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做官樣文章》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完顏紹元,滿族,1955年生於上海。學歷通稱“七二屆”。做過火頭軍、箍銅匠、搬運工,業餘從事歷史和民俗文化方面的撰述。1996年,由上海書店出版社的作者轉變身份為該出版社的編輯。從此以編務為正業,得過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並繼續以撰述為副業,其作品頗能體現個人讀書興趣和創作風格,是在歷史資源中孜孜發掘切近生活原貌的細節,從中提取別有旨趣的話題,綴織成文,為愛好文史的朋友提供一份可供咀嚼回味的“零食”。近年出版的讀物,有《風水趣談》、《千秋教化》、《趣說古代官場生態》、《天下衙門》、《流氓列傳》和《細說漢高祖》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從“上班”說開去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
“有光”“無光”上班族
進出宮門憑門籍
朝班與退朝
放朝三日為泥塗
官府散衙已臨昏
直日議程一覽表
誤卯缺勤打屁股
上班簽到,下班簽退
考勤前緊後松
第二章夜宿機關話值班
大小官員要夜值
宰相年高無例外
禁中夜半定天下
輪值數旬一歸家
值夜幸遇真如夢
西苑宿值寫青詞
夜值驚魂二三事
豐盛的值班饌餚
第三章門衛·門規·門包
衙置門衛由來已久
號房——衙署門衛室
門簿——人物出入登記冊
公門一入深似海
出入點檢,門禁森嚴
門衛收入累千金
門包之害,上達天聽
門政積弊割除難
門包斷送清王朝
第四章信訪與投訴
朝門前的謗木肺石
聽詣公車抗訴
擊登聞鼓訴冤情
大收人望的“意見箱”
設匭利弊,見仁見智
登聞鼓院與登聞檢院
廣耳目,通下情
勤求民隱明鏡懸
第五章奉公守法談保密
為政慎言,多言多敗
漏泄信息量刑不定
歷代自建保密紀律
晏殊吞吃的歷史之謎
保密制度貫徹不力
吏胥營私泄官事
紀曉嵐流放為哪般
第六章掌權行令話公章
“拿印把子”——掌權的代名詞
從官員之印到官府之印
“公章”誕生在唐代
官印規格始亂終嚴
封之以泥,抑之以印
印文書體與鈐印格式
官印保管與使用
基層用印頻率高
第七章奉使出差與公費旅遊
驛政——貫通全國的公務網路
食宿交通配套供應
因人而異的出差待遇
驛券——支取錢物的憑證
出差住宿的變通
客房裡的身份PK
假公濟私貓膩多
長官隨行皆發財
館驛變成八大胡同
第八章公務筆記面面觀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捂笏——仕宦身份的標誌
笏囊——古代的公文包
大小官員人手一本
執笏非專用於朝見
由“公事單子”說開去
筆記本里記“奏對”
奏對筆記詳於官修實錄
御前會議各自記錄
神秘的官員筆記本
第九章迴避:徇私的預防
禁忌轉密“三互法”
王安石避親家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江浙蘇松人不得為戶部官
五百里內均行迴避
迴避之政,利弊兩存
第十章任職周期由長變短
世卿世祿官無任期
三載考績九年一任成定規
大滿小滿盆滿缽滿
兩年一任成常態
制度嬗替有原因
任期短促弊端大
久任吏員藐視限任上司
第十一章通貫歷代的低職高配
官秩隨職,能上能下
增秩賜金,留任原職
縣官位次在下滑
北朝兼職縣長多
蹉跎十年“將仕郎”
低官位“守”高職位
兩宋京官的帶職下放
漫說七品芝麻官
官制嬗變得失談
第十二章官員考核彈性大
官吏考核來歷久遠
漢代考核三等九列
唐代考核分類分級
“四善”與“二十七最”
“最”實“善”虛,虛實結合
引據“事實”書寫評語
折算分數古已有之
考以四格,糾以八法
難以擺脫的考核通病
第十三章人走茶涼話休官
秦漢休官打碎飯碗
唐宋休官搬出官邸
平生未有三間屋
致仕還鄉,不給公乘
離職看病,自己埋單
海瑞還鄉,居舍蕭然
凡事不能光看制度
第十四章京官外任升遷快
中央地方適度分權
