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衡水縣誌》載:當時此地是河北省至北京,山東至山西的水、陸交通要道。早在明天順元年(1457年),衡水知縣楊儼奏請上級批准,由深、冀二州和武邑、棗強二縣助資,建立了一座木橋。後來,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間,由於多次發大水,木橋屢修屢毀,明嘉靖三十二年,由衡水縣徐廷等人募資,用了三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座石橋,明隆慶三年又被大水沖毀了;後來,由賈從仁等人募資,又把石橋修好了。這樣衡水橋建了毀,毀了建,前前後後,經過了二百來年。至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由於滹沱河河床南徙,其支流和滏陽河匯成一條河,於是河水猛漲,橋幾乎被沖毀。直到清乾隆年間,當時的直隸總督方觀承看到舊石橋殘損嚴重,於是奏請朝廷批准,撥出銀子四萬七千六百多兩,購置石料,準備建一座堅固的石橋。派清河道周元理、通永道玉神保董理,衡水知縣陶淑親自指揮,於清乾隆三十年五月(公元1765年)正式動工。到第二年十月竣工,乾隆皇帝賜名“安濟”,故名安濟橋,就是現在的這座石橋。
該橋東西兩端北側原建有漳爺廟、玄武廟、龍神廟、安濟橋碑亭、關帝廟、八蜡廟、觀音堂等古建築,都早已被毀,現僅存龍神廟碑、八臘廟碑各一通。
1937年10月5日,日寇的火輪由滏陽河南犯,因洪水淹沒橋孔,日寇遂將安濟橋中孔炸毀,後修復。1946年衡水縣政府組織勞力,進行了安濟橋下清淤施工並培修堤埝。1956年改用木橋銜接。因年久失修,重型車輛行駛,已有危險。1982年3月,建立衡水市後,把此孔木橋拆除,改為鋼筋水泥結構,同時,對橋欄桿和欄板進行了修飾。
安濟橋自建成到2014年,已經有將近240年的歷史,因河床西滾,橋東一孔已被土屯死,兩邊的大石獅子已被土掩埋大半。衡水安濟橋久經風雨浸蝕,行人磨損,望柱上的石獅及石欄板上的圖案,有的已模糊不清,由於十年動亂,獅子殘缺不全。
為了加強文物保護,有利於開展歷史研究工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冀政〔1988〕17號檔案精神,結合衡水實際情況,衡水市人民政府於1989年5月30日,下發了《衡水市人民政府關於確定部分文物、戰鬥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1989)41號文,安濟橋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1993年9月25日,衡水市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常務會議議定:1.由市公安局負責在安濟橋兩端醒目處豎立“險橋”標誌,禁止各類汽車、拖拉機通行。2.在公安局協助下,由文化局負責在安濟橋兩端設定路障。設定路障要注意美觀。3.文化局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向民眾廣泛宣傳保護安濟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取得人民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1993年衡水市文物管理所管在衡水安濟橋東頭北側立有標誌牌一塊,框架為鋼筋水泥結構,總高175厘米,寬119厘米、高80厘米、厚16厘米,內鑲漢白玉標誌牌,寬84厘米、高42厘米、厚2厘米。
1995年衡水市文物管理所管在衡水安濟橋西頭豎立了禁止一切運輸車輛通行的標誌。
1999年6月26日,河北省工程質量檢查第七小組,對衡水安濟橋下發了工程質量檢查整改通知單。
2000年9月,河北省文物局統一製作的漢白玉保護標誌牌,漢白玉基座。標誌牌長75厘米,寬50厘米,厚11厘米,通高110厘米。
2013年5月,國務院審核並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河北衡水安濟橋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