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於思毀於隨[漢語詞語]

行成於思毀於隨[漢語詞語]
行成於思毀於隨[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行成於思毀於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xíng chéng yú sī huǐ yú suí,意為做事情成功是因為反覆思考、深思熟慮,而毀於隨手隨意、隨隨便便。語出韓愈《勸學解》有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基本信息

解釋

韓愈《勸學解》有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意為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事情要想成功,需要反覆思考、深思熟慮,而隨手隨意、隨隨便便行事,做事不經過大腦,必然招致失敗。

出處

行成於思毀於隨[漢語詞語] 行成於思毀於隨[漢語詞語]

出自韓愈《勸學解》

原文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觗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勞矣。沉浸釀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疐後,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反教人為?”

作者

韓愈 韓愈
行成於思毀於隨 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768~824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籍昌黎(一說遼寧義縣),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散文,詩,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今人整理注釋的韓集有馬通伯《韓昌黎文集校注》、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童第德《韓集校銓》等。
韓愈出身於小官吏家庭,幼喪父,兄韓會撫養之。會能文章,對愈有影響。貞元二年(786),19歲的韓愈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直到貞元八年(792)第四次應考,才考中進士。此後又連續三次應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29歲才在董晉幕府中得到了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36歲時,任監察御史,不久就被貶為陽山縣令。此後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之役表現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治集團。但兩年後,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憲宗被處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於一死,被貶為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後歷官國子監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長慶四年(824)病逝於長安,終年57歲。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在中國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子。他在儒學式微,釋、道盛行之際,力闢佛、老,致力於復興儒學,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驪之文,提倡散句單行、自由靈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於推陳出新,富有獨創性,內涵深厚,語言豐富靈活,極富於表現力,風格雄辯恣肆,氣勢磅礴,成為中古以來文章之典範。在詩歌方面,他也富於創意,喜歡生新出奇。他說自己是“餘事作詩人”(《和席八十二韻》),這意思除了人們通常理解的把寫詩放在復興儒學、倡導古文之後以外,或許還有遊戲文字之意。所以他寫詩不願意四平八穩,而喜歡諧謔詭異,顯示才學。他有意把詩寫得奇崛拗折,喜歡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險韻重韻,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筆法,鋪敘,議論。他喜歡學李白古風之淋漓放縱,又學杜詩長篇敘事法度,鍊字藝術,以及“以文為詩”的風格,從而在李杜之後開創了一種奇險詭譎的新詩風。這種詩風對宋詩頗有影響,嚴羽批評宋人“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滄浪詩話·詩辨》),實可從韓愈這裡找到一些原因。韓愈是李白、杜甫之後最早將李杜並尊的人之一,他在《調張籍》詩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