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鎮[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

衙前鎮[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
衙前鎮[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衙前鎮位於蕭山區瓜瀝新城西端。(瓜瀝新城:瓜瀝新城是航塢山經濟區和蕭紹邊界區域的區域政治、經濟、商貿和居住中心),距蕭山城區1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坎赭鎖重門,屏藩疊嶂;東西分兩浙,吳越通衢”,前人這樣記載。104國道蕭山衙前東嶽廟舊址、蕭紹運河、杭甬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8公里,交通便捷。

基本概況

衙前鎮位於蕭山區瓜瀝新城西端。(瓜瀝新城:瓜瀝新城是航塢山經濟區和蕭紹邊界區域的區域政治、經濟、商貿和居住中心),距蕭山城區14公里,區域面積19.8平方公里,

2005年村規模調整後,老區以鳳凰村改造為中心,實施“三園兩區”建設,已完成鳳凰大廈為標誌的老區相關改造項目;新區以政府行政大樓為中心,構建行政、商貿、金融、衛生為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建設規劃。按照布局合理,資源整合的要求,規劃調整村行政區域,設立行政村11個,社區2個。

地理位置

蕭山衙前東嶽廟舊址 蕭山衙前東嶽廟舊址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坎赭鎖重門,屏藩疊嶂;東西分兩浙,吳越通衢”,前人這樣記載。104國道複線、蕭紹運河、杭甬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8公里,交通便捷。

歷史文化

御前名人——朱執信 御前名人——朱執信
李成虎烈士墓 李成虎烈士墓

衙前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境內有4處省級歷史文物,縣、鎮級歷史文物20多處,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21年9月,爆發的衙前農民運動是我黨領導下第一個農民革命運動。衙前農民協會發表的《衙前農民協會章程》和《衙前農民協會宣言》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一部農民革命的行動綱領。

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為蕭山區惟一的“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鎮歷史上人才輩出,古有廉吏朱仲安,近代有李成虎、陳晉生等農民運動先驅、資產階級革命家朱執信(祖籍衙前翔鳳村)

經濟發展

工業

衙前工業發達,產業集聚,規模企業一馬當先。全鎮600多家企業,其中,億元企業達17家,平均每百名衙前人就有兩家企業,每平方公里年工業產值8億多元。形成化纖紡織、鋼結構兩大產業基地,是唯一的“中國化纖名鎮”。目前,全鎮創省級名牌產品4隻,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承擔國家級火炬項目1隻。

2002年,東南網架集團被建設部命名為“中國鋼結構產業基地”,2003年,我鎮被中國化纖協會命名為“中國化纖名鎮”。2005年,恆逸集團建立了杭州市首個“化纖行業研發中心”。

2006年,全鎮新產品產值達1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1%。有兩家企業進入全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有四位企業家分別被評為蕭山“十五”時期“十大傑出工業企業家”和“十大優秀工業企業家”。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榮獲2007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袖稱號。

工業經濟再創佳績。面對巨觀調控、資源要素制約,我們狠抓企業自主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

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 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

升經濟運行質量,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6家企業分別建立省市區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有3家企業的產品被評為區級名牌,有一批項目被認定為省市區各級科技計畫攻關項目,獲專利7項,其中一項獲發明專利。

興達布業設計的面料獲得中國流行面料入圍獎。招商引資進展順利。全年協定利用外資1408萬美元,實到外資825萬美元,分別完成計畫的117%和100.6%;協定利用內資1.25億元,實到內資7150萬元,分別完成計畫的115.7%和104%。

循環經濟有力推進。新增清潔生產試點企業2家。全鎮日處理工業廢水12000噸,其中有8500噸得到回用。有22家企業拆除26台燃煤鍋爐,每日使用蒸汽量1000餘噸。萬元工業產值能耗降幅超過7.3%。盤活存量取得實效。盤活存量土地155.1畝,新建和改建標準廠房13.3萬平方米。特別是原水泥廠區塊盤活後,有效地緩解了用地矛盾。