競內薄外成風俗
下去吃飯再上來
提升官品,激勵外任
“厚外官薄京官”的薪酬改革
“官升七級”也不乾
外任成了香餑餑
退回京朝,降級補用
第十五章赴遠支邊的歷史考察
秦漢邊區循吏多
邊官久任是把雙刃劍
朝野上下重內輕外
邊官補缺出新政
規避邊遠,勘實責罰
“煙瘴之地”實施特殊政策
改土歸流提出更多支邊需求
赴邊任官有多種優待
第十六章離任審計有制度
漢代不禁官吏自炒魷魚
唐代刺史遷調必須交割
唐宋郡守只負領導責任
明清州縣一把手包辦
雞蛋縫裡挑骨頭
不看僧面看佛面
處理疑難皆有相關規定
交代不清,縣長羈死任所
卯攤寅糧,百姓遭殃
缺份也可做交易
朝中有人好接盤
第十七章從“學室”到“仕學館”
“作吏”必先“以吏為師”
明習律令學業務
上司下級,互為同學
爭相傳習《甲乙判》
專業考察管下不管上
高級官員順時讀《月令》
今上詔書層層傳達學習
認真學習還要善於運用
不通律意交部議處
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
第十八章朝廷派來巡視團
兩級巡視體制的形成
刺史盯住“二千石”
郡國督郵周巡基層
分權制衡的兩面效應
豺狼當路安問狐狸
要求親過閭里,不許走馬看花
宋代的複式巡察制
無所不察的明代巡按
明察暗訪相結合
第十九章“三公經費”的曲折歷程
漢代的“乾飯”和拼車
唐代的“公廚”和“公宴”
宋代設定“公使錢”
公費濫用有禁無止
尹洙的公費曬賬
蘇東坡反對控制公費
奉使出國是美差
官商混合組團出境
貸公款做貿易實惠多
“公費”十有八九被濟私
公車消費太離譜
晚清的公費改革
第二十章地方駐京辦事處
郡國都在京師設邸
連成一片的特區——百郡邸
逐級上計,奏報中央
長官僚屬,休戚與共
朱買臣郡邸奇遇記
買地建房,所費不貲
名稱變換,武將當家
經營兌換,服務市場
加強控制,合署辦公
吳處厚與“車蓋亭詩案”
提塘——明清的行省駐京聯絡處
“駐省辦事處”的興起
第二十一章五花八門的編外機構
編外機構自古就有
隨機建制沒有印信
品級無定,水漲船高
形形色色的“特開”書局
王安石倡建條例司
老譜新曲“國用司”
解決辦公用房方式多
機關跟著長官跑
匪夷所思話“箔場”
編外機構有利弊
第二十二章財經監督與審計
從“上計”到“勾檢”
財審合一有缺陷
泡沫預算居然通過
焚船秤釘核費用
逐級審計有時限
收納須分項,支出要預算
天子也曾吃回票
原始記錄妥善保管
監審體系痼疾難除
事後審計效用打折扣
凡目既多,不暇詳究
“部費”各有常數
第二十三章懲戒條例區別實施
宰相難逃扣工資
罰俸名目多,破財不丟官
職務保留降官秩
黜陟左遷話貶職
京官謫外堪比流放
安置如管制,居住乃靠邊
革職降級分四等
禁錮——政紀懲戒的終端檔次
宮有九條命,鞭捶身滿瘡
維護等級,官官相護
第二十四章一損俱損說連坐
秦簡上的連坐法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公罪”的職務連坐鏈
屬員犯贓,追究領導
行政違失,牽連監察
薦舉也要承擔責任
明清公坐,法網更密
主動糾舉,以免拖累
第二十五章為官失職要問責
督責之術
輕罪深督有偏失
公罪私罪,區別對待
輪渡沉覆,監官是問
河決堤防,知州下崗
環境污染,“主司同罪”
明清制度愈趨完善
“分所應為”,政治問責
第二十六章官員犯賭,罪加一等
顏師伯借賭行賄
陶侃鞭撲“牧豬奴”
唐代禁賭,有法不行
進士犯賭,革去功名
官員犯賭與百姓同罰
清朝懲賭,一劍封喉
司官涉足賭場,移交刑部
天潢貴胄因觀賭革職
官場牌局,娛樂到死
第二十七章罷免復出名堂多
罷免復出門道多
終身禁錮也能解除
重新任用三種方式
特殊的“白衣領職”制
復職操作程式嚴
特事特辦說“起廢”
“開復”“捐復”兩條官道
“永不敘復”設底線
序言
這套“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實為古代官場生態學。這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的大課題,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結構、社會結構與社會心理、教育文化、民情風俗等諸多領域,極具中國特色。
