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落在讓她覺得珍貴無比的紙張上的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畫,都承載著一個文人對歷史、社會、文化和個人理想的肺腑之言。對於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趙蘅來說,仿佛是天時地利。然而這其中經受了怎樣的曲折,或只能從她的書寫中得以相信。兩支筆記錄的不僅是她的人生經歷,亦可看到整箇中國在那個特定時代的風雲變幻。“落在讓她覺得珍貴無比的紙張上的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畫,都承載著一個文人對歷史、社會、文化和個人理想的肺腑之言。”(媒體記者、畫家曹振亞)在女性細膩而敏銳的眼光中,這樣的肺腑之言,畫面與文字的交相輝映,是本書的最大特點,也更會使讀者喜愛和共鳴。
“這部作品中還有一種東西很打動人,這就是趙蘅的敘述姿態。”(作家胡丹娃)“她成熟的目光之中,是那樣的散淡而又深情,看似漫不經心,卻又耿耿於懷,其中有多少意味深長的細節讓我們反覆咀嚼。”(傳記作家范弘)
從一幅畫,了解一個年代的記憶;從一段文字,了解一個年代的愛恨情仇。拼接起來,可能就是一段飽經滄桑而色彩斑駁的歲月。“那些筆下的人物……或遠或近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起他們就有力量。讀到那些打動心境的字句,就好像收穫了初秋溫潤的陽光。”(作家惠子)
作者介紹
趙蘅,1945年清明生於重慶沙坪壩。祖籍溫州,筆名小采。科班習畫,1978年發表處女詩作, 先後涉獵各種文體,擅長用文字和繪畫敘事,專欄作家和文學插圖相得益彰。有過旅居國外和“文革”中受衝擊的經歷。著有少年讀本《呼嘯山莊》(和母親楊苡合作)、畫傳《塞尚》、長篇紀實圖文書《拾回的歐洲畫頁》、《下一班火車幾點開》、《憲益舅舅的最後十年》。曾獲全國美術獎和冰心兒童圖書新作大獎多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