農業

衙前農業經濟穩中有升。實現農業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14750元,同比增長10.9%,村級可用資金達到4500萬元,同比增長33 %。基本實現糧食種植面積3000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000畝,苗木種植面積3000畝,水產養殖面積1000畝的“3331”種養格局,並順利完成國家糧食訂購任務。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在原有8家農業企業的基礎上,新辦農業企業2家,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1家。

第三產業

衙前三產發展態勢良好。全鎮實現三產銷售產值180億元,同比增長42.8%,三產增加值3.6億元,同比增長22%。“中紡城”興商隆市工作進展順利,一期市場開業率達到90%,投資2000多萬元的紡織工業(浙江)紡織產品檢測中心正式投入運行,投資2500萬元的第二期C區交易中心已開工建設。社區服務取得長足進步,農村連鎖超市基本普及。

社會事業

對於未來五年發展目標,衙前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建新興工業重鎮,興歷史文化名鎮,繪新型人居城鎮”的總體目標,全力實施“工業強鎮,三產興鎮,新型城鎮,文化名鎮,和諧立鎮”五大戰略,按照“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努力緊靠瓜瀝鎮成為瓜瀝組團副中心。

行政區劃

序號 村名 戶數 人口 由來
1 螺山村 468 1784
2 楊汛村 425 1553
3 南莊王村 370 1386
4 吟龍村 460 1599
5 新林周村 642 2278 由新林周、東莊王、祥里施合併而成
6 衙前村 840 2815 由里東徐、韓戴、田裡胡、新發王合併而成
7 項漾村 903 3128 由項家、項甬、草漾、優勝合併而成
8 鳳凰村 602 2021 由鳳凰、交通、衛家合併而成
9 山南富村 6272163 山南、同富合併而成
10 四翔村 622 2335 由四村、翔鳳合併而成
11 明華村 470 1860
12 畢公橋社區 446 1037

(2011年普查)

民風民俗

喪葬

中產人家,步入中年後即預為死者做準備:制壽衣,構壽材等等。及至“壽終正寢”(橫死,在外暴死者除外)據習俗先行“送終”之禮。病人氣絕後,即以絲綿或紗布等覆死者頭面,並將遺體調轉方向。迷信謂此舉能加速死者“投生”順產轉世。

移屍,長子、幼子分別捧死者頭腳,將遺體移至中堂門板上,張掛白布孝簾,布置孝堂。報喪,移屍上堂後,即向親友報喪。拜懺,人逝當日,喪家即須延請道士至靈前誦經拜懺。入殮,年高長者逝世,一般停3日左右,擇單日入殮。出殯,一般年高尊長者停柩三五天后出殯,具體日子還得擇定,其要點一是要單日,二是與家長或長子等主要佳人的乾支不犯沖。

婚嫁

舊時婚姻,有制腹為婚的習俗,其先決條件是雙方皆屬親密友好,且同期懷妊,但雖一時相約,終究心中無底,故入民國後,此俗即已絕跡。貧窮人家,有領童養媳之俗,及所謂的“親上加親”,即中表通婚現象,前者往往長成後雙方個性不合,難成美滿,後者則每見下一代素質降低之顯現,而漸棄。尋常人家約定俗成,以托媒聯姻為正途,其程式為:

1、托媒:舊時鎮、村有熱心為人說合婚姻的人,每為中老年男女,俗稱媒人、媒婆。他們平時有閒串門、留心各家大官人、大姑娘(即指未婚男青年男女),並記住他們的年齡、生肖。這是他們所掌握的“人才資源”。遇有男女兩家年齡、財產、門戶相當者,即主動上門遊說,從中撮合,但主要的是男家托媒代為物色大姑娘。媒人接受委託後,即到女家說項,待女方家長探明男方家庭和“小官人”(男青年)情況後,媒人再至女方,徵得首肯後索回姑娘的“八字貼”(庚貼)。“八字貼”用大紅貼寫成,四角分別寫“X門閨女”四字,中間直行寫姑娘誕生的年、月、日、時,共八字。此貼送到男家後,男家將紅貼壓在灶神前的香爐底下,靜觀半月內家中有否出現重大不利變故,即占驗一個兆頭。如半月內平安無事,即認為大吉,男方家長即同自家男孩生辰,持住占星家,要求推合、擇日。這合婚擇日系古巫遺風,有許多講究,主要是根據生年屬肖有諸多不宜、避忌,如豬羊不能婚配,說“豬配羊,咬斷腸”,肖蛇鼠者不宜,說是“蛇拖老鼠”,虎羊相配,說是“羊落虎口”。此外,還有什麼“雞犬不合”、“犯六衝“以及年、月、日的乾支犯沖,等等,這些均認為應該避忌。

2、定親:至解放前幾年,農村一般財禮只需10—20石白米,外加2—6壇紹興老酒,視男家的家業財力而定。財禮商定後,由女方擇定定親吉日,告知男方,男方即出“求貼”。定親之期確定後,男方即送半數財禮至女方,女方要被筵席宴請族人及親友,說是“送嫁飯”。定親後,小官人作為“毛腳女婿”即可由媒人陪帶到女家走動,以增進親情。擇日通報婚期,俗稱“駝日腳”。吉日由男家擇定,至少在6個月前,一般定在初一或月半駝日腳,男方用拜帖形式請媒人送達女家,同時另派人挑去一擔高提環的錫壺(共兩把),內盛甜酒或紅糖水,女家收下後,即將此糖酒分贈鄰里親友,以報喜訊。此後,男家開始積極籌措結婚禮儀財物,準備按日期迎娶新娘。

3、結婚:通常前後要用3天時間。第一天,先設宴待媒,在定親時未交足的米、酒等財禮請媒人全部送去。是日上午,男家還要人挑一擔“開面盤”給女家,示意催女方開臉妝扮做新娘之意。次日,女家開始忙碌。男方是日開始接待親友賓客,接受賀禮。男家於晚上發轎。花轎到女家,女方卻故意在門前橫一竹竿,以示阻擋,男方按例出紅包才能放行。關於馬桶、木桶用俗物,作陪嫁品也頗流行廣寬。

娛樂

舊社會衙前逢年過節有看社戲的習俗,有固定的戲台,演出劇種為嵊劇和紹劇,大都為古裝。請來的劇團藝術水平粗俗,民國初年以紹興“滴篤班”、“鸚哥班”、“紹興大班”為多,這種劇團道具服裝簡單,不過一二十人組成,演唱時,後台只用鼓板伴唱,故稱“滴篤班”;又因演員每到唱詞落句時,後台接其尾音拖長聲而和之,故又稱之為“鸚哥班”。在解放後絕跡。發動青年民兵組織秧歌隊,並建“建華”、“鳳凰”等業餘劇團活躍農村文化生活。80年代初,電視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服飾

舊時(解放前)衙前村民衣著樸素,多為青藍色土布制的中式短裝,上衣多貼袋,男對襟,女斜襟,褲子寬大,無袋無口,穿上後將褲腰疊折圍攏,用紗織褲帶束之;男人多戴帽,年少的載小氈帽;老年男戲圍裙,女戲布襤(圍裙的一種,但長得拖地)。富戶、士紳上衣改穿長衫、大袍,頭戴寬禮帽(俗稱銅盆帽),外出拜客時加罩黑色馬褂,以示莊重;女子打扮更是艷麗,衣服用料一般是綢緞呢絨。解放後服飾大變,城鄉一律盛行中山裝、列寧裝,戴氈帽和鴨舌布帽,除帽和髮型外男女幾乎無異。