對於這一領域,學界雖然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多系從某一朝代或某一方面所作的具體研究,從整體上對其進行綜合性、貫通性研究的成果則不多見。完顏紹元先生多年沉潛於這一領域,孜孜砣砣,日積月累,發表了數量可觀的文章,出版了一批著作,諸如《封建衙門探秘》、《中國古代帝王百態》、《趣說古代官場生態》等。最近,他對以往成果進行修訂匯總,或充實,或改寫,或刪削,裒為這套叢書。書分《走官界仕途》、《說官衙門道》、《做官樣文章》與《看官場生態》四輯,舉凡官員的出身、入仕、培訓、升遷、權利與義務、官府結構、官衙布置、官場顯規則與潛規則、禁忌與迷信、為官箴言、不同層次官員之間的關係、官場行文格式、文書傳遞、保密制度、官員經濟待遇、正常收入與灰色收入、官員各種開支、日常生活及各色應酬,應有盡有,蔚為大觀,堪稱古代官場百科全書。
所謂官場,即官吏職場,官吏行使職務活動的社會空間。中國自秦至清,實行的都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兩千多年間,儘管不同朝代的官場,或同一朝代不同時期的官場,往往差異很大,但綜合而言,還是有諸多歷代相承、事殊理一的內容與規則存在。粗分起來,大致涉及以下十類關係:
一是君臣關係。儘管不同朝代、不同時期君主專製程度並不完全一樣,君臣關係不可同一而論,例如宋代與明清兩代就差異很大,但是,君為臣綱則一,君權不可侵犯、不可分割、不可轉讓則一。這是官場最大規則。
二是上下關係。君臣關係也屬一種上下關係,但那是一種特別的上下關係。除此之外,表現最為普遍的上下關係是上下級關係,即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的關係,上級官員與下級官員的關係。官民關係也是一種上下關係,官雖負管民之責,但民聲、民意對官場亦有影響。
三是主宮與輔官、正官與副官關係。主官、正官權大,輔官、副官權小,但輔官、副官並非聾子的耳朵,往往兼具朝廷耳目與監督主官、正官的功能。
四是官吏關係。官地位高,吏地位低;官流動性大,吏流動性小。但官對於底層實情之了解往往不及吏,官在行使權力時要驅使吏、監督吏,又不得不依賴吏。故主官與輔官、正官與副官、官與吏也可稱一定意義上的上下關係。
五是內外關係。具體而言,就是京師與地方、京官與地方官關係。京官離權力核心近,升遷機會多,風險也大;地方官離權力核心遠,升遷機會少,但風險也小,權力尋租機會多。京官欲辦地方事,或分地方利,不能不重視與地方官的關係;地方官如欲升遷,亦需結納京官。
六是行政官與監察官關係。歷代御史、宋代通判、明代巡按,均實施對中央或地方官員的監察。行政與監察,監察者復被監察,成為皇權統治的重要環節。
七是平級政府或平級官員關係。中央六部之間、地方省與省、縣與縣,均存在這類關係,既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繫。同一官位的前任與後任,也是一種平級關係。
八是官員的親友關係。親戚、同年、師生、同鄉都是官員要面對與處理的關係,也是會對官員仕途產生一定影響的關係。
九是官位的重輕肥瘦關係。中央各部或管人或管事或管錢,或清閒或繁劇,地方幅員廣闊,地區差異很大,於是,官位有顯赫、清貴、繁難、閒散、肥缺與瘦缺之分,地區有沖、繁、疲、難之別。同一級別官員,在不同位置、不同地區,其地位、待遇可能差別很大。
十是官場的顯規則與潛規則關係。官場有些規則是有明文規定的,有些則沒有,成文規則未必真實行,不成文規則未必不重要。潛規則在哪裡,怎么實施?皇上沒說過,上峰不會教,大多要靠官員自己去揣測、琢磨,屬於默會知識一類。
