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衣村

補衣村隸屬於鐘山鄉大地坪村委會,屬於山區。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村情概況

補衣村隸屬於鐘山鄉大地坪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鐘山鄉西南邊,距離村委會2.5公里,距離鐘山鄉15公里。國土面積有3.29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油菜、烤菸、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35畝,其中人均耕地1.16畝;有林地88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5戶,有鄉村人口487人,其中農業人口487人,勞動力1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75.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8萬元,占總收入的80.7%;畜牧業收入49.5萬元,占總收入的1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13頭,肉牛41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9.3%;工資性收入18.8萬元,占總收入的7.8%。農民人均純收入4675.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8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占勞動力的10.3%,在省內務工32人。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8萬元,占總收入的80.7%;畜牧業收入49.5萬元,占總收入的1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13頭,肉牛41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9.3%;工資性收入18.8萬元,占總收入的7.8%。農民人均純收入4675.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8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占勞動力的10.3%,在省內務工32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15戶飲用井水,有11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8%。有1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5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5戶,分別占總數的83%和83%。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1輛,機車35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40口;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1.05畝(其中:地391.05畝),人均耕地1.9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畝,其中養殖面積2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2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核桃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擁有企業1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1戶。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戶,共鄉村人口209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01人。其中農業人口199人,勞動力141人。該村納西族為主(是納西族、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1人,漢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沒有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9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金山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6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魯準羅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古城區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4人。
該村準備籌建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資金收支情況。主要以 貼上公告、會議的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1.0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5元(人均753元),一事一議籌勞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固定資產和年末集體有收益幾乎為零,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通路、通水、通電有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420元增加到45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