色彩也見單調,青藍外裝,白色內衣,衣料為卡其、紗卡、斜紋、中平布等,很少變化。“文化大革命”期間,風行草綠色軍裝,有“全民皆兵”的口號。改革開放後,男女服飾有別,四季不同,色彩繽紛。用料除傳統的絲綢、棉織、毛料外,大量價廉質優的化學纖維物上市,使服裝由歷來的蔽體、禦寒而偏重於裝飾、時髦。服飾不僅選料日趨高檔,色彩款式日益多樣,製作工廠化,價廉物美,豐富多彩的服裝不斷應市。80年代後期,西裝、茄克流行,農村中西裝革履的男子,靚裝鬥豔的婦女已到處可見。

飲食

俗尚節儉,80年代前,衙前人民主食大米只以早稻米為主。農閒時一乾二稀;農忙時二乾一稀,或上下午增加點心,每煮成攔粥飯,力求節省糧食,故有農諺曰:“三年爛粥飯買條牛”。舊社會在十分節約的情況下,多數農民還是三餐難以保證,不得已常以花草籽、南瓜、番薯、芋艿等摻合著充飢。煮飯前提早淘米,並將預留的冷飯作“娘飯”,以增加大米漲力提高出飯率。每當新麥、新米登場,必將第一次飯食祀灶、祭祖,俗稱“嘗鮮”。農忙時的“點心”,不過是麥餅、冷飯或雜糧糕團等湊合。

過節待客的點心,才加講究,主要有年糕、粽子、清明餃、冬至麻團、長壽麵等等。至平時家常菜餚更見隨便,圓蔬而外,肉蒸蛋、鹹鯗蒸魚已是上等美味,只有富家農戶才享受多種煎炒佳肴。民性多嗜酒,喜紹興黃酒或燒酒,過年時家釀糯米甜酒。久不能常有,平時到鎮上進一次茶館、酒家,必盡興後才回家。90年代始,飲食結構改變,主食大米選用精白晚粳,很少食粥。魚肉禽蛋市場供應豐富,過去早餐十分簡單,現在講究營養。孩子上學還給錢到餐店買食各式合口味的饅頭、燒餅、油條等早點。

過去晚餐也極草草,現在農村男女大都進入企業,下班回家必操辦豐盛的晚餐。飲酒要求酒精含量低度的酒類,啤酒已成為普通飲料,不飲酒的婦女兒童,也要喝點汽水或“可樂”助興。逢年過節尤求豐盛,鰻鱺、河蟹、海鮮已進入普通民家。衙前少數辦企業的富戶自備汽車除夕夜則舉家入城內大酒店,包廂團聚吃“年夜飯”。近年,更流傳“窮人吃肉,富人吃素,老闆吃草(野菜)”的俚語,說明飲食趨向清淡了。

住宅

衙前鎮轄境有山、水、平原,舊時民宅均擇依山、臨水、向陽之地而建。一種為磚木結構,另一種為柴扉草屋,以二三間平房為常見,富戶則建有台門、前廳、中樓、後園等,或三進、四進,後更宏廣,間以迴廊,天井、小院、花圃,粉牆黛瓦,“山頭”參差。

因臨近紹興石礦,富戶常運來石料作房基、山牆、鋪天井、砌河埠,以求牢固堅實。一般民居朝南或偏東方向,傍山者擇山之陽面,有山難畈、山南村等自然村落,大門、照牆常書“紫氣東來”、“南極呈祥”及“福”字等吉語圖案。而貧困者一般建“草舍”居住,有“稻桶舍”、“直頭舍”、“橫頭舍”之分。

舊時,村民多聚族而居,巨姓大族,住房多見相聯而建,出入共一台門,故有王家台門,周家台門等,田裡胡村的周家台門,原有大小樓宇32間,台門內有前廳、中廳和後廳三進,廳間隔天井,兩側有對稱側樓。也有以科舉或官銜明明的。如旗桿台門(新發王)、光祿第(沈定一之父曾授光祿大夫,在衙前建龐大私宅,稱光祿第)等等。如今,因人口增長,土地有限,各村都統一規劃,嚴格限制建房用地,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向高樓多層次發展。農村中三四層高樓已常見,且多用新材料、新工藝油漆裝潢,選用中西新穎式樣,飾以玻璃幕牆,琉璃蓋頂。

