、蔡錦奎、蔡燮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