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毒蛇
蝮蛇
又名地扁蛇、土虺蛇、狗屎朴、灰鏈鞭、爛肚蛇、七寸子、麻七寸等
頭呈三角形,有頰窩,吻鱗明顯,鼻間鱗寬,外側緣尖細,背鱗明顯,全長約60-70厘米。背面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八字形斑,顳部有一鑲黑色邊的細白眉紋,軀幹背面斑紋較大,一般有2行深褐色圓斑,左右交錯排列,有的有深淺相同的橫斑。或有分散不規則的斑點,體側有一列棕色斑點,腹面灰白或灰褐色,有黑斑
蝮蛇分布很廣,我國東南沿海水網地區、東北平原、黃土高原、秦嶺山地,新疆及內蒙古草原,到處都有它的蹤跡。平原、丘陵、山區等各種環境都可以生活。常棲息於墳堆、草叢、亂石堆及田野上,多盤曲成團,如狗屎樣。屬於北方類型的蝮蛇,耐寒性強。以蛙、鳥及鼠類為食,也能吃魚類、蛇類及蜥蜴。卵胎生。產出的幼蛇吃蜈蚣等節肢動物,其毒液具混合毒。
此種毒蛇在全國分布最廣,亞種也最多,除海南島和台灣島外,南至兩廣,北到黑龍江,西到新疆,全國大多數地區都能見到它的蹤跡。它食性很雜,除鼠類和蛙類外,鳥類和一些昆蟲甚至魚也是它的食物。
眼鏡蛇
眼鏡蛇是一種毒性強、危害大的毒蛇
它的頭頸背部有一對白色黑心的斑紋,很象人戴的眼鏡,因此叫眼鏡蛇。一般動物的肋骨都在胸部,可是眼鏡蛇卻在頸部,而且可以活動。它被激怒時,會豎起前半身,左右晃動,同時擴張頸部的肋骨,變得又扁又平,遠遠望去,如同戴著眼鏡的一張臉。這是它迷惑敵人的伎倆,使對方只注意它膨大的頸部,而忽視了它的頭部和毒牙。
眼鏡蛇體型較大,最長的可達2米,一般也有1-1.5米左右。眼鏡蛇是非常殘忍的毒蛇,在飢餓時,甚至會吞食同類。眼鏡蛇能在發出“呼、呼”聲中,把毒液噴射出去,一下子就擊中對手臉和眼睛。生物學家認為,這也許是因為它們能感覺到動物或人臉的溫度。眼鏡蛇體型比大眼鏡蛇小,毒性也較大眼鏡蛇弱一些,但仍然是致死性很高的毒蛇。主要分布在兩廣、海南、雲南、貴州、福建、台灣和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地帶。
天然無塵爬蟲沙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又名過山風、山萬蛇、大眼鏡蛇、過山烏、大扁頸蛇等。頭部呈橢圓形,頸部能膨扁,前半身亦可豎立,所以有許多方面與眼鏡蛇相似,但與眼鏡蛇亦有明顯區別:如眼鏡王蛇軀體較大,全長一般在2-3米,最長可達6米;頸背沒有白色眼鏡樣斑紋、頸腹面也沒有黑色點斑及橫帶;但體背黑褐色或黃褐色具有白色鑲黑邊的橫紋約40-50個,在頭背頂鱗之後多了一對大形的枕鱗。但是在受驚時與眼鏡蛇一樣能豎起前身扁起的膨頸,發出"呼呼"聲,並向前方攻擊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身長為3-4米,最長的可6米。眼鏡王蛇的頭頸背面沒有眼鏡蛇那么迷人,不戴眼鏡,而是抹了兩撇“白鬍子”,象個倒寫的V字。眼鏡王蛇發怒時,也會豎起前半身,但是它不會噴射毒液。這種蛇行動迅速,在草地上爬行疾走如飛,嗖嗖作響,有人稱之“過山風”生性兇猛,碰上人或動物,會主動攻擊,被攻擊對象,很難逃脫。眼鏡王蛇對環境氣溫的要求較高,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地域較窄。所以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少見它的蹤跡。主要分布在雲南和兩廣的邊境地區,福建和貴州部分山區也有分布。
金環蛇
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
喜歡活動濕熱地帶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邊,溪流邊或山坡岩洞內和住宅附近,為夜行性蛇類,黃昏後出洞捕食其他蛇類,偶爾也吃蛇卵、魚、蛙、鼠類等。白天多不活動,常盤蜷著身體把頭藏在身下。幼蛇較兇猛、活躍。卵生,每次產8~12枚,多產於落葉堆或洞穴內,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身體較粗大,一般長1~1.6公尺。頭橢圓形,略大於頭部,頭背黑色,有八字形紋斜過頭側。頭尾部有黑黃相間的寬環紋纏繞周身,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背脊有頭著隆起,背正中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尾較短,末端鈍圓。
金環蛇體型中等,顏色較其它毒蛇鮮艷些。頭戴黑帽子,全身是黑黃相間的花紋,頭部不是呈明顯的三角形,是橢圓形,只是比頸部稍大一些。金環蛇生活在平原或山地的叢林中的小溪和水塘邊,它在黃昏時分出洞活動。愛吃魚、蛙、蜥蜴和其它蛇。平常不主動襲擊人,受驚後會盤曲起來,把頭藏在身體下面,像鴕鳥一樣。但若被過份激怒,則必兇猛的施以快速的攻擊。主要分布在兩廣、福建、台灣、海南、江西、雲南和貴州西南部。
銀環蛇
身體背面為黑白兩色相間的斑紋,黑色斑紋較白色紋寬。頭部為橢圓形,與一般毒蛇三角形的頭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徵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鱗片較附近的鱗片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於低海拔的山區和平地,常在矮樹林、竹林、草原、農田、菜園、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環環境活動,尤其喜好靠近水邊的環境。大都在地面活動,不太會爬樹。 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到晚上較為活躍。 行動緩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溫和,遇到攻擊時常縮作一圈。除非受傷或遭到極為嚴重的威脅與干擾,否則很少主動攻擊人。