民間建房,請風水先生擇向奠基,選黃道吉日破土動工,豎柱上樑,拋上樑饅頭,設宴招待親友慶賀等遺風大多未變。農村中還有許多辟忌,如破土時婦女必須迴避,忌門對門、門對弄建房,有人在對門大興土木犯沖等等。如遇此情況,每書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紅紙條貼於門旁牆角;也多見在門上方懸米 、鏡子、尖刀、蓑衣或八卦圖,也有在門前掛紅旗等,謂作此可以劈邪。

與建房同時,對打灶事也十分重視。舊時,飲事所用燃料多為柴草,故灶台高大,往往占大半間廚房,大戶砌三眼灶,中等以下人家二眼,間釺湯鍋,用以利用炊事余勢提取問水。一般外鍋、中鍋烹煮飯菜,里鍋煮豬食,碗櫃靠壁,大水缸置前,形成劃一的割據。

農家節儉,平常飯菜一鍋熟(淘米下鍋加水,上放蒸架蒸菜,覆以木製高鍋蓋),待燒到一定時候,火熄氣十足,開鍋即食,雖是鹹菜蘿蔔,尋常圓蔬,也是甘香開胃,每能拼粗飯三碗。不論何等人家,打灶台必擇日定位,灶上必建灶君神龕,貼紅紙對聯,安灶神馬,置香爐燭台,講究的人家還加以彩繪,前端灶台壁,通常直書“米中用水“四字。四字中間直畫相連到底,看似先民圖騰的遺蹟。90年代後,煤氣供應量不斷增加,現已進入尋常百姓民宅,故新房已不砌灶台,改用煤氣灶具,並引自來水入廚房,撤去大水缸,用潔白瓷磚貼壁、砌水池,廚房設定簡潔明快,衛生面貌大為改觀。

家庭

江南民風崇尚大家庭制,舊俗以數世同堂為榮。父母兄弟等幾代人住在一起,同食共作,認為是和睦團結,人丁興旺,光大門庭之氣象。倘弟兄鬧分家,則被斥為“不孝”;望族或書香門第,更不能容忍。封建官府賜以“五(四)世同堂”匾額褒揚,更助長了這種習尚。舊社會男子地位高於女子,女兒一般不載入家譜,不得繼承家產,婦女不得參加祝福等祭祀典禮,日常不得上桌與男人同餐。長幼輩份序列森嚴,在大家庭中,年高長輩終是家長,掌握著家庭經濟和家務的支配權。農村大姓多聚族而居,如南莊王村的王姓,同富村的彭家和鳳凰村的曹姓等等,這些村里都建有宗祠,祭祀列祖宗與管教子孫。

族中推舉輩份最長,年齡最高,聲望教著者為族長,族長具有統領全族的權勢,是“族規”的修訂,解釋、執行者,如族內子孫違規或忤逆,他有權開祠堂門邀族人訓話議罰,輕則向祖宗焚香燭跪拜贖罪,重則受尊長鞭笞嚴懲。大族均有“宗譜”,每隔數十年續修一次,世代保存,其內容包括出處、世系、行傳、族規、祭產及祖塋墓地等等,主要是維護封建族權,形成一種宗法體系。

民國年間,民主革命思潮湧動,家長地位動搖,大家庭逐漸解體,經濟獨立的小家庭增多,除兄弟分家外,也有父子分居的,家庭人口逐漸減少。據調查,民國21年(1932)衙前平均每戶4.08人,1982年平均每戶3.99人,至1922年降為3.13人,2000年為3.46人。隨著計畫生育制度的深入推行,家庭成員繼續減少。20世紀末,教養孩子承認,婚配後即分家,已成定勢。兄弟分家向由娘舅主持,並宴請族中長輩或親友議立契約。父子分居則簡單得多,一般自然分坎,各立門戶,村幹部見證。

