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衝浪搖滾(Surf Rock),60年代初在美國加州西海岸極為風行,以吉他手迪克·戴爾首創的帶有迴響的吉他聲效為特色,潮濕而延綿不絕的音效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起加州海岸盛行的衝浪運動,因而得名。隨後湧現的眾多衝浪搖滾樂隊中,一些是純粹的“器樂衝浪者”,另一些則在樂隊的編制中加入了主唱,沙灘男孩樂隊是後一種衝浪搖滾的典型代表,以完美的鏇律及和聲見長。由於衝浪搖滾的主題多半與陽光沙灘、機車和女孩相關,聽眾很快就對其單一膚
淺的內容失去了興趣,但是衝浪搖滾對於吉他的重視帶給後來的搖滾樂隊很大的啟示。
影響
搖滾樂的興起,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這種反對來自教育界、宗教界、行政界以及學生家長等各個方面,他們從道德、管理、青少年教育、社會風氣等各個角度對搖滾樂提出批評。
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時候,搖滾樂浪潮好像已經過去。前面提到的眾多明星中,小理察轉向宗教;劉易斯因生活醜聞退出搖滾樂壇,查克·貝里因雇用妓女而蹲了監獄;巴迪·霍利去世;多米諾和普萊斯利的歌曲也都轉向波普方向。主流搖滾、山區搖滾和溫和搖滾這三種搖滾樂中,主流搖滾很少再出現新的東西,很難取得前幾年那樣的主導地位;山區搖滾向溫和搖滾靠攏。與此同時,出現了一些新的風格,其中以衝浪音樂的影響最大。
作為搖滾樂的一種,它只是把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和對衝浪運動的熱愛結合起來,歌唱海浪、海灘聚會、機車、女孩,衝浪的體驗等等。衝浪歌手最關心的社會問題就是當地的藥房裡防曬油的銷售量,而對社會問題卻漠不關心。
代表作品
最早的衝浪音樂出現在1956年,代表作品是羅伊·奧比森(RoyOrbison)的《半蒙面具》(Domion),它有著波浪般起伏的節奏和吉他音響。但衝浪音樂流傳開來並產生全國影響,是由"沙灘男孩"(TheBeachBoys)樂隊於1961年和1962年先後發行的《衝浪》(Surfin')和《衝浪旅行》(SurfingSafari)這兩首歌曲引起的。
"沙灘男孩"由南加利福尼亞的5名中學生組成,他們是布萊恩·威爾遜(BrianWilson)和他的兩個弟弟,加上他們的表兄麥克·洛夫(MikeLove)和一位朋友沃·賈丁(AlJardine)。其中威爾遜是樂隊的核心人物。他們的代表作品還有:《美國衝浪》(Surfin'U.S.A)、《衝浪姑娘》(Surfergirl)、《有趣、有趣、有趣》(Fun,Fun,Fun)、《羅達救我》(HelpRhonda)和《加利福尼亞姑娘》(Californiagirl)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威爾遜越來越對錄音技術的運用感興趣,而且開始不滿足於那種無憂無慮的衝浪音樂。1966年,他們花了六個多月時間,通過四個不同的錄音棚實驗,推出了他們最暢銷的一首歌曲《良好的精神感應》(GoodVibrations),於同年12月登上流行音樂榜首。當時,一首搖滾樂曲一旦確定了它的速度、節拍、調性和織體後,在持續約二分半鐘的時間內,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變化。《良好的精神感應》卻不同,它在速度、織體、節奏和音色方面都有很多變化,混合了多重音響,也許是直到那時為止最複雜的一首歌曲。與此同時,只有"披頭士"也在進行著類似的實驗。在這之後"沙灘男孩"繼續推出了一系列作品,但是再沒有取得以前那樣的成功,在聽眾的心目中,他們所發出的聲音,仍然是與單純的衝浪遊戲聯繫在一起的。
從歷史角度上講
衝浪音樂只是一種短暫的過渡性音樂,但是,它那極具個性的音樂特徵卻吸引了當時不少的青年聽眾。如果為衝浪音樂的特點作一簡單歸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1)音樂以自然音為主、(2)節奏輕快而富有動力、(3)聲樂部分有大量的密集和弦構成的合唱、(4)注重電吉他效果的運用、(5)曲式結構多為節歌-疊歌形式.。
相關樂隊
加州女子衝浪搖滾樂團是一支動感十足的聚會型樂隊,以衝浪音樂為主。作為搖滾樂的一種,它只是把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和對衝浪運動的熱愛結合起來,歌唱海浪、海灘聚會、機車、女孩,衝浪的體驗等等。
她們借鑑了著名樂隊“海灘男孩”的音樂風格,節奏輕快而富有動力;聲樂部分有大量的密集和弦構成的合唱;注重電吉他效果的運用;曲式結構多為節歌——疊歌形式等。加之她們靚麗的外表,修長迷人的身材,金黃的秀法,以及出色的音樂才華,毫無疑問令諸多樂迷為之傾倒。遊刃有餘的現場表演,與觀眾的激情互動,將一次次演出推向高潮。
在過去的數年中,加州女子衝浪搖滾樂團樂隊應邀在世界各地忙碌奔走,演出場次高達上千場,並曾有幸應邀與紅極一時的“海灘男孩”樂隊組契約台獻藝,她們毫不遜色的激情表演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她們的足跡遍布波西尼亞、馬其頓、德國、挪威、匈牙利、格林蘭島、冰島、夏威夷、日本等國,所經之處都會掀起一陣陣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