銀環蛇體型比金環蛇稍小一些;不同的是全身是黑白相間的環形花紋。而且銀環蛇是毒蛇中的化裝師,身體顏色變化多端;多數時候穿著黑白相間的“海魂衫”,但有時白色變成黃色,像它的“堂兄弟”金環蛇,有時前半身的黑白條子變成網狀,後半身出現虎斑,有時又幾乎全是黑色。銀環蛇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腳近水的地方。銀環蛇常夜間活動覓食,吃飽後常停在路上休息,直到深夜或黎明才回洞。夜行人不注意,常會被咬傷。銀環蛇常群居冬眠。分布地帶比金環蛇略廣,我國南方各省以及東南亞均可見
蝰蛇類
體型較大,身長大約在90-120厘米左右,驅體粗,尾巴短,頭呈三角形,背面暗褐色,背部中央有若干濃褐色斑紋相互連續成波浪狀,自嘴經眼上方至頸部有一黑色縱不足之處了眼至口角另有一縱帶。背部黑褐色花紋多呈不規則棱形,有些呈不規則橢圓形。此蛇平時行動遲緩,常盤蜷成圈,但性情兇猛,受驚後,身體不斷膨脹和收縮,口中還發出“呼呼”的聲響。蝰蛇長有前毒牙,平是向後倒放在下頜上,咬人時,嘴一張大,毒牙便豎立起來,向前突出。毒牙是管牙,中空,毒品牙前端有逐步形成小孔毒液從管中注入被襲擊者體內。最危險的蛇類之一。
躲避毒蛇
【如何區分是否為毒蛇】
首先從蛇的外形來看,毒蛇全身的花紋異常鮮艷,頭小呈三角形,尾巴比較短,從肛門以後突然變細。毒蛇多喜歡夜間活動。反之,就是無毒蛇。第二步要看口內牙齒,有毒蛇的牙齒外面帶鉤,中間是一條空的細管,用來輸送毒液。而無毒蛇的牙齒大小相等,不帶鉤。經常在野外工作的人要適當掌握如何區分有無毒的蛇的知識,這是必要的。
到我國南方鄉村、山區和沿海一帶遊玩,有可能遭遇毒蛇。分布在我國的毒蛇有四十多種,主要有眼鏡蛇、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竹葉青和五步蛇等。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每年被毒蛇咬傷的達10萬人次,死亡率為5-10%。
防護:一絲不苟在毒蛇出沒的地區遊玩,最好穿靴子,因被毒蛇咬傷的常見部位是下肢,如腳趾、腳和小腿下部。在叢林和草地中行走,還應戴帽子,備一根手仗或木棒,切忌在叢林或草地中大便。
應避免在夜間外出,因此時毒蛇活躍 ,而能見度又差,增加了無意間驚動毒蛇的機會。如果必須在夜間外出,戴好帽子,穿上厚衣褲和靴子,備齊木棒、手電筒或火把,注意不要把手伸進洞穴,毒蛇有時會潛入室內,藏在鞋子或衣服中,應仔細檢查。一般說來,毒蛇咬傷大多發生在人踩到或逼近蛇時。
急救
被毒蛇咬傷後,要立即結紮傷口的上部,阻止靜脈血的回流,減少毒液的擴散。結紮要爭取在咬傷後1-3分鐘內完成,且越快越好。可用橡皮帶、繩子、布條、手絹等,結紮的要點是在傷處的高位結紮,例如,咬傷手指,要結紮在傷指的根部,咬傷小腿,要扎在膝關節上方,咬傷前臂,應扎在肘關節上方;結紮的鬆緊度應以能阻止淋巴液和靜脈回流,又能使動脈血少量通過為度。
結紮後,每隔20-30分鐘必須放鬆2-3分鐘,以免長時間阻止血液循環,造成局部組織壞死。
結紮後,應對傷口沖洗。可用2%的雙氧水或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傷口周圍的殘餘蛇毒和髒東西衝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用鹽水、肥皂水或清水沖洗。
沖洗後進行擴創排毒,先以傷口為中心,用小刀切開一個"十"字切口,或在兩個毒牙痕之間劃"一"字形切開,深達皮下組織,但要避開靜脈,如有毒牙應取出。
然後對擴創的傷口吸毒,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混血的毒液在口腔里短時間不會被吸收,而且唾液對蛇毒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但是,吸吮者的口腔、唇、齒以及胃腸必須沒有傷口或疾病,以免中毒。
就醫
一旦被蛇咬傷,應保持鎮靜,驚慌、奔走和飲酒只會加速毒液的吸收和擴散。毒蛇咬傷應及早治療,可口服和外敷蛇藥,靜脈注射抗蛇毒血清。
即使經過救急處理,也應儘快把傷者送到醫院。如果咬人的毒蛇已被打死,還要把死蛇也帶到醫院去,以便醫生正確診斷,迅速、正確地對症用藥。
若是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條件者先注射抗蛇毒血清。單價抗蛇毒血清是根據不同毒蛇的毒性製成,只能治療某種毒蛇蛟傷。
多價抗蛇毒血清是根據某一地區多種常見的毒蛇泌液製成的,在不能確診是哪種毒蛇咬傷的時候,可以用多價抗毒血清治療。
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
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其他信息
最致命的有以下三大類:
1.眼鏡蛇科 ELAPIDAE 2.海蛇科 HYDROPHIDAE
3.蝰科 VIPER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