解放初期,年老無子女者列為“五保戶”,由集體負責供養,後轉入敬老院,其財產歸集體支配。解放後,家中只有女兒者,招女婿入贅為子(女),故已少見舊時餓“過繼”(以兄弟姐妹之子,通稱“承繼”)現象,贅婿和養子(女)有權繼承家產,也有贍養岳父母,養父母的責任。贅婿和養子(女)舊時受人歧視,族人排擠,現已為社會承認,受法律保護。

歷史發展

全鎮實現工企業總產值329億元,同比增長30.7 %,其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73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工業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工企業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8.2%。恆逸集團、東南網架集團、開氏集團、興惠集團4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榮獲2007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袖稱號。企業自主創新加快。全年共投入技改資金7.75億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達到28隻,其中列入市級以上重點工業技改項目6隻。特別是恆逸集團聚酯裝置系列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恆逸”牌滌綸長絲成功創建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東南網架集團參與資本市場,成為我鎮第一家上市企業。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衙前鎮緊緊依靠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開拓進取,勇於爭先,克難攻堅,經受住了各種考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全區第二。

歷史人物

朱雋

(?——195),字公偉,東漢上虞人,衙前翔鳳村朱氏世祖。幼年喪父,靠母販絲為生。年少時輕財好義,解人急難,並以孝聞名。初為縣書佐,後任會稽主簿。太守徐圭推薦為孝廉,升任蘭陵縣令。靈地光和元年(178)為交州刺吏,以平息叛亂有功,封為都廳侯,後又任諫議大夫。黃巾起義時,各公卿多推薦朱雋有才略,被任命為右中郎將,持節,與左中朗將皇甫蒿鎮壓穎州、汝南、陳國等地黃巾軍,以功進封為西鄉侯,升任為鎮賊中郎將。後又圍攻南陽、趙弘、韓忠、孫夏等黃巾軍,任命為右軍騎將軍,封錢塘侯。時,其母病故,安葬於小山洛思峰南麓,黃巾起義後,朱雋又升任為城門校尉、河南尹。董卓專權時曾發兵討董卓。後郭汜與李榷 互相攻殺,漢獻帝派雋至郭營勸和,被留作人質。雋素剛烈,即日發病,死於郭營中,卜葬於洛思山。其子孫世守不去,自此翔鳳村朱氏起家。

朱仲安

(1371——1433),是朱雋第50世孫,朱執信15世祖,祖籍衙前翔鳳村。

朱仲安名磐,字仲安,性愛梅,故號梅軒。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仲安中了舉人,時年20歲。後由河南鞏縣儒學訓導,常州府武進縣主簿,知縣而到監察御史,湖廣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他“居官廉重,臨事必存大體”,因而受到當時皇上的器重。

朱仲安做了16年郡守,回來時,當時百姓多有饋贈,公(朱仲安)一無所受。但為了不辜負百姓美意,朱仲安只攜石磨一、石砧一,壓裝以歸。他對3個兒子——用常、用初、用泰說“吾惟留清白以遺子孫,二物所以志也” 。

朱啟連

(1852——1899),字跋惠,又字棣宅,東漢錢塘侯朱雋64世孫,朱執信之父,祖籍衙前翔鳳村。年幼時適值太平天國起義,因戰亂,由其父帶至祖父在廣東的任所,自此居家廣東番禺縣(現屬廣州市)。因家貧,自19歲起就讀於汪谷庵的隨山館。汪谷庵即汪 ,原籍紹興,是汪精衛的叔父,有名的“紹興師爺”,曾為劉坤一、裕寬、曾國荃等人的幕僚。他對朱啟連的為人、才學、文采非常賞識。當時汪家鼎盛,故招朱啟連入門,將次女許配給他為妻。廣總督張之洞幕僚。但人小氣壯,不到一月因與主人一語不合,既拂袖而去。後專門研究古琴,絕意仕途。光緒二十五年(1899)粵中大疫,朱啟連不幸感染病勢,終年47歲。著有《棣宅集》四卷,《外集》三卷,《琴說》二卷,《琴譜》若干卷。