這十大關係,是官員通常會遇到的各種關係中的犖犖大者。其中有物質性的、制度性的,也有精神性的;有剛性的,也有柔性的;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物質性、制度性、剛性、顯性的內容,在傳統的史書、志書、類書中,多有記載,而精神性、柔性、隱性的內容,則多散見於筆記、札記、書信或文藝作品中。要研究官場生態,除了要了解前者,還必須了解其精神性、柔性、隱性的內容,必須了解各類官員在各種關係中的實際表現。這是一般制度史所短而這一書系所長的地方,也是完顏兄的功力所在。單看下面這些關鍵字,就可以看出這部書多么獨特有味了:官場稱謂、官場行話、微服詢訪、衙署營造與修建、衙署廳壁文化、通訊錄、官吏畫押、政府採購、官場紅包、官場公宴、公務接待、機關食堂、公務人員讀書、衙門出版物、正官和副職、機關秘書、行政效率、機構膨脹與精簡、立碑頌官、官服、官邸、選拔與推薦、見習與試職、官場教材、升遷路線、俸祿折實、官員醫療、節日與休假、做官年齡、官德考核、官太太封誥、官二代蔭敘等。
傳統官場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場所,它不同於農場、工場,也不同於商場,但是,又與農、工、商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兼具其某些特點,有農之春播秋收,工之精雕細琢,商之爾虞我詐。傳統中國高度集權,政府在國家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官場統率農場、工場、商場。與此相應,士農工商,士為百業之首,萬業矚目。傳統官場是以權力為核心的巨大引力場,是了解傳統社會的最好視窗。 ……
其四,讀書得間,新見紛呈。作者閱讀廣博,慧眼識珠,不少尋常資料,經他解讀,便成為極有價值的社會經濟史料。書中討論古代城市的房屋動遷問題,能從違章搭建中,看出商品經濟發展對坊市制度的衝擊。唐代坊市制度,住宅區和商業區分開,居民住宅建造在用牆垣圍起來的“坊”內,出入須通過晨啟昏閉的坊門,除三品以上高官,其他官民禁止臨街啟戶開窗或接檐起樓。從事商品交易的“市”,也用牆垣圍攏,早開晚閉。作者從《南史》記載梁朝一官員居住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看出彼時已出現民居與商肆鄰接甚至混雜的現象。他還從唐代中後期迭次下令拆除臨街破牆開設的違章商店,且屢禁屢犯,說明其時商品經濟來勢洶湧。到了北宋,坊市隔離的布局終被衝破,《清明上河圖》中的商店,幾乎都是朝街而開。作者指出,違章建築有不同類型,或侵街,或侵河,或違反禮制,違章者有的是位高權重的官員,有的是啼飢號寒的貧民。歷代對於違章建築多有禁令,或杖笞示懲,或枷號示眾,並將其建築或拆或賣或改作他用。處理違章建築的官員,有的雷厲風行,鐵面無私;有的體恤民情,變通處理。作者對於古代城市動拆遷過程中如何動員、如何估價、如何補償、如何處理釘子戶、如何照顧小民利益,均有具體論述。這些真知灼見,都是作者從眾多筆記、奏章中,披沙淘會所得。
其五,當下意識,有現實感。任何史論,都有論者對其所處時代的關切,都有現實的影子。本書這一特點極為明顯。作者論官員銓選與監督、送禮文化之繁盛,說的是歷史,但讀者都能從當下社會中找到類似的現象。書中介紹古代公務接待,包括接待地點、接待禮儀與供應規格、接待費用,說到各種具體規定,諸如不許出界迎接、不許濫給供應、不許鋪張設宴、不許饋送財禮。漢代就已確立地方長官非奉敕不得出界迎接的規定,後來逐漸形成由主簿(相當於辦公室主任)代表長官出界迎送的習慣。宋明兩朝都規定,凡中央派往各地專使,不得騷動州縣,不得舉行迎送供饋筵會等,並規定凡飲食供帳,只宜從儉。唐律宋制明確規定,官員出使接受財禮贈送,一概計贓治罪。明清律令更嚴,不但不許送禮,連土特產也禁限,規定朝使所至之處,除公務外,不得問此地出產何物,以防索賄。讀者目擊至此,自然會聯想到眼下的八項規定。
其六,文字鮮活,引人入勝。此一特點,全書俯拾即是,毋庸贅述,讀者開卷即能體會。
總之,這是一部論旨鮮明、視角獨特、取材豐富、新見紛呈、雅俗共賞、引人入勝的好書,可以箴官,可以淑世,亦可娛情。
好友出書,先睹為快,特草此心得,以為推介。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