李成虎

(1854——1922),蕭山衙前西曹村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最早的衙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民國10年(1921)9月27日衙前農民協會成立時,先為農協委員,又被選為議事員。同年12月27日,軍閥政府鎮壓農民運動時不幸被捕,次年1月24日,在蕭山獄中犧牲。

李成虎出生於清鹹豐四年(1854),歲次甲寅肖虎,故取名成虎。時值太平天國戰亂年代,父親李發早逝,家境十分貧困,他和弟隨母親在討飯中長大,後於衙前鎮西之西曹村落腳,直至30多歲才娶妻成家,38歲生一女兒,以後又生一兒子和女兒。弟無子女,領養一子,兄弟便分家各立門戶。家無寸土,長年累月靠租種地主田地、打短工,以及妻子紡土紗、織土布艱苦度強,愛打抱不平。但對鄉鄰卻十分和善,樂於助人,故頗著威望,村里若有什麼糾紛,總由他出場排解,民眾尊稱他為成虎公。

民國10年(1921)4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沈定一(號玄廬,排行第三,鄉人稱三先生,後淪為國民黨西山會議派)回鄉創辦衙前農村國小,發動農民運動,支持農民與地主豪紳開展鬥爭。他在鄉里對廣大農民進行多次演講,以“一根麻桿易折斷,一捆麻桿就折不斷”作比喻,指出,農民要改變受壓迫、受剝削的處境,求得自己的解放,就必須團結起來,組織農民協會,反抗地主豪紳的剝削和掠奪。李成虎在沈定一的教育鼓動下,以60多歲的高齡去串聯農戶,和農民兄弟促膝交談,一起討論:為什麼地主不勞動,卻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為什麼農民做牛做馬,卻討飯度日,借債活命?大家只有團結起來,進行減租,才是出路。李成虎在農戶中做了大量組織工作,他們共商成立農民協會的大計。

12月18日,各村農民協會在衙前東嶽廟召開聯合會,駐紹興的陸軍旅部帶兵一連,配合蕭山縣警察、警備隊將東嶽廟包圍,搜去各村農民協會委員名冊,追捕農民協會領導人,封閉農民協會。李成虎仍不顧個人安危,組織了一、二千人參加的抗租抗捐示威。12月27日,蕭山縣知事莊倫儀,派出便衣密警到李成虎家,將李逮捕,釘鐐收監,次年1月24日慘死獄中。李成虎被凌虐致死,終年69歲。

李成虎犧牲後,其弟帶領成虎的子女駕船到蕭山獄中運回遺體收殮。民國11年(1922)2月1日,李遺體安葬於鳳凰山南的山坡上,墓制高大,周圍植蒼松翠柏,前立墓碑隸書大字“李成虎君墓”,左側刻有“衙前農民協會委員之一,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害於蕭山獄中,其子張保乞屍歸葬,沈定一書石”字樣。上海共商友誼會聞訊,特派代表童理璋前來祭奠,並在鳳凰山立石碑一座,上書“精神不死”四個大字。
此後,圍繞李墓,修建了東、南、北3條墓道。南墓道隔河面對衙前汽車站,河上建一橋,命名為“成虎橋“,橋旁豎起石坊,上書”李墓南道“,兩旁石柱上刻有楹聯,一面是“吃苦在我,成功在人”;一面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農人這位要推第一個;四山亂葬堆里之墳墓此外更無第二支”。

70年代,在“農業學大寨”開山造田中,李墓被平毀,墓碑被移用建造畜牧場。

1983年,蕭山縣黨政部門作出重建李成虎烈士墓的決定。次年10月24日新墓園建成,縣領導各界代表到墓地隆重舉行了李成虎烈士墓落成暨安葬儀式。

現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被列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蕭山尚屬首家。

陳晉生

(1878——1922),衙前項家村人,距衙前西約2公里。幼年的陳晉生,頭腦靈活,曾入私塾讀過幾年書,識字,擅口才。他家原住在南面的草漾村,開著一家磨坊,為附近農民加工麵粉為業。

民國10年(1921)9月27日,在東嶽廟成立衙前農民協會的大會上,被推選為農協會6個委員之一。

農民協會成立後,提出“三折還租”,地主們恨之入骨。是年12月18日,衙前東嶽廟召開各地農民協會聯合會,紹興軍閥司令部派出載有60名軍警的專輪,包圍東嶽廟,陳就和單夏蘭等人一起被捆綁押往紹興,投入監獄。

陳晉生被捕後,受勁嚴刑逼供,終不向敵人屈服。後被折磨成重病,官府才同意保釋,回家時已是大年三十。此後,家裡為籌錢給他治病,先後賣掉15歲的女兒荷姑和12歲的女兒藕姑。但醫藥無效,不到兩月,終於含恨謝世。他的遺體葬於鳳凰山北坡,並親自為他設計一座上尖下方的墓碑,墓碑正面鐫刻為“農民陳晉生墓”6個魏體大字;右側文曰:“陳晉生為農民協會委員之一,民國十年在軍警包圍中演說被捕入紹興獄,刑虐致病出獄尋歿。”左側是:“為民眾謀利益而犧牲者。”

朱執信

(1885——1920),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理論家。原名大符,字執信,筆名蟄伸、縣解、去非、前進等。祖籍衙前翔鳳村。清光緒十一年(1885)十月出生於廣東番禺縣。

他幼年在家私塾讀書,清光緒三十年(1904)以公費生出去日本留學,攻讀政法系,三十一年七月加入中國同盟會,選為評議部議員兼書記。三十二年一月,寫成《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片段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部分內容,是我國早期將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中國的先行者之一。是年回國後,先後在廣東高等學堂、政法學堂及方言學堂等校任教,並秘密策劃反清鬥爭。自光緒三十三年(1907)到辛亥革命,他參加了廣東的所有反清活動。宣統末年(1911)四月“黃花崗起義”,他是進攻清政府督署衙門的突擊隊成員,在激戰中負傷,流亡香港。武昌起義後,他在廣東發動民軍起義,光復廣東。後擔任廣東軍政府總參議。南北和議達成後,被委任為廣(州)陽(江)督辦和廣東審計院院長。民國2年(1913)“二次革命”失敗後,離開廣州到上海,後又赴日本,參與孫中山領導的反袁鬥爭。民國3年,奉命返粵,策劃反袁武裝鬥爭。民國4——5年,為討伐袁世凱,在廣州及東菀、陽江、雷州等處,陸續策劃了一系列的武裝鬥爭。期間堅持理論宣傳活動,揭露袁世凱禍國殃民罪行。在“護法運動”期間,他一直是孫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民國6年7月,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軍事聯絡及掌管機要文書的職務。民國7年5月,又隨孫中山到上海,協助孫中山辦理海外僑胞捐款事宜,並擔任與福軍及陳炯明軍的聯絡。民國8年秋至民國9年間,多次到福建與駐紮該地的粵軍進行策劃,積極從事驅逐桂系軍閥的軍事活動。期間還協助孫中山撰寫《建國方略》等著作,並奉命在上海創辦《建設》等雜誌。

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爆發後,給朱執信帶來了希望和信心,他撰文予以熱情讚頌,並學習俄文,鑽研蘇俄的革命理論,逐漸認識到來自下層革命民眾的力量,認為中國的革命離不開農工和學生,他熱情讚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熱情讚揚蘇俄布爾什維克的刻苦犧牲精神。民國9年(1920)夏天,孫中山決心驅逐桂系軍閥,“統一南方”,為此,朱執信於6月下旬奉命再次赴廣東漳州,敦促駐紮在那裡的粵軍西進討桂。稍後,他又不避艱險地赴廣東,聯絡國民黨舊部和民軍回響討伐桂系軍事行動。在他的策動和民軍紛起的壓力下,虎門要塞司令丘渭南宣布獨立。9月21日朱執信到虎門調停駐軍與東莞民軍的衝突時,不幸被桂系軍閥殺害,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獻出了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